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根據教育部、中宣部等8個部門聯合通知的要求,自治區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廣播電影電視局主辦的廣西首屆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大賽已于9月20日圓滿落下帷幕,獲得總決賽一等獎和二等獎的9位選手將代表廣西參加全國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大賽。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在我區小學起步早、進展快、收效大,眾多課題學校還創造出了本校特色。本專題選登部分學校的體會文章,以饗讀者。
對青少年的教育危機乃當今世界最大的隱憂。到哪里去尋找拯救的出路?1988年,世界各國諾貝爾獎得主在法國巴黎集會,會后發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到:“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二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國的孔子那里去尋找智慧。”江澤民同志1999年春節出席“中國唐宋名篇音樂朗誦會”時亦號召大家多讀經典詩文,以“陶冶情操,加強修養,豐富思想”和“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這是具有遠大文化戰略眼光的見解,一語道破人文血脈的傳承對于民族綿延和進步的重大意義。針對多年來應試教育作祟使得學生人文素養和語文素養缺損的狀況,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亦要求中小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240篇(首)。正是在這樣的情狀下,2006年4月,我們申報了“誦讀經典詩文,提高學生的人文和語文素養”課題,被中國教育學會確認為該會“十一五”重點(A類)課題,全區共有400余所學校作為子課題單位參研。2007年8月,我們又融入了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華傳統文化誦讀工程”,由此掀起了經典詩文的誦讀熱潮。
以誦讀中華經典詩文為課題進行校本課程的研究和開發,其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從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來說,能讓古老的智慧和經典的哲理,怡情益智、變化氣質、滋養人生。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來說,十分有利于學生積累格言警句和富于哲理的語段,進而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達到要寫筆下生花、要說口吐蓮花的境界。此外,我們把誦讀的基本要則確定為“取其精華,精選精讀;不求甚解,須知大意;加強積累,重在運用;師生參與,共同成長”。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所以,課題開展兩年來,參研學校認真實施,深入研究,成效斐然。
日常的經典誦讀是平實的,猶如涓涓溪水,平靜流淌,因而需要我們靜下心來“讀之以恒”。在課題學校里,經典詩文與師生朝夕相伴——晨讀、課前讀、課中讀、午讀、晚讀,領讀、對讀、齊讀、分合讀、師生同讀、家長孩子共讀等,誦讀形式可謂多種多樣;進入課題學校,抬頭所見是經典的詩畫,側耳傾聽是瑯瑯的讀書聲,濃郁的書香氣息浸滿著整個校園。誦讀的生命在于踐行和運用,學生的行為舉止在誦讀中悄然變化,恭敬、有禮、助人、寬容,昔日的喧囂放任正逐漸演變成今日的謙恭和諧。
經典誦讀有時又像大河奔涌,震撼人心。2007年9月28日,中國關工委“中華傳統文化誦讀工程”舉辦了全國性的“紀念孔子圣誕兩岸六地萬名中華兒女經典誦讀大會”,鑒于我區經典誦讀所取得的良好成效,北京組委會從眾多申報單位中遴選我們廣西作為六地之一參加全國的誦讀;這一天,我們以南寧市衡陽路小學作為主會場,廣西關工委、廣西教育學會、廣西師范學院等有關領導親臨大會,兩千多師生參與了誦讀活動,從6歲的小孫子到白發蒼蒼的老爺爺祖孫三代的家庭經典誦讀讓大家感受到了濃濃的詩韻文采;外國友人讀唐詩竟然也能脫口而出,朗朗有聲,這更讓人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影響深遠。就在同一時段的八桂大地上,從鬧市到邊陲,從越城嶺到北海邊,400多所子課題學校約30萬師生及家長也參與了這次誦讀活動,廣西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為了進一步地擴展和推動誦讀經典活動,我們又于2007年10月和2008年5月分別在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和柳江縣舉辦相關的誦讀經典詩文的學習培訓活動。中國關工委中華傳統文化誦讀工程蔡恒奇秘書長、臺灣中華淵源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執行長洪文彬先生、新加坡語言文字交流中心彭麗兒校長等前來講學,上海優秀教師丁慈礦、戴建榮前來親自上古詩文的示范課。這些在我區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今年秋學期開學初的9月上旬,在我總課題組的統一部署下,分布廣西各地的400多所子課題學校以及自治區園丁工程小學語文骨干教師班的近400個學員所在學校都分別舉行了一年級新生的“開筆禮”,有語道:“童蒙之學,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在中高年級學生誦讀“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的《弟子規》語段中,起始了開筆禮的第一節——“正衣冠”,而后進行了“朱砂啟智”、“擊鼓明志”、“啟蒙描紅”、“茶敬親師”、“贈書送禮”等節序。“人生聰明識字始”,特別是通過“啟蒙描紅”中書寫筆畫簡單而意義深遠的楷體“人”字,寓意著在人生的啟蒙階段,學會做^是最為重要的。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為今用而又賦予新意的“開筆禮”成為了學生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為新生們邁好人生第一步做了良好的鋪墊。
教育部、中宣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文化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語委、解放軍總政治部、共青團中央等八部門聯合發文,自治區語委、教育廳、廣播電影電視局舉辦“廣西首屆經典誦讀大賽”在全區拉開了競賽的帷幕,全區每個地市均進行了選拔賽,而后9月中旬在南寧廣西人民電臺大廳舉行了決賽。來自教師、高校學生以及社會有關人員的參賽選手熱情參與,水平不俗,廣西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進行了報道。最后進入決賽的前三名將代表廣西到北京參加全國總決賽。有首屆比賽就會有第二屆、第三屆乃至更多屆的比賽,我們熱切地期待著!
廣西雖地處西部,但在全國的誦讀經典詩文,弘揚民族文化的大潮中正緊逐潮頭。我們有理由相信,有黨和政府部門的組織引領,有眾多學校等單位的熱情參與,八桂大地的誦讀潮,一定會洪波再涌起,一浪更逐一浪高!
責編 李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