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新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各個方面都不太適應,不知道應該怎么上課,總是把一些幼兒園的習慣帶到學習上來。在這種情況下,音樂教師該如何上好一年級學生的音樂課,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呢?
一、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興趣
音樂課的情境教學是運用音樂特有的藝術魅力,通過教師各種教學手段,感染學生進入特定的藝術氛圍,從而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音樂。一年級學生剛進學習大門,一切教學常規(guī)和學習習慣都有待養(yǎng)成。為了讓學生盡快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在開學第一節(jié)課就讓他們學習一首兒歌:“頭要正,胸要挺,手放好,腳放平。嘴張圓,字唱清,眼睛向前看,唱歌又表情。舉手發(fā)言要做到,精神集中很重要,認真聽來認真唱,高高興興把課上。”講明兒歌中的要求后,讓學生邊背邊做,學生學會了兒歌也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學唱歌曲和欣賞歌曲都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非常需要教師精心創(chuàng)造各種有效的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樂。比如,在教學《五星紅旗我的愛》一課里,我先告訴學生們五星紅旗是我們國家的象征,當我講到江姐在監(jiān)獄里繡紅旗、王軍霞得到冠軍后披著五星紅旗在奧運場上奔跑的故事時,學生的眼睛里都亮亮的。我還和學生一起模仿天安門的國旗護衛(wèi)隊的姿勢,學唱“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一起來體會國旗帶給我們的那份自豪和驕傲。最后畫一畫有關五星紅旗的場景,學生有的畫五星紅旗在長城上飄揚,有的畫五星紅旗在山頂上,還有的畫王軍霞披著紅旗在彩色跑道上飛奔……一堂短短的藝術課,通過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愛國的種子在學生們的心中悄悄發(fā)芽、生根。
二、美麗的童話引發(fā)興趣
小學一年級學生上課有意注意的時間不能持久。因此要讓他們在音樂課上保持較長時間的有意注意,就要尋找一種能引發(fā)學生興趣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用童話導入音樂教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樂課上,練聲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單調(diào)枯燥的練聲對于小學一年級學生來說是很乏味的。因此,授課開始我就用童話導人練聲:一天早上,陽光燦爛,萬里無云,動物學校的小動物們就在練嗓子了。聽,小黃狗在學校門口:“汪汪汪——”小花貓在教室的屋子里:“喵喵喵——”小山羊在學校門前的樹下:“咩咩咩——”小青蛙在學校對面的田里:“呱呱呱——”哎呀,它們練得真認真,實在是太棒了!講完童話我就問:“小朋友們,我們也來模仿小動物的叫聲,練一練嗓子好嗎?”學生們齊聲回答說:“好的。”通過童話的導入,學生練聲時,積極主動,勁頭十足。學生有了興趣,我及時指導正確的發(fā)聲方法,練聲質(zhì)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一年級的小學生識字量少,讓他們一本正經(jīng)地看書朗讀歌詞,或者反復地跟老師朗讀歌詞,是一件很乏味的事。因此,我常常根據(jù)歌詞的內(nèi)容編成童話,在學習歌曲之前,用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有聲有色地進行演講,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歌曲內(nèi)容,唱好歌曲。例如,在教唱歌曲《小小的船》時,我編了這樣一個童話:一個夏天的晚上,我坐在庭院里的椅子上,一邊乘涼,一邊看著夜空中那一輪彎彎的月亮。忽然,我感到自己飄了起來,飄到了月亮上。彎彎的月亮成了一只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尖的,我就在這小小的船里坐著,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呼——”突然,一陣風吹來,我渾身一抖,驚醒了。原來,我是在做夢。可是這夢太美了,我真想到月亮上去看一看。這時,我趁熱打鐵問學生:“你們想不想體驗一下,坐著月亮小船,在星星之間穿行的感受?”學生馬上回答:“想!”我又問:“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歌曲的音樂演唱起來好嗎?”學生齊答:“好的。”我演講的童話既引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又使學生理解了歌詞內(nèi)容,還啟發(fā)了學生上天攬月的興趣。
三、運用多媒體激發(fā)興趣
在音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比如,在一年級教學《有趣的聲音世界》一課時,通過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自然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如鳥叫、蛙鳴、暴風的呼嘯聲、雨水的滴答聲、汽車轟鳴聲等,學生先聽,然后辨認是什么聲音,然后用身邊現(xiàn)有的物品發(fā)出聲音,創(chuàng)編出了一組組聲音故事,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總之,教師應把學習興趣歸還給學生,讓他們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音樂課,時時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tài)和愉悅體驗,使音樂課堂成為學生精神上的家園,讓音樂真正走進學生們的心中,成為其心靈美好的東西。
(責編 韋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