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國范圍內啟動的高職院校示范建設工程是高職教育領域的發展工程、改革工程和質量工程,是推動全國高職院校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舉措。示范建設的終極目標是促進高職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推動高職院校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示范建設;高職院校;持續發展
近年來,我國高職教育發展很快,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也存在很多矛盾和問題,其中,內涵建設滯后問題尤為突出。示范建設是引領高職院校加強內涵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
可持續發展是高職
院校示范建設的歸宿
(一)規??焖贁U張是高職院校現階段發展的主要特征
近幾年,我國高職教育發展很快,基本上形成了每個地(市)至少設置一所高職院校的格局。但是,由于辦學歷史普遍較短,內涵積淀太少,迫于生存的壓力,高職院校一開始就忙于大規模招生。規??焖贁U張占用了高職院校領導和教職員工大量精力,導致大多數高職院校不同程度地忽視了內涵建設。
(二)內涵建設滯后是高職院校現階段的主要問題
在完成第一階段以規模擴張為主要特征的快速發展之后,整體存在的內涵建設薄弱的重大現實問題成為了制約高職院??沙掷m發展的“瓶頸”。內涵建設滯后主要表現在:辦學定位不明,人才培養質量不高,辦學特色不鮮明,學生學非所用,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不能滿足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管理水平較低,“雙師型”專業教師數量明顯不足,職業教育保障體系不夠完善,辦學機制尚待改革和突破等。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當前的中心任務,加強內涵建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已成為高職院校的必然選擇。應該從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高度,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進一步深化改革,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高職教育在促進我國從人口大國到人力資源大國,再進一步發展到人力資源強國的過程中,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
(三)可持續發展是高職院校示范建設的終極目標
可持續發展要求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協調發展。規模的擴張不能以犧牲質量為代價,同時要兼顧結構和效益。保持適度的辦學規模是社會發展對高職院校的必然要求,在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前提下,應該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辦學資源的作用。質量是高職院校的生命線,一流的辦學水平是對示范建設高職院校的必然要求,也是所有高職院校的追求。沒有優良的人才培養質量,辦學規模再大也難出社會效益,結構再合理也不能形成品牌。高職院校結構合理主要是指專業結構和課程結構要合理。專業設置要堅持市場與優勢互動的原則。凡是市場需求大又有優勢的專業,就擴大招生規模,加快發展。對于市場需求小的長線專業,則合并、改造或暫時保留。對于市場沒需求的專業,要下決心停止招生。對于新興專業、急需專業,要大力扶持。課程是提高質量的基礎,課程結構合理要求課程以及課程之間要形成合理的組合關系,要根據人才培養的要求,構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高職院校的辦學效益主要是指社會效益,實踐證明,良好的社會效益必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效益必然會在辦學過程中顯現出來,并成為影響學校發展的重要因素,但這改變不了高職教育的公益性特征。規模、質量、結構、效益是相輔相成的,有著內在的辯證關系。沒有規模,就談不上專業結構,更談不上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效益;沒有較高的人才培養質量,規模就形不成氣候,更談不上效益;沒有合理的結構,所培養人才的質量就難以保證,更難形成一定的規模;沒有效益,社會不認可,美譽度低,學校的規模、質量和結構都談不上,高職院校示范建設與可持續發展都成空話。
示范建設是推動高職院校
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
(一)示范建設是高職教育的改革工程和質量工程
相對于現代化建設對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相對于廣大人民群眾對良好教育的迫切需求,目前,我國高職教育的辦學理念、師資力量、基礎能力、人才培養質量都是不適應的。迫切需要建設一批理念先進、特色鮮明、質量優良的品牌高職院校,成為發展的典范、改革的先鋒,引領全國高職院校辦出特色,提高質量,持續健康地發展。在這個大背景下,教育部和財政部于2006年11月13日聯合召開了網絡視頻會議,正式啟動“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計劃在2006年至2010年的五年內,建設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使60萬以上的在校生直接受益,為社會提供各類培訓200萬人次;重點支持500個左右產業覆蓋廣、辦學條件好、產學結合緊密、人才培養質量高的特色專業群;建成4000門左右優質專業核心課程。這對全國高職院校而言是一個重大機遇,也是我國高職教育領域的一場革命,必將對我國高職教育產生深遠影響。
