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簡稱MUFG)是日本最大的規模最大的金融集團,2007年總資產為192.99萬億日元(約合1.85萬億美元),凈利潤為6366億日元(約合61.21億美元)。盡管業績較上年有所下滑,但在次級債危機席卷全球之際能保持如此業績也難能可貴。因此,介紹三菱日聯金融集團風險與資本管理經驗對中國銀行業有一定借鑒作用。
信用風險管理系統
MUFG對主要銀行分支機構的信貸資產進行監測和定期評估以維持和提升資產質量。銀信采用統一的信用評級和資產評價、評估系統以確保及時和恰當的評估所有信用風險。
內部信用評級系統
MUFG運用統一的信用評級系統對信用風險進行評估。信用評級系統分為借款人評級、機構風險評級、結構金融評級和資產證券化評級。原則上講,同一類客戶、面臨相同風險應當給予相同的信用評級。
MUFG內部采用統一的國家(主權)風險評級,考慮到相關政治和經濟因素,對國家風險評級定期進行評估。
借款人評級和信用工具風險評級
根據借款人未來3~5年的償還能力不同,將其信用分為15個等級。
信用工具風險評級主要對各種信用工具(如擔保、抵押等)的質量進行評估和分類,從而對信用工具的違約損失率進行定量估計。
評級系統的管理和確認
基于事先確定的程序,定期(至少每年一次)對信用評級系統進行質量評估和事后檢驗,從而對信用評級系統進行確認和管理,必要時對評級系統進行修訂。
違約率/違約損失率法下的資本管理
對借款人進行評級時,需要進行定量財務分析、調整不同風險、業務評估,并結合外部指標和信息進行。
在估計各個借款人評級的違約率時,每個借款人的實際違約情況作為內部數據被運用。為了內部風險管理需要,違約率估計時根據借款人評級13~15級對違約的定義進行。但為了計算資本要求,違約的定義參照借款人評級12~15級進行,并據此進行實際經濟損失的處理。
當對特定貸款的結構金融評級賦值時,在進行定量財務分析的基礎上調整各類風險,然后根據固定的程序實施。
信用風險的定量分析
MUFG不僅對信貸風險頭寸和預期損失進行管理,而且運用內部模型對最壞情景下銀行面臨的信用風險進行模擬測試。這些測試旨在為內部管理提供依據,包括貸款定價和經濟資本衡量。MUFG運用內部模型計量信用風險,將違約率、違約損失率和違約風險暴露指標應用于借款人評級、工具風險評級、資產池賦值和信貸集中風險評估之中。
根據巴塞爾II框架計算監管資本要求和為內部管理風險進行信用風險計量時,MUFG基于內部評級法(FIRB),采用借款人評級相應的違約率和資產池賦值對應的違約率、違約損失率和違約風險暴露等參數。
貸款組合管理
MUFG旨在實現和維持與信貸風險暴露相當的盈利水平,即在產品定價時考慮基于內部信用評級的預期損失。MUFG從信用評級、行業和地區角度對貸款余額和信貸風險暴露進行評估和監測,通過建立大額貸款指引對貸款組合進行管理的集中度風險進行管理。
在管理國家風險方面,MUFG對不同國家確立相應的貸款上限,當一國信用等級發生實質變化時,對貸款上限及時進行調整。
隨著全球證券化產品和信用衍生品的發展,MUFG積極尋求運用這些市場化金融產品的先進方法對傳統的信貸組合管理技術進行提升。
通過信用風險量化和信貸組合管理,MUFG旨在利用金融市場精確計量信用風險,提高銀行信貸組合的風險收益。
市場風險管理系統
MUFG采用統一系統對交易和非交易賬戶的市場風險進行管理。銀行的銀行通過后臺、中臺與后臺分離獨立運行來檢查和平衡市場風險。此外,資產負債委員會、資產負債局和風險管理會議每月定期進行,并對市場風險及控制相關的重要事項進行討論。
銀行旗下銀行在其控制資本范圍內根據市場風險水平配置經濟資本,這些機構基于資本配置對市場風險設立數量限制,有些對市場活動承受的最大損失進行限制。
市場風險控制
