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實行集中核算,會計中心的會計人員掌握著一定的權利,隨著會計人員與分公司的長期接觸難免出現新的執行制度的漏洞。為了避免執行會計制度與實際工作脫節,應該加強內部控制加以預防。
關鍵詞:企業會計;集中核算;對策
一、企業會計集中核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1.提高了企業會計核算的工作效率
實行集中核算后,減少了核算層次,縮短了財務報告流程,減少了人為干預數據的機會。所有財務信息查詢都能夠及時、動態地生成,無需進行收集、審批、匯總等繁瑣工作,節約了月底逐層編制報表、審核報表、匯總報表的時間。會計信息反映周期從月精確到日,報表編制時間提前1~2天以上,通過信息系統的改進,通過集中核算,年報基本上每年提前10天上報,提高了核算工作效率。
2.統一會計核算數據的口徑,提高了企業會計信息質量
只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的企業會計核算方法才能使會計核算數據更加準確和有效,才能為企業管理分析和決策支持提供真正有價值的信息。企業會計集中核算后,地區公司內部會計制度得到了真正統一,避免了由于不在同一系統中核算,各單位理解、貫徹、執行制度不一致,核算口徑、歸集方式不一致的現象;消除了內部縱向、橫向分析比較、統計匯總不方便的弊端;管理口徑得到了統一,避免了由于受局部利益的影響造成的會計核算不準、報表不真實的問題;從源頭上防范了賬外資金、小金庫、濫上項目、討價還價、賬實不符等問題;采用統一的單位往來編碼,通過認真的往來核銷,客戶管理數據源得到了統一,避免了同一客戶或供應商被冠以不同名字、不同編碼出現在不同單位的情形。
3.加強了企業財務管理運行機制,強化了企業預算和資金管理
企業會計集中核算不僅給會計核算本身帶來很好的效益,還對預算管理起到很強的支持作用。以前預算管理是總量控制,現在是明細控制。企業會計集中核算以后,對資金集中管理也產生強大的支持作用,二級單位賬戶撤銷,賬上存款比分散賬戶時小得多,對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起到明顯的支持作用。企業會計集中核算也促進了企業資金集中管理,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企業會計集中核算后,資金由結算中心統一管理,強化了收支計劃管理,審批更加嚴格,取消了內部結算,撤銷了內部存款賬號,不再使用內部結算證,有力地保證了資金安全,防止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實現規模效益,降低資金沉淀。
企業會計集中核算使財務管理打破了時間空間界限,實現了企業財務信息的集中和共享,遠程業務處理、遠程出具報表、遠程查詢分析、遠程監督控制具備了延伸到每一個基層單位、每一個科目、每一張憑證的條件,實現了天涯咫尺的網絡化財務管理,改變了過去幾十年的財務管理模式和財務管理方式,帶來了深刻的變革、深遠的影響。
二、會計集中核算存在的問題
1.責任不明確
現行的《會計法》規定:“各單位必須依法設置會計賬簿,并保證其真實、完整。”“各單位應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或者在相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并指定會計主管人員。”這在法律上就規定了各單位必須設置會計機構并要指定會計人員。《會計法》沒有直接代理單位會計業務的義務,顯然成立會計集中核算中心并由會計核算中心集中進行會計核算并實施會計監督尚缺乏法律基礎。
2.財權與事權相脫節
會計集中核算后,會計核算中心一人管多個單位的賬,大廳式的工作模式,造成了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分離,失去了實地實時監督的優勢。也就是說只要手續完備,票據合法有效,不管反映內容是否真實。會計監督職能難以真正實現。同時,由于一些單位報賬員業務素質不高,出現執行年度財政預算和財務計劃不嚴,財務管理軟化的局面。
3.監督效果欠佳
事前監督未達到預期效果,會計集中核算制作為總的監督部門,其設立初衷是要解決會計部門所有、會計人員不能獨立執法的問題。會計集中核算的初衷是對單位支出進行事前監督,避免以往不合規定支出發生后不能糾正只能處罰的問題發生,但從具體實踐來看效果并不理想。對集中核算會計委派人員的再監督機制尚未建立,但會計集中核算實施后,由于對集中核算會計人員的再監督機制未建立,所以會計集中核算只治了標,未治本。
4.集中核算中心運作效率問題
會計核算中心的根本宗旨是單位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但在實際操作中有些委派會計的服務意識很差,正常的報賬工作不能及時辦理,由于種種原因,往往不能及時解決,影響單位工作的正常運行。有些單位為了工作的順利開展,還需經常與委派會計聯絡感情,造成新的腐敗產生。
