一句玩笑捅破天大秘密,丈夫14年精心撫養的兒子,竟是妻子與他人的孩子,丈夫憤然離婚,要求返還撫養費和精神損害賠償。那么,丈夫的訴訟請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呢?2008年9月24日,江蘇省鎮江市京口法院對這起離婚案件進行了判決,面對判決結果,妻子只能獨飲自釀的苦酒。
愛情結晶竟是他人孩子
現年45歲的馬堅強與44歲的高枝枝于1990年6月經人介紹相識,后經過一年多的戀愛,于1991年9月登記結婚。1993年3月,高枝枝生下一個兒子,取名馬小明。馬堅強是一名公司老板,高枝枝也是白領精英,夫妻恩恩愛愛,兒子活潑可愛,生活和和美美,幸福的生活讓人十分的羨慕。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馬小明一天天長大,親朋好友越看越覺得馬小明與馬堅強并不相像,但誰也沒有想到馬小明不是馬堅強的親生兒子,每每聚會,只要談到家中小孩的話題,朋友們總是沒有任何顧忌,拿馬堅強開玩笑:“你兒子長得怎么不像你???千萬不要是幫別人養了兒子!”起初,馬堅強對此只是一笑了之,認為這只是朋友間的戲言而已,對此并沒有當真??墒?,說的人多了,馬堅強心中不免起了疑慮:“難道朋友知道什么事?難道他們的戲言會成真?”滿腹狐疑的馬堅強便將兒子與自己比了又比,越比越覺得兒子不像自己:“兒子真的不像我,我真的是幫別人在撫養兒子嗎?”每每想到這里,馬堅強心中便是一陣酸痛。
對于丈夫的詢問,妻子總是矢口否認:“別瞎說,兒子不是你的還能是誰的?”但是,馬堅強發現,妻子在回答問題時,神情總是不那么自然,便經常責問妻子,夫妻間的矛盾也由此不斷。
2006年8月,馬堅強提出對兒子進行親子鑒定。眼見夫妻關系漸漸惡化,為了緩和雙方的矛盾,心存僥幸的高枝枝同意了丈夫的要求,雙方攜子赴江蘇省人民醫院司法鑒定所作親子鑒定。高枝枝以為不可能的事還是發生了,經鑒定,認定馬堅強與兒子馬小明之間不存在親生血緣關系,高枝枝與兒子馬小明之間存在親生血緣關系,即馬堅強非小孩的親生父親。
真相大白丈夫誓討公道
“當我接到《司法鑒定書》時,精神幾乎崩潰。自己辛辛苦苦養了14年的孩子,竟然不是自己的親生孩子!自己省吃儉用,精心撫養兒子,花去了醫藥費、教育費及多年巨額的撫養費,竟然是幫別人養孩子!”馬堅強悲憤不已!結論一出,馬堅強精神遭受極大的打擊,身心也遭到極大的傷害,他與高枝枝的夫妻關系徹底破裂,馬堅強憤然將妻子高枝枝告到江蘇省鎮江市京口法院,請求法院判決與妻子高枝枝離婚,夫妻共同財產歸自己所有,并賠償自己支出的撫養費及精神損失費近17萬元。
馬堅強訴稱:自己與高枝枝經人介紹相識后于1991年9月登記結婚,1993年被告生一男孩,取名馬小明。后自己對小孩是不是自己親生產生懷疑,雙方遂于2006年8月帶領小孩共同前往有關機構進行親子鑒定,結果認定,自己與馬小明不存在親生血緣關系。由于高枝枝的不忠行為,自己為此精神上受到極大打擊,身心造成很大傷害?,F夫妻雙方感情已徹底破裂,故訴至法院要求與高枝枝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因高枝枝的過錯而歸自己所有,高枝枝應賠償自己14年來撫養費支出67403元、精神損失費10萬元。
高枝枝同意離婚,但認為自己雖有一定過錯,但不足以導致夫妻共同財產全部分給丈夫,要求平均分割,對丈夫提出的賠償撫養費和精神損失費的數額認為過高。
隨后,高枝枝又辯稱自己的行為雖然不恰當,但主觀上無過錯,希望改善與丈夫的關系,提出夫妻感情尚未破裂,不同意離婚,要求法院駁回丈夫的訴訟請求。
因案件較為復雜,且涉及多處房產,承辦法官耐心細致地進行庭審調查以核實案情,庭前、庭后多次進行調解,終因雙方矛盾惡化,致使調解未果。承辦法官為保證案件的公正與效率,本著對當事人負責的態度,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多次委托相關的評估和鑒定機構進行評估和鑒定,形成了權威性的評估報告和鑒定結論,保證了判決的公平、公正。
