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音樂必須具有很高的天賦。很多人有這樣的誤解,這種誤解把很多人擋在藝術王國之外。音樂屬于全人類,并非是某些人的專利。每個學生都會有不同的長處,我們教師永遠沒法預知學生的未來,作為音樂教師,我們必須善于播種音樂的種子,引導學生發揮長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讓每個學生知道:不管自己有著怎樣的天賦,音樂都一定會是他們終身的“朋友”。就音樂課堂來說,從轉變教學方式和評價考核方式是往孩子們心里播種音樂種子的起點。
一、培養興趣更重要
傳統的音樂課往往以科學研究的方式和方法來教授音樂和指導學生學習音樂,更多的時候是就音樂教音樂,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少。比如一首歌曲,歌詞內容涉及的知識面就很廣,涵蓋文學、歷史、地理、環保等多種知識。但我們很多時候只考慮音樂知識的教授,往往把歌曲的旋律、音樂的要素剖析得很細,而把相關的綜合知識撂之一邊,上課時教師總是采取這樣的方式:發聲練習、視唱、復習、學唱歌譜、學唱歌詞……這種教學教師沒有設法使自己真正融入學生,而往往是凌駕于學生之上發號施令,新的知識是教師灌輸給學生的,而不是學生自己去探索、去掌握的。這種結果致使音樂教育偏離了人類的生活實踐和情感世界。
藝術知識技能教學是藝術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但對于中小學藝術教育來說,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培養藝術興趣絕對比學習知識技能更為重要,而且,也只有在學生對藝術有了興趣的時候,知識技能的教學才可能獲得好的效果。音樂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識、技能的傳授,而是表現在啟迪、激勵、喚醒、感染和凈化等效應上。
比如一堂音樂欣賞課上,所有的學生都很隨意的坐在地上,學生一邊隨著老師的提示,一邊憑著自己的感覺,用手里的樂器說話。開始的時候,學生們敲擊得很小心,可是很快學生就發現完全沒必要,也根本做不到一一樂器的表現力太豐富了,音高音色加節奏,其中的東西遠非語言能夠說清的。于是大家不再說話,用心聆聽同伴的“話”,按自己的理解回答。有學生敲出急促的鼓點,回答的學生和以激越的梆子;在一陣熱熱鬧鬧的百家爭鳴后是長長的靜寂,三角鐵的聲音緩緩的由弱至強。同學們沒有事先商量,憑的是彼此的默契、以前很少注意到的對聲音的直覺,最重要的。是大膽的想象,突如其來的靈感。
當學生的心徹底放松,把別人的看法、遠遠近近的壓力甩到一邊的時候,靈感就會自然而然的從心里面流出來,所謂的藝術細胞,就能像生來就有一般雀躍不已。短短的一節課,學生們獲得了一個又一個小小的成功,看得出,他們的自信增強了許多。學生們一邊聽著自己“創造”出的一段段小故事,一邊為他們的簡單暗暗好笑,一邊又為自己的進步,為猛然間發現的“藝術細胞”欣喜不已?!拔遗c藝術有緣。我還可以發現它,欣賞它,甚至創造它。”在這節課中,我給了學生很多這樣的暗示,不管學生的創意多不成熟甚至幼稚,只要是在用心感受用心表現,都會得到我充分的肯定。
二、評價決定成敗
探索、創新教學藝術意味著我們要不斷地改進自己的工作,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風格,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那些習以為常、理所當然的事情做出新的解析,能夠對那些司空見慣、天經地義的事情抱以重新的審視。以音樂考核為例:傳統的音樂考核以唱歌為主形式單一、枯燥。新的音樂評價的主要內容應包括音樂學習的態度、課內學習情況匯報、課外學習情況匯報、音樂知識運用、創新四個方面。音樂學習的態度關注的是學生是否樹立了音樂屬于每一個人、音樂一定會伴隨每個人的一生等觀念;關注學生是否能積極、愉快地參與音樂活動;關注學生能否在音樂學習的探索過程中做到團結、協作;關注學生能否以正確的態度去挖掘、發現、欣賞、評價別人的長處。課內、課外學習情況匯報評定一般包括欣賞、歌唱、器樂、律動、樂理、音樂常識、配樂朗誦、相聲等諸方面。音樂知識運用、創新要求學生能把所學的音樂知識運用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和在生活中運用等。
富于情趣的音樂評價手段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它不僅能引發學生進入特定的情境,而且能激發起學生參與音樂評價的興趣,營造愉快和諧的評價氛圍,使之卸掉考試的心理負擔。比如一次音樂考試中,我為學生放一首樂曲。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心理體驗,憑借對音樂美的感知力和創造力,發揮自己的特長,畫一幅跟音樂有關的美麗圖畫或附上一段對音樂理解的文字,寫作能力較好的還可以擬題作文,舞蹈感覺好的學生可以即興創編一段表現音樂主題的舞蹈小品,然后由老師、同學根據學生聯想的準確程度進行評定等級。
音樂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它與繪畫、文學有著直接的聯系。同樣的一首曲子,由于閱歷和文學素養的差異,對樂曲的感受和理解就不同。根據這一特性,我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欣賞考評時采用了可供學生多種選擇的方法。這樣的考評,學生自始至終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和旺盛的精力參與考評活動,不僅有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對音樂的注意力、想象力和感受、理解音樂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音樂教師的工作讓我們有機會每天接觸到天真浪漫的孩子,播下音樂的種子其實就在我們工作的無意間。我們應盡量提供機會讓孩子們感受內心發出的聲音,讓他們為發現自己的“音樂天賦”而驕傲?;蛟S只需要給他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夸獎的話語,我們就能在學生的心間播下音樂的種子,讓音樂與每個人終身相伴。
責編 鐘園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