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學校的發(fā)展,其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一個最關鍵也是一個最活躍的因素,那便是教師。可以這么說,只有教師發(fā)展了,學生才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學校也才會快速地發(fā)展。正是基于這一認識,我校始終圍繞“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不斷采用“校本教研”和“課題研究”的方式來提升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引導教師從經(jīng)驗型向科研型轉變,用科研成果為教育教學服務。
案例一
2001年,黃老師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廣西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畢業(yè),分配到我校擔任一年級二班班主任和語文教師。由于剛參加工作,教學經(jīng)驗不足,她管理班級能力較差,控制不了課堂。校領導們知道后,就經(jīng)常下到她的班級聽課,和她一起分析原因,給予她指導;同時實施師徒結對,讓有經(jīng)驗的同組教師給她上示范課,教她如何管理班級,如何組織好課堂。這樣指導和帶動之后,黃老師的教學水平明顯提高,學生的課堂秩序也明顯改觀。為了讓黃老師更快更好地成長,2002年11月,學校推薦她參加金城江區(qū)青年教師基本功賽;可黃老師未能很好地把握機會,表現(xiàn)平平。學校領導及時找她談心,跟她共同查找原因,發(fā)現(xiàn)她的基本功其實不差,所欠缺的是教學的靈活機智與對教材的整體把握,于是就為她創(chuàng)造了多次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和一次次的課堂教學探討的機會。通過外出學習和交流,她的課堂教學水平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2004年,學校再次推薦她參加金城江區(qū)“靈活運用教材,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課堂教學競賽,她依然因為未能靈活駕馭課堂只獲得了二等獎。針對這一原因,學校改變了對她的培養(yǎng)計劃,引導她參與學校的教育科研課題研究,使她通過教學研究和實驗,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短短幾年時間,她先后參加了“字理識字教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靈活運用教材,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等多項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通過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和實驗,她進步非常快,不斷縮短與優(yōu)秀教師們之間的差距,教學技能逐漸成熟。2005年,她參加了自治區(qū)“方正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說課比賽,獲得了一等獎。2006年,獲金城江區(qū)青年教師基本功賽一等獎。2007年,獲河池市青年教師基本功賽一等獎,并代表河池市參加自治區(qū)第七屆教師基本功賽,她不負眾望獲得了綜合成績一等獎的好成績。從此,她不再彷徨,無論是做班主任工作,還是進行語文教學,都能得心應手,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被評為2007年金城江區(qū)十佳教壇新星。
案例二
2003年2月,譚老師從一所鄉(xiāng)村小學調到了我校。她已有10年教齡和6年中層領導經(jīng)驗,然而面對新的校園,新的領導,新的同事,新的學生,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校領導發(fā)現(xiàn)后,立即找她談話,幫助她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的教育教學。學校申報河池市小學“讀評寫”全程開放自主作文實驗課題時,讓她承擔了實驗班的教學。在校領導不厭其煩的指導、幫助下,她大膽實踐,漸漸摸索出了“讀評寫”全程開放自主作文教學的基本模式,多次為課題組提供探討課。例如:2005年3月份為河池市“讀評寫”全程開放自主作文課題研討會提供探討課《根據(jù)音響編故事》,7月份再次為河池市“讀評寫”全程開放自主作文課題研討年會提供探討課《一次有趣的游戲》,2006年3月份又為河池市“讀評寫”全程開放自主作文課題研討會提供探討課《難忘的第一次》。2005年4月份,她代表河池市參加廣西首屆小學作文教學競賽獲一等獎,2006年7月份她又前往遼寧省大連市參加2006年全國小學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成果觀摩會作文優(yōu)質課評比,榮獲一等獎。從2006年下學期起,學校讓她擔任校教研處主任,分管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在校領導指導下,她殫精竭慮,對學校教研工作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大膽的實踐。“名師工程”、“電子備課”、“教學沙龍”、“寫教學隨筆”、“教師專業(yè)知識競賽”等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校本教研工作特色彰顯。2005年我校被命名為廣西“以校為本教研制度建設”基地學校。她主持和參與了學校一系列的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其中,她主持的我校中國教育學會重點課題“誦讀經(jīng)典詩文,培養(yǎng)‘雙文’素養(yǎng)”的研究,已取得多項階段性成果。2007年度,我校獲得“中華經(jīng)典誦讀全國優(yōu)秀學校”稱號。近幾年來,她撰寫了數(shù)十篇論文、案例。2007-2008學年度,她撰寫的論文《注重建章立制創(chuàng)設和諧氛圍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教學案例《看望生病的小伙伴》分別獲全國一等獎。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通過教育科研的洗禮,一大批優(yōu)秀青年教師脫穎而出。2003年實施課改以來,教師參加全國、自治區(qū)、市、區(qū)級課堂教學競賽及基本功比賽有50多人次獲獎。李芳玲、覃央央、譚桂珍、蘭艷玲、韋鳳霞五位老師獲得了全國課堂教學競賽的一等獎;韋莉敏、黃紅梅、藍禮俊、韋兆蕾、陸文東等10位老師獲自治區(qū)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教師參加市級以上論文競賽獲獎或發(fā)表論文有250多篇。近三十位老師榮獲全國、自治區(qū)、市、區(qū)優(yōu)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一支團結和諧、樂于奉獻、敬業(yè)愛崗、積極進取、勇于探索的教師隊伍,在河池市金城江區(qū)第五小學這片教育的沃土中茁壯成長。
(責編 李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