法不容情妻子獨嘗苦酒
法院經審理認為,馬堅強與高枝枝雖系自主婚姻,但雙方因小孩馬小明不是馬堅強所生而產生糾葛。現雙方已通過鑒定結論否定了馬堅強與馬小明存有血緣關系。夫妻本是人身關系特定的權利義務主體,具有親密的感情關系,高枝枝婚內生育他人小孩,違反了夫妻間相互忠實、相互尊重的義務,誤使馬堅強將高枝枝所生之子當作親生子女撫養,馬堅強精神上受到打擊,侵犯了馬堅強的人格權和配偶權,使其配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損害。雙方的感情已徹底破裂,應準予馬堅強與高枝枝離婚。小孩馬小明系高枝枝親生,應由高枝枝負責撫養。夫妻財產的分割,應適當考慮高枝枝的過錯行為和財產的實際狀況進行合理分割。馬堅強并無撫養馬小明的法定和約定義務,且在不明真相下對其進行了長期撫養,高枝枝應適當返還馬堅強在雙方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為馬小明支付的撫養費,并賠償由此造成的馬堅強精神損失。
2008年9月24日,法院依據法律的有關規定,作出了一審判決,判決準予雙方離婚,小孩由高枝枝撫養,高枝枝返還馬堅強對小孩馬小明14年的撫養費支出3.7萬元,賠償馬堅強精神損失費3萬元,并依法分割了相關財產。
法官說法
一起妻子違反忠誠義務,讓丈夫為他人錯養兒子14年引發的離婚大戰,并由此牽出的撫養和精神損害賠償糾紛,隨著法院的一審判決暫告一個段落。丈夫為他人錯養兒子14載,承受的經濟和精神損失,得到了法律的支持,妻子為自己的不忠誠行為,付出了應有代價。那么,丈夫已支付的撫養費為何能要求返還?丈夫能否因妻子不忠要求精神賠償呢?

有法律人士指出,對于能否返還婚內支付的撫養費問題,法律界一直有爭議。有人從維護社會穩定的角度出發,主張對已履行完畢的事實不予支持。但是,從法律上講,丈夫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撫養不是自己親生子女的行為應認定為不當得利,依據法律,因不當得利取得的財產依法應當予以返還。本案中,由于馬堅強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將他人孩子當成親生子女撫養,馬堅強對此有權主張返還,但返還數額的多少因時間較長,難以具體計算,只能以適當返還為宜,可由法官根據事實自由裁量。
關于馬堅強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依據,根據《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要求賠償,但本案當事人離婚的結果并非該原因導致,本案顯然不適用《婚姻法》關于損害賠償的規定,而只能依據《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的規定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第二款規定: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本案中,高枝枝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不忠實于夫妻感情,與他人生育小孩,給馬堅強心靈造成痛苦,精神造成極大的傷害,應當給予精神損害賠償。
夫妻是人身關系特定的權利義務主體,具有親密的情感關系,一個美滿的小家庭夫妻間應是互相忠誠、互相尊重的,此是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p>
(文中人名系化名)
編輯:孫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