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連續時間帶通Sigma-Delta調制器的設計方法,并給出了一個基于理想LC振蕩器的二階調制器的設計示例。連續時間帶通Sigma-Delta調制器可以用于RF收發器設計。
關鍵詞:Sigma-Delta調制,模/數轉換,帶通,中頻數/模轉換
1 介紹
帶通Sigma-Delta調制器可以用于數字電臺和數字通信系統中,實現中頻(IF)的模/數轉換。大部分無線收發器使用的仍然是超外差(superheterodyne)結構(圖1),射頻信號要經過兩級中頻之后,在基帶進行數模轉換。這種結構有很好的靈敏度和選擇性,但是比較復雜,需要高精度的模擬電路和許多片外的濾波器,因此很難實現高的集成度,同時也缺乏對不同通信標準的適應能力。
當前對超外差結構的改進一般集中在兩個方向:一個是將射頻信號直接轉換到基帶,然后在基帶進行數/模轉換,這種結構稱為直接轉換(direct conversion,圖2);另一個將射頻信號轉換到中頻,在中頻進行數/模轉換,這種結構稱為中頻轉換(direct-IF conversion,圖3)。直接轉換結構的缺點在于它會有比較嚴重的DC偏差(offset),同時它的1/f噪聲也比較嚴重。中頻轉換結構比超外差結構簡單,可以實現較高的集成度;同時和直接轉換結構相比較,它也避免了DC偏差和1/f噪聲問題,因此適合很多無線收發器,比如數字式電臺的設計,但是該結構需要高頻高精度的帶通數/模轉換器。
連續時間帶通Sigma-Delta數/模轉換器可以實現高頻高精度的數模轉換,因此非常適合于中頻轉換結構的無線收發器的設計。
2 設計方法
與離散時間帶通Sigma-Delta調制器相比較,連續時間調制器的設計要困難得多。難點主要在于保證系統穩定,尤其在高階系統中。現在比較常用的是Shoaei于1994年提出的等效法。本文即介紹該種設計方法。
等效法的實質在于首先利用數學工具設計一個離散時間的帶通Sigma-Delta調制器。該離散系統可以很容易的在Z域分析其穩定性,然后設計一個連續的調制器。通過調節連續調制器中的反饋參數,使連續的調制器與離散的調制器等效,這樣連續的Sigma-Delta調制器就有了和原離散系統一樣的穩定性和性能。
圖4是一個連續時間的Sigma-Delta調制器和一個離散時間的Sigma-Delta調制器。當兩個調制器有相同的輸入時,我們可以忽略輸入,在量化器前斷開反饋環路如圖5所示。
3 設計示例
我們以理想二階Lc振蕩器為例介紹連續時間帶通sigma-Delta調制器的設計方法。因為我們的設計是一個二階系統,所以我們從離散時間一階低通出發。離散時間一階低通的環路傳遞函數為1/(z-1),我們可以通過Z->-Z2變換得到一個和原低通調制器性能和穩定性相同的帶通調制器:-1/(1+Z2)。我們的二階離散帶通調制器原型如圖6所示:
基于兩個D A C,連續時間帶通Sigma-Delta調制器的結構如圖7所示:
根據公式(2),我們可以計算得到
kR=2.6815,kH=1.1107。
圖是取OSR=80,輸入為-7dB時,Matlab的仿真結果。可以計算得到該連續時間調制器的動態范圍可以達到48dB。
4 結論
本文介紹了較為經典的一種設計連續時間帶通Sigma-Delta調制器的方法一等效變換法。同時給出了一個設計實例。該方法可以保證系統的穩定性,但必須以一個離散時間的調制器作為設計原型,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