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應用10%ATO-CHM乳油對水稻二化螟#65380;三化螟#65380;稻縱卷葉螟等主要害蟲進行了毒力測定。結果表明,該乳油對水稻二#65380;三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等主要害蟲具有較高的毒力,與2.5%功夫乳油#65380;2.5%敵殺死乳油毒力相近,而高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的毒力,其快速擊倒效果明顯快于其他藥劑。
關鍵詞:10%ATO-CHM乳油;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毒力測定
中圖分類號:S435.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0439-8114(2008)08-0908-03
10%ATO-CHM乳油是美國仙農有限公司新開發的產品。受美國仙農公司委托,我們進行了10%ATO-CHM乳油對水稻二化螟#65380;三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等主要害蟲進行了室內毒力測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藥劑為10%ATO-CHM乳油,由美國仙農公司提供。對照藥劑為2.5%功夫乳油#65380;2.5%敵殺死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南京紅太陽和北京清源保),由美國仙農公司提供或市場購買。試驗對象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65380;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65380;稻縱卷葉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二化螟和三化螟均采集田間卵塊經室內孵化所得幼蟲,稻縱卷葉螟采自田間幼蟲。
1.2 方法
1.2.1 對二化螟LC50的測定 測定方法采用微量點滴法[1-2],即用微量點滴器點滴藥液于試蟲的前胸背板上,再將試蟲移入帶有新鮮稻芽的罐頭瓶內,上用黑布封口,并置于28℃恒溫#65380;光強為2 000Lux和16L/8D條件下培養。10%ATO-CHM乳油#65380;2.5%功夫乳油和2.5%敵殺死乳油濃度梯度均為16#65380;8#65380;4#65380;2#65380;1 mg#8226;L-1,南京紅太陽4.5%高效氯氰菊酯濃度梯度為32#65380;16#65380;8#65380;4#65380;2 mg#8226;L-1,設清水為空白對照。每個濃度設3次重復,每個重復接50頭3齡幼蟲。于24h后檢查各處理的死蟲數。評判死蟲以在1 min內不能翻身為準。統計死亡率,計算LC50#65380;置信限和直線回歸方程。
1.2.2 對三化螟LC50的測定 測定方法參照Heinrichs和唐振華的三化螟測定方法[3-4],即用定量手提噴霧器把10 mL稀釋液均勻地噴在50 d秧齡的稻莖上,自然風干后剪去根系,稻莖用熱石臘封口,再把已處理的稻莖放進直徑3 cm#65380;長20 cm的大玻管內,每管接10頭蟻螟,每管為一重復,共5次重復。用保鮮膜封口后,再用黑布封管口和管底,留中間約5 cm長不包以保持光照,在溫室28~30℃下24 h后檢查稻莖內外死活蟲數,在雙目放大鏡下剝查稻莖,記載稻莖內幼蟲存活數和死亡數,統計死亡率,計算LC50#65380;置信限和回歸直線方程。10%ATO-CHM乳油#65380;2.5%功夫乳油和2.5%敵殺死乳油所設濃度梯度均為16#65380;4#65380;1#65380;0.25#65380;0.062 5 mg#8226;L-1,南京紅太陽4.5%高效氯氰菊酯所設濃度梯度為32#65380;8#65380;2#65380;0.5#65380;0.125 mg#8226;L-1,設清水為空白對照。
1.2.3 對稻縱卷葉螟LC50的測定 測定方法為浸漬法,即將新鮮稻葉放入各配好的藥液中,10s后取出,用濾紙吸去多余的藥液,再將其移至墊有濕棉球的玻璃管中,接入試蟲,并在管口處用黑布遮光,置于26℃恒溫下培養。10%ATO-CHM乳油#65380;2.5%功夫乳油和2.5%敵殺死乳油所設濃度梯度均為16#65380;8#65380;4#65380;2#65380;1 mg#8226;L-1,南京紅太陽4.5%高效氯氰菊酯所設濃度梯度為32#65380;16#65380;8#65380;4#65380;2 mg#8226;L-1,設清水為空白對照。每個濃度設3次重復,每個重復接30頭3齡幼蟲。24 h后檢查死活蟲數,統計死亡率,計算LC50#65380;置信限和回歸直線方程。
1.3 對二化螟#65380;三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的擊倒速度測定
在LC50測定的基礎上,用各藥劑的LC90來處理試蟲(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為3齡幼蟲,三化螟為初孵蟻螟)。為了便于比較,各類試蟲均選5個時點調查死亡率,二化螟調查15#65380;30#65380;60#65380;120和240 min,三化螟調查2#65380;5#65380;10#65380;30和60 min后試蟲的死亡率,稻縱卷葉螟調查5#65380;10#65380;30#65380;60和120 min后試蟲的死亡率。每個處理30頭蟲,3次重復。對照藥劑為2.5%功夫乳油#65380;2.5%敵殺死乳油#65380;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南京紅太陽)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北京清源保)。比較各藥劑的擊倒速度差異。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二化螟#65380;三化螟和稻縱卷葉螟LC50的測定
2.1.1對二化螟LC50的測定結果 從表1可以看出,10%ATO-CHM乳油對二化螟的毒力與2.5%功夫乳油#65380;2.5%敵殺死乳油基本接近,比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南京紅太陽)的毒力要高些,約為2倍左右。

