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悠悠柳江濱矗立著一座現代化的百年老校——柳州市景行小學,它如同一株粗壯的大樹,見證歷史的風云,蔭庇一方龍城大地。多年來,學校秉承“讓孩子的明天賽過今天”的教學理念,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大膽探索,奮勇向前,使學校的教育質量不斷得到提升。尤其是近兩年,學校提出了“做德才兼備之師,育合格特長學生,創規范特色學校”的辦學目標,在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讓莘莘學子在良好的管理模式和教育環境中快樂成長。
德育篇
以人為本,創建和諧校園,是教育人文化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景行小學在各級政府的關心指導下,提出了“高山景行”的校訓,把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放在了首位。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學校長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文明習慣教育、誠實守信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動,利用教學滲透、班會活動、少先隊主題教育等多種形式增強學生們的道德素養,樹立學生們正直的品德風尚。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使學生通過實際行動感受到美好品德的熏陶,高尚的人文品質在他們內心漸漸形成。
多年來,景行小學把“關愛他人”作為孩子們長期教育的中心,一批批景行學子堅持常年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到孤兒院慰問兒童。重陽節,當老人們觀看著景行學生精心編排的節目,渾濁的雙眸閃爍著點點晶亮,滿臉的皺紋恰似菊花綻放。兒童節,孤兒院的孩子接過景行同齡人捐助的書包、文具,燦爛的笑顏流淌著感激的淚滴,清澈的目光燃燒多少對未來的希冀。愛無邊界,當學生們把愛心灑向金秀、三江、融水等邊遠山村,和貧苦的同齡人拉起手共同奔向美好的未來,愛的教育使他們的心善良晶瑩,使他們的笑美麗動人。2007年,景行學生和南丹城關鎮中心小學的貧困孩子簽訂了長期資助協議,15個即將輟學的孩子在景行學子的幫助下重新回到了課堂。
多年來,景行小學把“關注社會”作為學生們思想提高的平臺,結合社會大氣象,讓學生們參與社會活動,關注社會熱點,結合身邊事物,切實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2007年元旦,景行小學舉行了以感恩為主題的同樂活動,數千名學生和家長一起出席活動,參與表演。當學生們用歌聲和擁抱表達著自己對父母數年養育情的深深感激,家長們有的笑顏燦爛,有的連聲夸贊,還有的竟流下了激動的淚滴。為建設文明城市,構建節約型社會,提高大家的思想素質,校政教處在全校開展了“文明伴我行”“節約能源四個一”等系列活動,并以“小手拉大手”的特色方式,把活動向家庭、社區延伸。2007年3月9日,景行小學全體師生冒著凜冽的寒風,刺骨的凍雨走上街頭,用雙手撿拾起大街上的垃圾,用行動宣傳城市文明觀念。當過往的行人看見孩子們一次次彎下腰撿拾他們遺棄的果皮雜物,羞紅的臉上寫滿了懊悔感慨;當采訪的記者拍到老師與孩子們一起勞動的場景,含笑的雙眼流露出贊嘆、肯定。
隨著一年年教育的深入,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們長大了,成熟了。從懵懂稚童到風流少年,他們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孝順;從童言無忌到口若懸河,他們學會了觀察,學會了思考廣;……景行正以美德教育的陽光哺育一代代學子健康成長。
智育篇
每當漫步景行校園,你會感受到樸實的書卷氣彌漫環繞。彬彬有禮的景行學子展現著他們獨特的風采——教室里,那朗朗書聲是學生們吟誦著經典詩文;操場上,三五成群的學生們討論著數學趣題;走道間,花園旁,總會碰見笑語盈盈的學生用英語向你問好……
這濃郁的學習氛圍離不開學校長期對教育教學的重視,離不開景行教師的精心栽培。多年來,景行小學憑著一整套科學的管理體制,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質量,使課堂教學如沐春風般生機勃勃,充滿情趣。同時,代代傳承的師德風范形成景行教師敬業愛崗、樂教愛生的精神品質,教師們日夜操勞,癡心育芳,培育出一代代龍城優秀兒女。
景行的學子在學習過程中不僅獲得了知識,更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早在20世紀八十年代,景行就被定為柳州市和自治區實驗學校,開展了多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的教育改革。進入九十年代,運用現代技術進行學科教學成為老師們教育研究的重點,學生們用好奇的眼睛注視著活靈活現的直觀影像。新的世紀奏響課程改革的交響曲,老師們在新理念的指導下轉變了教學觀念,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自我發展。無論是課堂上的多樣化學習方式,還是課堂外的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們在認識中感悟,在感悟中思索——學習豐富了他們的生活,知識豐滿了他們的心靈。
根據新時代的要求,校領導引導各科老師聯系實際展開教學探究,齊心合力,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生活的美妙,感受成功的喜悅。走進語文課堂,你會發現學生們筆下的世界是那樣絢麗多彩;數學課上孩子們唇槍舌劍的辯論,多元化思維的火花把課堂照亮。英語情景教學,體育游戲創編。書畫個性展示,藝術小組活動等,讓學生的童年煥發出七彩霞光。然而,景行辦學并未把教育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師們努力構建校園文化,為學生們的成長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教室外走廊墻壁上一幅幅精美的圖畫,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古詩;教室內,綠葉紅花襯托著的經典詩文,格言古訓。學生們沉浸在校園文化氛圍中,品嘗著芬芳,漸漸成長。