在隨后的一年多的時間內,按照“五個領先”即領導能力領先、綜合水平領先、教育教學改革領先、專業建設領先、社會服務領先的選拔條件,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在全國范圍內分兩期遴選出70所高職院校進行重點建設。大力推進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是全國高職教育改革發展的一個戰略舉措。如果說“211工程”是國家21世紀高等教育的發展工程,那么示范建設則是國家新時期新階段高職教育的改革工程和質量工程,將帶動全國高職教育的改革和整體質量的提高。
(二)可持續發展需要示范建設高職院校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對示范性高職院校要進行重點建設,“大力提升這些學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促進他們在深化改革,創新體制和機制中起到示范作用,帶動全國職業院校辦出特色,提高水平。”
首先是示范作用。示范建設院校要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四個方面發揮更好的示范作用,不僅要做投資的示范,更是改革、管理、質量和發展的示范。必須探索出開放的辦學體制,加快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構建科學的質量保障體系。在制定專業教學標準和課程標準以及專業建設方面要走出新路。在招生、人才培養、實踐實訓、就業指導等各個環節上加強管理,為全國高職院校樹起標桿。示范項目啟動一年后,28家示范院校與5000余家企業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校企共建5300多個校外實習基地,聘請了近5400位行業企業技術骨干和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初見成效,專業建設、課程設置、能力培養、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全面鋪開,示范作用逐漸顯現。
其次是引領作用。示范性高職院校經過三年的重點建設,必將在教育質量、管理水平和辦學實力上有較大提高,總結出可借鑒和推廣的經驗、模式和制度,帶動全國高職院校提高質量,辦出特色,并拉動學校舉辦者、企業、學校和社會各界對學校的積極投入,引領高職院校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再次是輻射作用。一是面向中西部地區和新農村建設發揮輻射作用。大力開展對農民工的技能培訓,積極進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積極推進與中西部地區高職院校對口支援項目實施,開展管理干部、專業課教師職業技能培訓等。二是面向地方經濟建設發揮服務作用,圍繞企業、行業、產業人才需求,培養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三是與骨干企業、支柱產業、新興行業聯合成立研發中心,發揮科技開發和成果轉化的輻射作用。
(三)示范建設推動全國高職院校持續健康發展
在“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啟動一年后的2007年12月底,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論壇在北京召開,在這次會議上,首期28所示范性建設高職院校展示了項目實施的顯著效果。5009家企業與示范院校簽訂了合作協議,合作企業接收實習學生人數比以前增加了八成,接收就業學生增加了六成。28所示范院校接受各地高職院校參觀學習數千人次,對口支援188所院校,對口支援、培訓教師、學生近萬人。
第二期選出的42所高職院校也正在加緊建設,今年還將啟動30所左右立項建設院校的遴選。今后一段時期,我國高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教育質量。全國有1000多所高職院校,必須提高每一所學校的教育質量,才能提升高職教育的整體辦學水平。到2007年底,全國有20多個省、市、自治區開展了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全國所有高職院校正在興起向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學習的熱潮,以示范建設院校為榜樣,以示范建設院校標準為標桿,狠抓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實訓實習基地建設。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發展的道路”的辦學方針,加快實施“精品建設”戰略,加強特色優勢專業群和課程體系建設與改革。大力實施“人才強校”和“科技興校”戰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高職教育“一馬當先,萬馬奔騰”持續健康發展局面已現雛形。
總之,高職院??沙掷m發展需要示范建設,示范建設推動高職院??沙掷m發展。示范建設是一個內涵不斷拓展,目標不斷提升,思路不斷創新,任務不斷更新的過程,示范建設是手段和措施,可持續發展是目的和歸宿。國家級和省級示范院校正加快建設,充分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全國高職院校以示范性建設院校為榜樣為標桿,加大改革力度,狠抓內涵建設,全方位提高高職教育的整體水平。規模適宜、質量優良、結構合理、功能完善、效益明顯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國高職教育正逐步形成。
參考文獻:
[1]周濟.在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計劃視頻會議上的講話[N].中國教育報,2006-11-14.
[2]李小龍.論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J].教育與職業,2007,(26).
[3]程紅兵,劉民綱.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應以內涵為本[N].中國教育報,2008-02-18.
作者簡介:
許德寬(1954—),男,周口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研究方向為高職院校管理與心理健康教育。(本欄責任編輯:謝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