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慎性政策支持貨幣政策的重要性
目前人們已經形成廣泛的共識:符合國際準則的金融基礎施設,能夠提供一個促進金融穩定的健全的體制。這些國際準則還包括指導健全、審慎的體制以及能夠支持宏觀經濟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的主要措施。但除此以外,可能確定進一步支持貨幣政策的審慎體制的特性嗎?尤其是即便通貨膨脹相對穩定且處于較低水平,在金融失衡加劇并且威脅宏觀經濟穩定這樣的環境中,哪些特征是最有效的?
加強宏觀審慎體制的定位便是答案之一。這一定位重視對金融體系的整體考察,特別關注宏觀經濟與金融體系之間的緊密關聯,突出了審慎性措施安排的重要性,以抵消引發偶然性發展及隨之而來的金融失衡的順周期力量。
審慎性政策的回應:選擇和進程
近年來,在這一方向取得了相當可觀的進步。政策的制定者們已經越來越敏銳地意識到宏觀審慎定位的重要性。亞洲金融危機突顯了宏觀經濟中金融部門的核心作用,圍繞著新巴塞爾協議可能性的爭論起著重要作用。政策的制定者們付出了極大的努力,采取了一些配套政策措施提升對潛在弱點的監測,并已開始越來越多地以其作為指導,對審慎性工具進行校驗。可以說,執行上所取得的進展是相當可觀的。同時,其合理性問題仍然存在。
通過對審慎性工具作為內部穩定器和相機性監管措施的操作進行討論,得出三點啟示。第一,最好的內在穩定器是風險管理實踐。發展和實施巴塞爾II非常有幫助。第二,鼓勵更加前瞻性的貸款準備。過去一些銀行采納的動態損失準備制度加入了這些因素,把準備與商業周期中平均的過去業績聯系起來。規章鼓勵這種轉向平均值的趨勢。西班牙當局在2000年引入了審慎準備系統來補充已經存在的特定的準備安排。它的作用是在信用周期的高漲時期設立準備金的底線并因此限制報告的收益。這以相同的方式創造了一個隨著周期的轉換可以被利用的審慎的緩沖。第三,相機性監管措施包括發出關于系統中風險增加的警告、加大整體的監督評估壓力、在官方的安排下對各種工具進行定量調整、政策制定者們已使用的對于貸款/估值比率、資本充足率等,雖然這些相機性監管措施的整體有效性是很難判斷的,但識別其影響因素卻容易得多。在那些資本市場高度發達的經濟體系或者允許資本自由跨國流動、不受規則約束的經濟制度中,審慎性政策的有效性必然較弱。
前進的道路
解決這些障礙的方式第一個是加強分析,分析能為校對政策實施的反應和改善市場競爭者自身的風險度量系統提供基礎。提出某些優先的、大有希望的探究路線是有可能的,無論是對于宏觀困境檢驗還是對于預警指示器。為了提高監測器為政策服務的可用性,它們應以實時信息、透明和充分前瞻為基礎,這一點也很重要,以便于它們能夠在風險形成時予以甄別,而非僅僅是阻止其形成。解決這些障礙的方式第二個是設置制度,盡管在很多情況下制度設置并非特別有助于宏觀審慎性政策定位的有效實施。文章指出,重新設計制度以便通過政策工具和專業知識更好地調整政策目標不但困難而且具有爭議。只能通過在涉及到的不同黨派之間加強對話和合作來解決,這樣做不僅有助于增進理解,克服認識上的差異,為建立共同的政策框架打下基礎,而且又有助于在不同管理機構間的責任分攤和更有效地配置政策工具,還有助于調節不同黨派的相對優勢。這對于貨幣當局和審慎監管當局尤其重要:前者在理解宏觀經濟和金融體系之間的聯系方面具有優勢,而后者對被管理機構的風險管理實務的理解則更勝一籌。解決這些障礙的方式第三個是運用政治經濟學,雖然激勵機制和感知的有限是顯而易見的。但最起碼,開展教育以培養所需的人才非常重要。從這一觀點出發,進行分析和加強合作也是十分有益的。
總體來說,完全依賴于審慎性政策去克服金融失衡是不明智的。這并不僅僅是由于強化監管框架的宏觀審慎導向的進展緩慢,也由于審慎性工具在解決金融失衡方面所固有的局限性。特別地要指出,貨幣政策也以發揮重要的作用,最終影響流動性的擴張規模。
(作者單位:黑龍江銀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