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紀末開始使用信用證以來,國際商會為減少因解釋或操作不同而引起貿易爭議和糾紛,于1933年頒布了第一個跟單信用證的慣例,其后就像經歷婚姻生活的“七年之癢”一樣, 該慣例也經歷著它的“十年之癢”,每隔十年左右都會作出些修訂。自2007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UCP600是《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的第六次修訂本,取代了實施長達十三年之久的UCP500。
自UCP600實施以來,很多進出口企業并沒有引起重視,也沒有意識到這次修訂給他們信用證業務帶來的影響,有些企業仍然依照先前的業務習慣進行信用證結算,這會增加首次交單被拒付的可能,甚至導致開證行的最終拒付,加大企業成本和收匯風險。許多調查顯示,在第一次交單時大約有70%跟單信用證項下的單據因為單據不符而被拒付,所以本文擬將UCP600中直接對外貿企業交單結匯環節產生影響的部分加以分析總結以資借鑒。
一、 單證相符的涵義擴大
傳統上,進出口企業的單證人員對于相符交單的理解是所謂的“八字真言”,即“單證一致、單單一致”;而在UCP600下,相符交單的涵義被擴大為:受益人提交的單據不但要做到與信用證相符,而且要做到與UCP的相關適用條款相符,還要做到與國際標準銀行實務(ISBP)相符,即“三個相符”,只有同時做到三個相符,受益人所提交的單據才是相符單據。如:在L/C和UCP都未對單據的某事項做出明確規定時,ISBP就開始產生效力。若L/C要求B/L的收貨人欄做成“TO ORDER”,所提交的Form A產地證收貨人欄應該填什么呢?按單單一致的要求填TO ORDER? ISBP中有明確規定:如果L/C要求運輸單據作成“TO ORDER”、“TO THE ORDER OF SHIPPER”、“TO THE ORDER OF ISSUING BANK”或“TO ISSUING BANK”式抬頭,則原產地證明可以顯示L/C的申請人或L/C中具名的另外一人作為收貨人。所以外貿企業制單人員不僅要按照L/C的條款要求來制單,在L/C沒有明確規定時要從UCP和ISBP中找制單的依據,這樣會減少操作中出現單據不符點。
二、單據審核標準總體上放寬
1)銀行單據處理天數縮短
UCP600對銀行單據處理時間作了較大變動,由原來的“a reasonable time,not to exceed seven banking days(應有合理時間,不得超過從其收到單據翌日起算七個銀行工作日)”改為“a maximum of five banking days following the day of presentation(從交單次日起的至多五個銀行工作日)”。這將有助于作為受益人的出口商提前收匯,加快資金周轉,總體來說對出口商更為有利。
2)提交非正本運輸單據時不受二十一天的交單期限制
UCP600第十四條c款規定:“A presentation including one or more original transport documents…must be made by or on behalf of the beneficiary not later than 20 calendar days after the date of shipment.”該規定中強調了正本運輸單據,可見提交非正本運輸單據時不受此二十一天的交單期限制,這一點與UCP500不同,這樣出口商在交單時如果所交單據中不含正本運輸單據,則交單期僅受信用證截止日的約束。
3)單據內容要滿足其功能要求
UCP600第14條f款規定:“如果信用證要求提交運輸單據,保險單據或商業發票之外的單據,卻未規定出單人或其數據內容,則只要提交的內容看似滿足所要求單據的功能,且其他方面符合第14條d款,銀行將接受該單據。”這與UCP500的規定有所不同。比如,如果信用證要求出具產地證,但對出單人及其內容未做規定,按UCP500的規定:“…只要所提交單據的內容與提交的其它規定單據不矛盾,銀行接受此類單據。”也就是說,既使該產地證不標明產地也是符合要求的,但按UCP600的規定就必須滿足產地證的功能,即顯示產地。這一點需要出口企業引起重視,如果確實碰到此類情況,要盡量滿足單據的功能要求,功能不明確時,要通過指定行征詢開證行意見,以免造成更大的麻煩和損失。這一規定看似變得嚴格了,但卻比UCP500的規定更合理。
4)提交非信用證要求的單據將被不予理會