2.1.2 對三化螟LC50的測定結果 由表2可知,4種藥劑對水稻三化螟的LC50比它們對二化螟的LC50要低許多,這可能與蟲齡有關,三化螟使用的是初孵蟻螟,而二化螟為三齡幼蟲。4種藥劑相比,10%ATO-CHM乳油對三化螟的毒力與2.5%功夫乳油#65380;2.5%敵殺死乳油接近,但高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南京紅太陽),約為2倍多。

2.1.3 對稻縱卷葉螟LC50的測定結果 由表3可以看出,10%ATO-CHM乳油對水稻縱卷葉螟的毒力與2.5%功夫乳油#65380;2.5%敵殺死乳油相當,其LC50均為4 mg#8226;L-1。其毒力約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南京紅太陽)的2倍。
2.2 不同藥劑對二化螟#65380;三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的擊倒速度比較
擊倒速度比較主要是指在相同的毒力效果下(如LC90),相同時間內各種藥劑對害蟲的擊倒死亡率差異。我們選用各藥劑的LC90作為測定擊倒速度的試驗濃度。

2.2.1 不同藥劑對二化螟的擊倒速度比較 采用點滴法,點滴后的3齡幼蟲置于底部墊有濾紙#65380;略帶稻芽的大培養皿中,其上部用黑布蓋上,分幾個時段觀察計數,結果如圖1。從圖1可以看出,10%ATO-CHM乳油對二化螟的擊倒速度明顯快于其他對照藥劑。接蟲后2 h約有60%左右死亡,接蟲后4 h死亡率達81.1%,均高于其他對照藥劑。經方差分析,在接蟲后30 min的死亡率,10%ATO-CHM乳油均顯著高于2.5%敵殺死乳油#65380;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南京紅太陽和北京清源保),與2.5%功夫乳油無顯著差異。在接蟲后1#65380;2#65380;4 h,10%ATO-CHM乳油對二化螟的擊倒效果極顯著高于2.5%敵殺死乳油#65380;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南京紅太陽和北京清源保),與2.5%功夫乳油之間無差異。

2.2.2 不同藥劑對三化螟的擊倒速度比較 采用噴霧法,將噴藥處理的稻莖置于底部墊有濾紙的大培養皿上,再在稻莖上接入初孵蟻螟,蓋上黑布,分時段觀察計數。由圖2可知,接蟲后10 min,10%ATO-CHM乳油對三化螟初孵蟻螟的平均擊倒效果達到57.8%,均高于其它對照藥劑。經方差分析,接蟲后5 min死亡率,10%ATO-CHM乳油與其他藥劑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接蟲后10 min死亡率,10%ATO-CHM乳油與其他對照藥劑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接蟲后30 min死亡率,10%ATO-CHM乳油與北京清源保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接蟲后60 min死亡率,各藥劑之間差異不顯著,均接近90%左右的死亡率(圖2)。

2.2.3 不同藥劑對稻縱卷葉螟的擊倒速度比較 采用浸葉法,將浸藥處理的新鮮稻葉置于底部墊有濾紙的大培養皿中,再將3齡幼蟲接種在稻葉上,分時段觀察計數。經方差分析,接蟲30 min后各藥劑對稻縱卷葉螟的死亡率,僅10%ATO-CHM乳油與北京清源保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有顯著差異;接蟲后60 min死亡率,10%ATO-CHM乳油與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南京紅太陽和北京清源保)之間有極顯著差異;接蟲后120 min死亡率,10%ATO-CHM乳油與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南京紅太陽和北京清源保)之間存在顯著差異。10%ATO-CHM乳油與2.5%功夫乳油#65380;2.5%敵殺死乳油之間在幾個調查時段上,對稻縱卷葉螟的擊倒效果均無顯著差異(圖3)。

3 小結
10%ATO-CHM乳油對水稻二化螟#65380;三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等主要害蟲有較高的毒力,其毒力接近2.5%功夫乳油和2.5%敵殺死乳油,高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且擊倒速度顯著快于其他幾種藥劑,是一種對水稻螟蟲高效速效的優良藥劑。
參考文獻:
[1] 曹明章,沈晉良,張金振,等.二化螟抗藥性監測和對三唑磷抗性的遺傳分析[J].中國水稻科學,2004,18(1):73-79.
[2] 陳長琨,李秀峰,韓召軍,等.二化螟抗藥性監測方法及相對敏感基線[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0,23(4):25-28.
[3] HEINRICHS E A. Manual for testing insecticides on rice[M]. IRRI,1981.
[4] 唐振華.水稻三化螟的抗藥性及其測定方法[J].昆蟲知識,1983(4):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