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文之道在于厚積而薄發,小學生背誦大量的詩文,實現“厚積”后,如何適時靈活地運用,實現“薄發”呢?參加經典誦讀課題研究兩年來,我引導學生運用經典詩文進行說寫訓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引導學生在口語交際中運用經典
運用的前提是積累,我采取了定時誦讀、師生共讀、與家長同讀、同桌對讀等方式,在班級開展誦讀比賽活動,評選“誦讀明星”和頒發“最佳表現獎”,設置“誦讀名句積分臺”,這些措施激發了學生的誦讀興趣,他們積累經典詩文名言警句的數量有了明顯的提升。鑒于不少學生受到網絡不規范語言的影響,我倡導學生們運用規范詞語,并盡可能引用經典的名言警句。比如,課前口語五分鐘開展“我最愛的名句交流”活動,并且把誦讀經典與音樂、書法、美術乃至小品、相聲、情景劇的表演整合起來,運用不同形式演繹經典,相當部分的學生逐漸能夠出口成“章”。例如,小組長雪伶工作認真負責,在檢查作業時發現徐睿同學漏寫一題就提示他補做;徐睿認為自己只是漏掉一道作業而認為組長小題大做。雪伶就說:“徐睿,你不是最佩服愛因斯坦嗎?愛因斯坦說過:‘在小事上持輕率態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你這樣不重視每天應該完成的作業,以后也很難取得大的成就!”徐睿聽后老老實實回到座位補做作業。
我們班級實行班干負責制。有時候學生犯一些小錯誤,我就讓班干對他(她)進行教育。這樣鍛煉班干的管理能力。我作為語文組長,正同本組老師們召開教學研討會,邱銳同學的朗讀預習又不合格了,班長凌真就幫助我“教育”他:“邱銳,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你啊,就是書讀得次數少,所以對上課時老師提的問題,你是一問三不知。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黃老師表揚我的作文寫得好,其實也沒什么秘訣,就是多讀書,好詞佳句自然就會進人心中,然后就能脫口而出了。”聽著凌真的“訓導”,組里的其他老師都羨慕地說:“婧薇,把你這個班長借我用一用唷!”
由于在口語中經常運用名言警句,我班學生們口語表達能力很強,課堂發言踴躍。多次在全國、全區及南寧市的各學科教學競賽中,學生們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的出色表現,得到借班上課老師和市區領導的高度贊揚。今年6月,我班代表學校參加城區舉辦的“經典詩文誦讀比賽”獲得一等獎。
二、引導學生在習作中運用經典
我指導學生在作文時適當運用經典詩文名句,使文章內涵豐富、意味深長。
1 借用古詩詞做題目。俗話說“題好一半文”,文章擁有一雙迷人的“眼睛”才會使讀者“一見鐘情”。借用經典詩文名句作為文章題目,可以使文章富有詩意。如描寫父母之愛的文章,學生們以《化作春泥更護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為題,使文章中心明確又富于詩意。
2 巧用古詩詞于行文中。指導學生在文中適當引用古詩詞名句,能使文章富于文采。如,在描寫自己家鄉美景的作文中,老家在桂林的俊子寫道:“唐代詩人韓愈這樣描寫我家鄉的山水——‘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不錯,這里的山浴水而出,拔地而起,重巒疊嶂,嬌翠欲滴,讓人流連其中,難以忘懷。”她先從遠處描寫象鼻山的形狀,身處于象鼻山的腹中,則運用“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詩句,來描寫自己的感受。
3 引用古詩詞結尾。巧妙地引用古詩詞名句來結束全文,為文章增色不少。從外地轉學而來我班的張雄杰,在日記里描寫自己與原先的朋友依依惜別的情景,運用王勃詩句“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結尾。姐姐將去武漢讀大學,驍驍送給姐姐一張賀卡,引用高適的詩句“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鼓勵姐姐到新的環境安心學習。這些名句激人奮進。
4 靈活化用古詩詞。每一個兒童,其實都具有‘詩人’的天資,只要熱情鼓勵和巧妙引導,他們就能靈活化用古詩詞,寫出有趣的兒童詩,從“詩興大發”中享受無限樂趣。學習《送元二使安西》時,我先用“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引導學生進行模仿訓練。這兩句詩傷感些,我引導學生改動詩中個別字,使其情調喜悅高昂些,有些學生就改為“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有故人”,體現了兒童積極向上的心理特點。洪林同學在作文《我的朋友——施杰》中,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改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施杰送我情。”學習楊萬里的《小池》和《消除凈慈寺送林子方》后,珊珊同學在習作《觀荷》中這樣描寫:“一場小雨過后,池塘里的荷花挨挨擠擠,有才露尖尖角的花骨朵,有映日別樣紅的大花盤;有的裊娜風姿,有的嫣然搖動。真是‘若把荷花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啊!”
我將繼續引領學生誦讀經典,切實地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和語文素養,提升學生說寫能力。
責編 李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