MUFG旗下銀行每天向首席風險官匯報市場風險頭寸,首席風險官對銀行的市場風險暴露和旗下銀行的市場風險頭寸和損失進行追蹤。各分行的首席風險官對各自的市場風險暴露和市場風險損失和數量限制的實施進行監測。另外,銀行對風險狀況進行全面分析,并將分析報告定期提交給執行委員會和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
MUFG各機構業務單元的可交易資產、負債的市場風險主要運用證券、衍生品進行對沖來控制。
交易賬戶的行動遵照事先制定的規則和程序進行,內部審計人員和獨立的審計師定期對風險管理行為控制和所采用的風險評估模型進行驗證。
市場風險衡量模型
由于市場風險的每日波動明顯大于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因此MUFG運用每日VAR值對市場風險進行衡量和管理。
對交易賬戶和非交易賬戶的市場風險運用統一的模型來衡量,主要模型是歷史模擬模型。運用當前投資組合一定歷史時期波動數據估計其盈虧并計算VAR值。VAR模型無法包括統計上罕見的現象,比如肥尾現象——用于解釋金融工具的非線性特征。獨立審計人員對內部市場模型的有效性進行確認,MUFG和旗下的銀行同時使用歷史模擬模型計算巴塞爾II的監管資本充足率。MUFG就其內部使用的市場風險模型向金融服務局報告,2007年3月獲得批準。
MUFG利用歷史模擬模型計算VAR值,整個銀行使用統一的市場風險衡量系統。銀行旗下銀行根據前臺及相關部門提供的風險和市場數據來計算VAR值。銀行根據旗下銀行提供的風險數據計算整體VAR值,同時考慮多元化效應(投資組合)的影響。
從經濟資本角度對覆蓋市場風險的資本要求進行衡量(計算VAR值)時,假定持有期為1年,置信度為99%。
認識到非固定期限存款的利率風險,通過對每種產品使用存款數量的趨勢數據和存款利率、業務決策的趨勢等因素統計分析來決定核心存款量數量。核心存款的計算及其期限匹配方法需要定期評估。
與此同時,基于合同的定期存款與貸款有時在到期前被取消或清償。為了衡量這些存貸款的利率風險,銀行主要根據清償和取消的歷史數據分析計算提前終止率,從而反映提前終止事件發生的概率。
操作風險管理
操作風險是指由于內部控制問題或外部事件導致損失的風險,包括不完備的操作程序、系統失靈、自然災害等。操作風險范圍較廣,包括業務風險、信息資產風險、聲譽風險和無形資產風險。
MUFG董事會對集團的操作風險管理政策進行審批,該政策操作風險管理的核心原則是建立和維持一個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首席風險官根據董事會和執行委員會制定的基本原則對操作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管理,這些基本原則還需銀行董事會批準,從而形成銀行統一的操作風險管理框架。建立獨立于業務部門的操作風險管理部門對銀行操作風險進行全面管理。
MUFG引進的操作風險管理體系包括損失數據收集、自我評估控制、操作風險管理,據此實現對操作風險有效的識別、評估、衡量、控制、監測和報告。
MUFG已經引進自我評估機制對潛在問題和相關風險進行識別,從而根據重要性進行自覺地管理。根據自我評估方法,每個部門對業務流程中固有的問題和風險對內部控制的影響進行識別,對重要的問題和風險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改進。據此,自我評估方法可以提升集團自覺管理風險的能力。
操作風險通過兩組統計數據來衡量,這兩組數據分別是基于內部和外部業務環境、內部控制因素的實際損失和可能情形的潛在損失數據。風險衡量用于集團內部經濟資本的配置和對資本充足率的評估。
(作者單位:西南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