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國庫資金安全,是人民銀行經理國庫的根本和基礎。為確保國庫資金安全,近年來各級國庫都在不斷加強和完善國庫內控制度,但是國庫系統案件仍偶有發生。通過對近年來國庫發生的案件進行分析,案件之所以發生,不是內控制度不健全,而是內控制度沒有得到落實,即內控制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當前,國庫內控機制還處于“人控”階段,完全依賴于人對內控制度的執行,一旦執行環節出現問題,再完善的內控制度也形同虛設。國家金庫總庫針對國庫會計核算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和風險,依托科技手段,通過“機控”方式設置多重防線,強化內部控制,切實保證國庫資金安全。
一、當前國庫會計核算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
(一)撥款、退庫等支撥憑證審核不嚴
撥款、退庫憑證是國庫辦理庫款支撥的依據,因此,對憑證的審核工作尤為重要。由于種種原因,財政部門未將撥款退庫憑證列為重要空白憑證,導致其較易流失。如有人得到空白支撥憑證后,打印出虛假的撥款退庫憑證,再通過偽造印鑒等方式即可伺機作案。雖然按照制度要求,國庫應對支撥憑證的印鑒、大小寫金額等要素進行嚴格審核,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核算工作任務繁重或經辦人員責任心等原因,對憑證的審核往往流于形式,這就給作案人以可乘之機。
(二)同城票據交換存在漏洞
當前,許多地區國庫預算收支款項的進出主要通過同城票據交換來完成。在部分基層國庫,同城交換相關制度執行不嚴,存在同城交換章隨意擺放、票據交換人員參與賬務處理等現象。作案人可利用同城票據交換漏洞,通過偽造繳款書替代原有真實繳款書,然后通過同城退票方式,將款項劃到自己開設的賬戶中;或者偽造撥款退庫憑證替換原有真實憑證,通過同城票據交換提出,將庫款劃撥至自己賬戶。
(三)支付系統匯劃資金存在隱患
國庫加入支付系統后,大大提高了國庫資金匯劃的效率,但是也帶來了新的風險。在當前國庫會計核算系統中,資金清算崗人員可對大、小額支付報文每個要素進行錄入、修改,可以不按照原始憑證中收款人信息將資金劃撥出去,存在著安全隱患。雖然支付報文必須經復核后才能發出,但如果出現復核不嚴或二人串通情況,國庫資金仍可被非法劃出。此外,由于沒有支付系統往賬專用憑證,在會計賬簿上沒有對支付報文具體內容的反映,此類風險存在一定的隱蔽性。
(四)對賬制度難以落實
與財稅部門的對賬是及時發現問題、防范資金風險的重要手段,也是對作案人最大的震懾。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部分基層國庫及財政、稅務部門對此并不重視,往往只是相互蓋章了事,未真正履行對賬手續,使得對賬流于形式,也使得一些人存在僥幸心理,伺機作案。
二、總庫采取的對策與措施
(一)支撥憑證和信息同步審核
為解決外來憑證的審核問題,總庫處理支撥業務時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財政部同時向總庫提供紙質撥款退庫憑證和相應的電子信息,總庫將電子信息導入核算系統,同時審核紙制憑證,只有當二者完全一致時,總庫才辦理支撥手續;二是在總庫會計核算系統中,明細核算崗人員只能通過導入電子信息方式處理支撥業務,且不能對導入信息的關鍵要素如收款人名稱、金額等信息進行修改,特殊情況下只有主管授權才允許手工錄入支撥憑證。對于集中支付業務代理銀行與國庫的資金清算,總庫根據代理行電子清算信息,自動生成相應的劃款憑證信息。由于支撥、清算業務以電子信息為主,且不能對關鍵信息進行修改,使得偽造支撥憑證作案的可能性為零。另外,總庫與財政部即將開發支撥憑證電子審核印章系統,以進一步提高安全性。
(二)退出同城票據交換,資金進出全部通過支付系統
鑒于同城票據交換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及風險,總庫退出了同城交換,總庫的集中繳庫業務、國債發行、支撥、清算業務都通過支付系統完成。由于支付系統具票據截留、資金信息同步、按日核對往來賬信息等優點,此項措施減少了同城票據交換中審核紙質票據、交換章等操作帶來的諸多風險。對于退匯業務,總庫通過系統控制,嚴格限定了只能退給原付款人、付款行,避免了利用退票作案的可能性。
(三)嚴格限定支付報文錄入要素
為防范支付系統匯劃資金風險,總庫在系統設計上狠下工夫,既保證總庫能高效率利用支付系統,又保證國庫資金安全。對于明細崗傳遞的支撥信息,通過模糊查找功能,總庫會計核算系統基本上都能自動將其轉化為支付報文信息,資金清算崗無須錄入任何要素,只需核對報文信息與支撥憑證是否一致即可。相應地,總庫系統也對支付報文的錄入做了嚴格控制:一是資金崗只能對系統自動生成的支付報文進行修改,不能自己直接錄入報文;二是對于支付報文要素錄入修改做了限定,即只能修改附言、行號等內容,不能對收款人、賬號等信息進行修改。通過系統的控制,總庫杜絕了通過支付系統作案的可能。
(四)與財政部門實行按日對賬
為加快財政資金的周轉,提高雙方的工作效率,總庫與財政部對各自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目前,總庫會計核算系統與財政部國庫支付管理系統基本實現了信息共享,即總庫根據財政支付管理系統生成的撥款、退庫等信息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及資金劃撥;財政則根據總庫會計核算系統生成撥款退庫、集中繳庫、國債發行、收入報表等電子回單信息進行賬務處理,并將雙方信息進行匹配校驗。一方面通過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勞動,提高了雙方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則將對賬工作結合于日常核算中,實現了國庫收支款項的按日對賬,有效地解決了對賬制度難以落實的問題。任何一方出現問題,最多次日即可發現,對伺機機作案的人產生極大的震懾力,有效地降低了國庫資金風險。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國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