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廉州鎮第二幼兒園有幸成為廣西幼兒教師培訓中心十所“園本培訓”實驗園之一。經過兩年多的努力,不僅順利地完成了實驗任務,為教師的專業成長邁出了可喜的一步,還為幼兒園目前承擔的北海市教育科學規劃“十一五”課題《園本培訓促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教師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的發展軌跡是不相同的,由于時機、環境、機遇、個人素質、努力程度等不同,教師的發展是有差異的,不能用同一尺度去要求她們。根據目前教師隊伍的現狀,廉州鎮第二幼兒對不同層次教師的預期發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一、年級組長的預期發展
年級組長是園長開展業務工作的助手。自2003年秋季學期開始實施幼兒適應性發展課程以來,根據主題活動和區域活動開展的需要,把每個年級原來的兩名教研組長職責并為年級組長職責。小、中、大、學前班的4名年級組長的工作,是連接園長與教師的橋梁。在實施新課程中,要求她們負責本年級教研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通過組織集體備課和說、看、評課活動,提高本組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促進本組教師專業成長;督查本年級各班實施主題活動、區域活動和環境創設;負責組織本年級教師制作教學用具,并做到資源共享;負責本年級早操和慶典活動的編排、組織,協助園長完成對本年級教師的考評,每學期至少為教師上一節示范課。2008年6月上旬,大班級長韓秋紅為全縣幼師執教的示范課《兒歌-小魚睡在哪里》深受好評。幼兒園熱切期望其他年級組長均能像韓秋紅老師那樣善于學習、思考,善于接納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理論知識和教科研能力,當好教師的楷模。
二、骨干教師的預期發展
廉州鎮第二幼兒園的骨干教師均有10年以上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由于教育不斷提出新的命題,學校對骨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幼兒園通過下面幾方面來促使骨干教師的發展:第一,從學習開始,要求她們制定自學計劃,通讀幼教理論、教改新信息,精讀大師的經典作品,提高自身的專業理論水平。第二,從模仿開始,教學模仿分為再造性模仿和創造性模仿。要求骨干教師在再造性模仿積累到一定程度,掌握嫻熟的教學技巧,具有舉一反三能力后,再走向創造性模仿。第三,從課題開始,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理論支撐,理論向實踐轉化是教師成長的必經之路,幼兒園歷時兩年多剛完成市級課題《園本培訓》的研究,現又申報市級課題《園本培訓促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和區級“十一五”重點課題《幼兒園實施“細節教育”的實踐與研究》子課題《在孩子生活中實施“細節教育”的實踐與研究》,并申報該課題實驗園,這些良好的機會促使骨干教師在研究中不斷將實踐經驗轉化為理論知識。第四,從現場案例開始,幼兒園堅持深入班級有針對性地實踐研究,幫助骨干教師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與困惑。如今年6月12日上午聽了蘇華靈老師的縣學前新課程培訓示范課《變什么好》的試教,我們抓住她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經過分析——反思——探討——提出修改方案——再實踐,努力使現場案例研討成為教師自省教育行為、發現教育問題、改善教育實踐的過程,這樣不僅能夠促進骨干教師的反思能力,同時也提高了骨干教師教育分析與診斷的能力,希望骨干教師能夠發展成為有高尚情操和品質,有高水平專業文化程度,樂于思考,善于合作,會研究,敢于開拓創新,受孩子歡迎的老師。
三、轉崗教師的預期發展
轉崗教師都懷著美好的憧憬來到幼兒園,她們認為幼兒園的教師就是帶領著小朋友們一起做游戲、講故事、唱唱、跳跳、畫畫、學習簡單知識而已。可真正踏入這片領域才知道,只有滿腔熱情是不能勝任看似簡單的幼兒教育的。幼兒教師既要掌握幼兒教育學、心理學、衛生學和各種教學法,善于根據各年齡階段幼兒的特點開展教育活動,會組織管理孩子,與孩子交流、溝通,又要具備良好的幼兒教師職業道德,在天真活潑的孩子面前是一個“說畫演彈唱跳”無所不能的表演藝術家。而習慣于小學三尺講臺的轉崗教師,站在孩子的面前,往日的“威風”早已蕩然無存,久久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她們茫然、不知所措。針對這種情況,幼兒園采取“扶上馬、送一程”的培訓方式,通過加強理論學習,結對幫扶,集體備課,跟班學習,觀摩研討,把名師“請”進園(即讓她們觀看名師示范錄像),以問題為“切入點”的參與式培訓、教學基功練習等,促進轉崗教師專業理論基礎、教育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同時盡快掌握新《綱要》精神和幼兒主題活動、主題式課程教法,尊重孩子和尊重幼教職業的特點,保持純潔而美好的心靈,盡快勝任幼兒園的保教工作。
四、新教師的預期發展
2007年秋季學期開始,幼兒園先后在合浦師范幼師畢業生中招聘了五名優秀學生,她們熱愛孩子,朝氣蓬勃,熱情肯干,深受孩子喜愛。但她們缺乏組織管理經驗,教育教學技能不夠嫻熟,缺乏自信心和耐心,工作起來往往事倍功半,得不到家長的信任。為此,幼兒園采取了了解需求、師徒帶教、觀摩診治、用人所長、互相聽課等方法,培養她們的組織管理能力、上進心、自信心、責任心、耐心、抗挫能力和與家長溝通的能力,希望通過“雛鳥哺育”式的培訓,讓她們具有良好的幼兒教師職業道德和高尚的品格,在同伴互動、實踐學習中成長,成為家長滿意、孩子愛戴的好教師。
因此,幼兒園要因人而異,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層次的教師的預期發展提出不同要求,促進每位教師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責編 韋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