三、加強和完善會計集中核算的對策
1.及時轉變觀念,營造良好的核算氛圍
加強宣傳,提高認識,明確責任,協調溝通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是加強企業資金管理和監督的一項重要措施,有利于企業資金的高效使用,預防企業高層腐敗,消除不正之風。企業核算中心應加強宣傳,提高各核算企業對這項工作的認識。各核算企業要繼續加強本單位的財務管理,按照會計集中核算辦法抓好本單位的日常管理和結報工作。
一是會計中心要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要求每個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按照“愛崗敬業、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搞好服務、保守秘密”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核算中心根據《會計法》、《預算法》和有關法規制度,認真做好所管理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及時記錄、計算和報告單位各種資金的增減變動及其結果,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
二是要替企業當好家理好財。為了保證各企業資金的安全完整,應按照《會計法》的有關規定確定了崗位分工和職責,各個會計崗位權限按會計機構內部稽核制度和內部牽制制度界定,對每個會計人員都建立了責任制,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監控,并實行會計人員定期與不定期輪崗制,確保資金運作的安全完整。
三是要熟悉規章制度,正確行使監督權。會計核算中心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與聯系,對核算企業發生的違反財經制度的行為要向相關部門通報,使會計核算中心成為企業資金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實行集中核算后,雖然核算單位對資金支配權不變,財務審批事項由部門負責人負最終責任,但是資金支付權移至會計核算中心后,應該對資金支出進行全面的監督與管理。因此中心更應著重預算執行信息的反饋和控制。
2.完善集團內部會計監督體系
各級核算單位要加強本單位的財務管理,按照會計集中核算辦法做好本單位的日常管理和結報工作。鑒于原單位的會計核算、監督職能已一部分轉移到集團核算中心,集團要根據《會計法》的原則,明確界定會計核算中心與各報賬單位在會計處理、會計監督等方面的責任,以便使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同時,核算單位要建立內部牽制制度,配備相關人員,改變目前“報賬”集會計、出納、票管員于一身的現狀;充分發揮單位紀檢、稽核人員的作用,使其承擔財務支出真實性審核工作。
3.提高報賬員的綜合素質
(1)制定單位報賬員的基本條件。財政部門要制定報賬員的基本條件,根據規定調整優化報賬員的隊伍結構,對一些確實有困難無法達到條件的單位,可以采取務實的做法,使之逐步達到。
(2)財政部門和會計核算中心要加強對單位報賬員的培訓。培訓可分為經常性培訓和專題培訓。經常性培訓要形成制度,包括職業道德的培訓和專業業務知識的培訓。專題培訓則是針對近期的工作要求和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提出規范和要求。
(3)相應提高報賬員的待遇,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單位報賬員除了要負責單位日常經費收支的報銷任務外,還要承擔起管理會計的職能。相應提高他們的政治待遇和工作待遇使其責、權、利相統一。
總之,盡管目前實行會計集中核算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完善,但應充分認識集中核算改革的重要性,因為在加強財政資金支出管理、改變會計核算方式、預算執行情況控制等方面都已取得了成功的經驗。
參考文獻:
[1]李伸安.會計集中核算制對財務工作的影響與對策[J].中國工會財會,2005.
[2]王菁.對行政事業單位實行會計集中核算若干問題的思考.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5.4.
[3]吳利忠.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完善會計集中核算的問題與對策.中國科技信息,2005.2.
[4]陳學平.完善會計集中核算辦法的幾點思考.商場現代化,2005.
(作者單位:鄭州市自來水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