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校教育教學條件與城市相比,仍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基礎教育投資比例偏小,校園硬件建設資金不足,教學設施不完善,師資力量缺乏等問題。城市學校各方面條件確實比較優越,但是農村教學環境也蘊藏著“金庫”,只要去挖掘總會發現它特有的優勢。
一、農村教學資源的優勢
1 自然的教學資源,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大自然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百科全書,蘊藏著豐富的知識,為學生學習自然知識提供素材。農村的孩子,可以目睹動植物生長的全過程,如觀察母雞下蛋孵小雞。小雞長大又下蛋孵小雞這一循環過程,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耐心、觀察力,還使他們掌握動物繁殖的自然規律。農村的孩子生長在農村,是農村養育了他們,他們自然會熱愛農村、熱愛大自然,他們會有意識、更自覺的去保護大自然,做大自然的保護神,這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了自然的人力資源。
2 為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
小學生對直觀、可操作性強的材料十分感興趣。農村的資源豐富,活動空間廣闊,為學生的直觀學習和實踐活動提供了天然的平臺。教師可以讓學生到河邊釣魚,體驗釣魚的樂趣,還可以讓學生在自家的院子里、校園里或山坡上,栽上。一棵小樹,觀察、記錄小樹的成長過程,感受與小樹一起成長的快樂等。這些實踐活動,使學生感觸深刻,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欲望,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實踐操作能力。
3 民俗、民風影響農村學生的人生觀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風俗習慣。民俗來自于人民,傳承于人民,規范人民,反映在人民的行為、語言中。壯族人在每年的三月三以對山歌的形式表達男女之間的愛意,毛南族人為新婚夫妻慶賀時,要大聲吆喝,聲音越響亮表示婚后生活越幸福等。農村學生深受民俗、民風的影響,對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利用農村教學資源優勢促進教學的幾點做法
1 與作文教學有關的農村環境優勢的發揮
(1)體驗生活,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
農村孩子有著令城市孩子驚奇和羨慕的生活情趣:田間收割播種、地里采摘鏟耕、水中撈魚捕蝦、山上摘野果抓鳥雀、造新房時搬磚運瓦……這些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和生活情趣,加上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為農村學生的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之源”。
如何用好這些教學資源呢?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觀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從農村生活的實際出發,引導學生用探究的眼光去觀察、去感受、去發現、去贊頌獨特的農村美,從小培養他們熱愛農村的深切感情。其次要讓學生體驗生活,展現生活氣息,一方面結合農村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另一方面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條件,鼓勵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并幫助他們體會實踐活動中的教育性、知識性和趣味性。
(2)感受淳樸的民風民俗,積累寫作素材
雖然時代在進步,生活也日漸殷實,但一些古老、傳統的民風民俗在廣大農仍在延續,這也是農村小學作文教學在素材方面的一大隱性優勢,以此為素材的作文也別有一番吸引力。比如,正月初一吃年羹,正月十五耍龍燈,吃元宵,端午包粽子,歲末送灶神,新房落成儀式等,這些民俗活動既喜慶又沿襲了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更是農村孩子喜聞樂見、城鎮生活所欠缺的內容。如果將之作為一類素材,不失為作文的一大亮點。
2 與自然課教學有關的農村環境優勢的發揮
農村為小學自然課教學提供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教師應善于發現、利用和發揮農村特有的優勢,提高農村小學自然課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樹立改變農村落后面貌、振興農村經濟的理想。
首先利用農村生產、生活資源,充實教具,上好自然課。廣闊的農村有著極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天然的、自然可得的素材庫。其次,利用農村兒童生活經驗,充實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農村學生有豐富的生活實例,因為農村幾乎家家養雞、養豬,田里種植稻、麥、油菜等農作物,田埂山坡長滿了野花草藥,學生接觸它們的機會多,有意無意地觀察到它們的形態特征和生活習性,腦海中積累了許多活生生的實例,稍加啟發容易再現。再次,動物行為隨處可見。動物種類繁多,表現出多種多樣的行為,如公雞斗架、螞蟻排隊等。用這些素材充實課堂教學內容,既可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容易啟迪學生思維,又能使學生的認識得到升華。
3 利用農村環境優勢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1)充分利用農村生物資源優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生物資源優勢,合理取材,讓學生接觸大自然,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他們去觀察、去實驗,感知事物,獲取知識。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認識各種植物的根、莖、花,并進行比較,通過觀察其顏色、形狀、大小學會區分。此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到田野進行土壤的保護、改良觀察,看一看,試一試,什么樣的土壤肥沃,什么樣的土壤貧瘠,什么樣的土壤需要有機肥,什么樣的土壤需要降低其酸堿度等。
(2)充分利用農村自然環境優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農村,人們生產、生活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這是科學觀察日記的理想素材。觀察自然水域及其污染,保護大自然的活動在農村開展,具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比如對農村燃料狀況的調查、破壞森林資源的危害、考察自然水域的水質農藥污染情況、農村水利條件的改善等。通過調查,學生們明白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也油然而生。
總之,大自然給農村小學開展科學觀察、科學探究活動提供廣闊的舞臺,只要教師充分挖掘優勢,勤于動腦、動手,科學探究活動就一定能順利進行,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引領農村學生步入科學的殿堂,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為祖國的新農村建設培養新型的建設人才。
責編 韋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