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元到1萬億元,中國基金業花了整整9年的時間;但從1萬億到3萬億元,卻僅僅用了6個月。如此快速的擴張埋下了基金規模大幅波動的禍根。果然,在市場極度低迷的2008年上半年,國內基金規模一下子縮減1萬億。在一片蕭條之際,幾乎在不經意間,國內基金開始步入“三毛時代”。
然而,全球范圍來看,在市場規模年增8%,儲蓄資產年增5%的情況下,全球基金收費的增速還能達到15%,依然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不過,千萬不要迷信這些大牌基金經理的理財水平,除卻市場本身的漲跌波動,真正能反映其投資技巧的部分并不值得你去為它支付高額的手續費。不過,這些大牌國際基金公司依然可以享受一段好時光,因為他們仍然可以從發達國家養老金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新貴身上撈到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