UCP600第14條g款規定:“A document presented but not required by the credit will be disregarded and may be returned to the presenter.”,這與UCP500第13條規定的“If they receive such documents,they shall return them to the presenter or pass them on without responsibility”有所不同。UCP500下銀行通常情況下是直接照轉,新規定下出口商所提交的非信用證要求的單據通常會被退還給交單人,這樣就會減少給出口商造成的不必要麻煩的可能性,比如說開證行借故拒付。
三、保險單據與運輸單據的改變
UCP600第28條a款增加了proxies(保險公司或承保人的代表)做為保單的簽發人,第28條i款新增保險單據可以援引任何除外條款的規定。這些規定增加了保單出單人的范圍,放寬了對保單本身的約束,跟進了保險市場的發展,有利于投保人順利辦理保險。對運輸單據刪除了內容已過時的“不得含有載運船只僅以風帆為動力的批注”及運輸行出具的運輸單據條款,避免了與國際貿易實務的脫節。
四、不符單據的處理方式增加
與UCP500的兩種方法(持單候示;退單)相比,增加了 “開證行留存單據直到其從申請人處接到放棄不符點的通知并同意接受該放棄,或者其同意接受對不符點的放棄之前從交單人處收到其進一步指示”及“銀行將按之前從交單人處獲得的指示處理”兩種方式,這些變動有利于貿易合同的履行,降低了單據多次傳遞的風險。在出現不符點時出口企業應該及時回復處理意見,審核拒付理由是否成立。不符點成立時能否取得付款關鍵取決于開證人的態度,所以受益人可以徑自聯系開證人爭取其能夠放棄不符點。這為受益人在出現不符點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更大程度地維護了受益人的利益,但受益人不能因此而覺得高枕無憂,畢竟開證人有拒付的權利,所以還是應該將制單交單環節的工作做好。
五、即使單據遺失,受益人享有獲得償付的權益
UCP600新增的第35款明確了即使單據在指定銀行送往開證行或保兌行的途中,或保兌行送往開證行的途中丟失,如果指定銀行確定交單相符,開證行或保兌行必須承付或議付指定銀行。這與以往的UCP出版物僅規定單據在郵寄途中丟失銀行免責相比,新條款更大程度地保護了受益人相符交單的情況下獲得償付的權益。但開證行對于單據丟失后的承付必然會慎重處理并提出種種要求加以證實,所以受益人仍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如果受益人直接或委托非信用證指定的銀行將單據寄往被定銀行或開證行或保兌行時,如果單據在途中遺失,受益人要自行承擔風險,因為非指定銀行不受UCP600第35款的保護。所以出口商在交單時要選擇信用證指定的銀行;如果確實需要自行寄單,一定要選擇信譽良好管理規范的國際快遞公司來辦理,如UPS,FEDEX,DHL,TNT等,為減少郵寄遺失概率,最好將一式幾份的正本單據分兩批郵寄。
二是受益人在交單前最好將信用證項下的全套單據復印或掃描留底保存,以便萬一單據丟失可憑全套留底單據作為詳實的證明寄單索匯。
三是要加強與開證申請人的聯系,因為開證申請人的同意對開證行的最終付款起決定作用,告訴對方快遞公司和船公司的信息,說明貨物已交和在途的真實狀態。
六、允許延期付款信用證貼現,外貿企業的重大利好
延期付款信用證又稱無承兌遠期L/C,在實踐中大多用于金額較大的資本貨物的貿易,且期限較長,因這種L/C不使用匯票,不作承兌,因此也不能貼現。但UCP600實施后,根據其第12條b款規定:“By nominating a bank to accept a draft or incur a deferred payment undertaking,an issuing bank authorizes that nominated bank to prepay or purchase a draft or a deferred payment undertaking incurred by that nominated bank.”,指定銀行可以預付或購買其已承兌的匯票或已做出的延期付款承諾,所以對于廣大從事大型機械設備貿易的外貿企業而言,可以將延期付款信用證作為一種融資工具從指定銀行獲得資金融通的便利,這對從事大額貨物貿易的企業而言無疑是一件大好事。
廣大外貿企業應該對UCP600的變化給予足夠的重視,特別是要注意自身在處理單據的環節中,是否有不符合新慣例的方面,未雨綢繆加以改進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