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教師節前夕,教育部和中國教科文體工會全國委員會聯合頒發新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本刊特邀一線的校長、教研員和教師就學習新《規范》談自己的體會。
在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新增加“保護學生安全”的內容特別引人注目。我認為這個內容主要是應時應勢的,在汶川地震中出現了很多不顧自身安危保護學生生命安全的教師,同時也出現了臨陣脫逃,置學生于不顧的教師,因此,新《規范》增加了約束教師在突發事件時行為的要求。同時,“保護學生安全”不僅僅是保護生命安全,還包括在學習、活動中保護學生不受不良思想的侵蝕,不受惡勢力的侵害、不正當的待遇等等。
那作為一線的小學教師,應該怎樣做到“保護學生安全”呢我想,首先是正確認識保護學生安全的意義,保護學生安全不是給教師加重負擔,學生只有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才能夠健康成長。其次是要明確如何做到保護學生安全,在遇到重大突發事件時要想到的是保護學生的生命安全,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要教給學生區分好與壞、險與惡的能力,保護他們不受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保護學生在正常教學活動中的安全等等。最后,是除了需要教師的適時保護之外,教師還要教給學生自我保護的方法,比如:在外出路上遇到搶劫怎樣自保;在遇到火災、地震時用什么姿勢,在什么地方能夠自保等等。因為教師畢竟是少數,讓學生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在關鍵的時候,才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責編 鐘園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