多年的教育科研,促進了學生的能力發展。從1998年開始,學校“珠心算”課題小組的學生們在每年的全市珠心算大賽中連連奪魁,在自治區及全國大賽中也頻頻獲獎。2006年,景行學子代表柳州市參加了全國第二屆“神墨心算小博士杯”珠心算大賽,分別榮獲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的好成績。不僅如此,每年全國、自治區、柳州市舉辦的各級各類作文、數奧、英語比賽,景行的學生總是滿載而歸;《小學生學習報》《語文報》《柳州日報》《創新作文》《作文月刊》,景小學生的作品常躍然紙上,本市各中學的領導老師對景小的畢業生稱贊有加;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等各大名校的景行校友數不勝數。這一切,都充分說明了景行小學的教學成果,景小以穩健的步伐走在了柳州小學教育的前列。
科技篇
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正以其巨大的力量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程。創新能力的培養,科技知識的普及成為現代教育關注的焦點。景行小學在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進一步注重對青少年的科技教育,構建小學科技教育的新體系,認真探索新模式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2006年“華天杯”全國城際家庭機器人大賽在景行東校園成功舉行,景行小學代表隊一舉囊括了“奪寶奇兵”項目的金、銀、銅牌,創造了小學生機器人比賽史上的奇跡。一時間,景行小學機器人團隊受到了市民們的廣泛關注,景小科技,活動再掀高潮。這兩年,景行小學在機器人比賽中戰果頗豐。柳州市“樂高杯”第三屆青少年智能機器人競賽榮獲二對二足球冠軍的桂冠;2006中國機器人大賽及RoboCup中國公開賽青少年組比賽獲得機器人足球二對二冠軍、一對一亞軍,并順利拿到了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國際小學生機器人大賽的入場券。景行孩子跨越國界,向著更高更遠飛翔。
在科技創新、車模競賽、航模比賽中,景行學子也連連獲獎。這兩年,景行學生在柳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參加全國“小小科學家”競賽獲得銀牌,在自治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二等獎,參加柳州市、自治區中小學車模、航模比賽有多人獲得一、二、三等獎,景行小學也連年被評為自治區“愛科學月”先進單位。
2006年開始,校領導把科技普及活動作為工作重點,利用東校園與柳州市科技館相鄰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組織全校學生分批參加科技活動。電腦機器人的新奇有趣,學生們一遍遍地組裝機器、編寫程序,把課堂知識運用于實踐之中。小魯班木藝的靈活創意,一臺臺小機床練出了學生們的心靈手巧,電子百拼魅力無窮,學生們在相互合作中增進彼此間的默契與和諧,團結的力量在活動中閃現光芒。科技活動的普及開展使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合作能力、思維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探索科學奧秘的熱情不斷高漲。學生們在玩中學,學中想,由此科學知識深入淺出地展現在他們面前,先進科技實實在在地走近他們,融入于他們的生活與學習之中。
文體篇
景行小學的文體活動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全市聞名了。先說體育競技吧,每年的全市小學生運動會,景小的團體總分常位列榜首。幾十年來,景小為各級專業運動隊輸送了大批好苗子。從已為教練的盧聲蘭到全國著名的朱芳雨,景行為他們打下的扎實基礎,使他們能夠攀登體育高峰。
如今,景行小學提出了“育合格特色學生”的辦學理念,在夯實基礎教育的同時,加強學生的特色教育,書法、繪畫、聲樂、舞蹈、電子琴等藝術活動蓬勃開展:各類藝術教育在學校以班級為單位全面鋪開。每當課外活動時間,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生們或揮筆疾書,或勾描涂畫,那是書畫班的孩子把夢想抒發;體育館中掌聲震天,羽毛球、乒乓球交相飛舞,那是運動隊的隊員們把激情揮灑。音樂室傳來清脆的童音,練功房閃現躍動的身影;小棋手捉對激烈廝殺,小琴手把童年的歌彈得格外響亮……廣泛的興趣愛好把他們引向特色教育的廣闊海洋。
多樣化的特長培養,使學生們的能力發展呈現多元趨勢。近年來,景行小學的學生們在各級賽場上英姿颯爽,把一個個獎杯納入校榮譽殿堂。他們的書畫作品甚至遠渡重洋,得到國外教育機構的稱贊。學校的聲樂、舞蹈節目多次在市中小學藝術節上摘金奪銀,鼓號隊在比賽中年年獲獎。2005年學校舞蹈隊參加“花兒朵朵”全國少年兒童音樂舞蹈邀請賽獲得金牌、銀牌,把景行學子風采留在首都舞臺上。2006年,景行小學合唱隊參加國家教育部組織的第二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獲聲樂組一等獎,學生們清亮的歌聲飛過千山萬水;在大江南北繚繞回蕩。當時自治區教育廳潘嘩副廳長高興地夸獎:景行的藝術教育真棒,這可是我們自治區在藝術教育史上的最高獎項啊!一枚枚獎牌,一張張獎證記錄著景行學子的個性發展,彰顯著景行小學的特色教育成果,書寫著新世紀景行的又一篇精美華章。
桃李滿園,花香蕩漾,少年學子們的夢想在校園起飛翱翔,感受到收獲的喜悅。祝福景行沐浴著新時代的和煦之光,欣欣向榮,蓬勃向上!
責編 李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