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屏、鍵盤、鼠標。是的,如果單獨來看,同屬于配件的它們對于一臺電子產品的性能來說,實在無法起到太大的作用。然而當人們享受著越來越輕薄的屏幕,享受著手指于iPhone上輕輕滑動的時候,“用戶體驗”早已衍變成一個擁有起死回生力量的萬能詞匯了。
LucidTouch
從觸摸到“穿透”
五年前,Patrick Baudisch就已經厭倦了在手機觸摸屏上的點擊。因為他發現,有時他根本不知道在這個小小的顯示屏上做了什么——他想要透過手指,看清下面被覆蓋的圖標與指令。于是,作為微軟人機互動力向的一名研究員,他開始解決自身的實際需求。LucidTouch,一款能帶給人透明錯覺的雙面觸摸屏技術由此孕育,并于2006年獲得了微軟和三菱電子研究實驗室的聯合投資。
超越傳統觸摸屏的局限,LucidTouch能全方位調動十根手指拉伸對話框、拖動圖像,而這一切完全是從屏幕后方操作的。業內人士預測,該技術五年內將可以在手機、游戲設備甚至手表上實現應用。
Swype
指尖芭蕾
不錯,當觸摸屏出現后,地位受到直接威脅的就是鍵盤了。惠普最近推出的Touch Smart PC更是將鍵盤做得極為簡單,使其能夠方便藏在屏幕下不至礙事。不過,一款由T9輸入法的發明者Cliff Kushler設計的鍵盤Swype,卻正是利用同類方法展開了反攻。
在Swype上拼寫時,你甚至都不必抬起手指,只需在幾個字母間輕輕滑行,單詞就會自然地被輸出。而依靠Cliff Kushler心去的技術,這一過程甚至無需精準,從而使得平均輸入速度可高達每分鐘50個單詞。
MX Air
漫步云端
在蘋果號稱全球最薄的筆記本Air發布之前,去年Logitech公司就推出了一款同名產品,只不過它是一款無線鼠標。它可以被置于任何表面之上:光滑的玻璃、粗糙的地板,或者就是用于握著在空氣中操作——從這點來看,它絕對比MacBook Air更加名副其實。
除此之外,它還擁有如同任天堂Wii遙控器手柄一樣的強大控制功能,能夠應用于多種媒體之上,甚至能用其操縱YouTube的播放器,調節音量、切換節目。目前市場售價在150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