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中國、大宗商品與金融股
上個月,我們列出五項2008年底最好的投資建議?,F在,我們即將步入2009年,延續上期投資的話題,本期我們討論2009年五個盈利小竅門。
——謹慎。2009年,投資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謹慎:不要把所有的錢都投到市場,也不要試圖買每件資產。不錯,金融市場全面下跌,從股票到債券到貨幣,無一例外,新興市場看起來特別便宜。但是,全球經濟依然處于衰退前期,許多新興市場仍然面臨全球流動性逃離帶來的潛在危機壓力。在這種環境下,無法保證任何投資計劃都能成功。所以,到市場開始復蘇之時,應該謹慎投資,緩步增持。
特別是,正如前文所述,投資者應該避免貨幣交易,例如,揣測美元兌歐元的走向,或做多新興市場的貨幣。美元兌歐元走勢的不確定性較大,并且市場波動也較大。此外,整體而言,2009年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和歐元可能繼續貶值。
——在股票中尋找價值。在過去12個月,全球股票市場同步暴跌,大多數國家股市損失了50%-70%。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去年的股價存在泡沫。但即便如此,股市的跌幅已經超過被高估的價值。在發達國家,市盈率(P/E)和市賬率(P/B)已經低于歷史平均水平,股價變得比較便宜。新興市場股市更是從未出現過如此低的股價。
另外,過去一年里,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的股市同樣遭到拋售,新興市場之間也沒有太大差異。這表明,市場完全是受到恐慌情緒的驅使,而不是反映新興市場的基本面。這意味著,現在市場中必然有大量“錯誤定價”的股票。一旦市場穩定,全球風險偏好上升,投資者可以利用這些“錯誤定價”來投資。
哪些領域適宜投資?我們認為,“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比較合適,它們將早于其他國家提供投資機會。上述結論是根據排除法得出的:美國和歐洲已經步入衰退,2009年,它們可能依然表現不佳;較小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將受到全球經濟放緩的沖擊;其他新興市場,例如中歐和東歐、土耳其、南非和印度尼西亞等,外部赤字較大,融資需求較強,因此,較易受到匯率波動的沖擊。相比之下,外部風險小的大型新興市場較易挨過經濟衰退。
——重返中國。2009年,我們最有信心的是中國可以避免有損元氣的經濟放緩,更不可能步入完全的衰退。我們預測,2009年,中國增長幅度約為7.5%,二季度有可能回調。這種結果在中國投資者看來偏弱,因為他們已經習慣兩位數的增長。但是,在全世界很多國家經濟都在劇烈收縮時,全球投資者將認為中國的增長速度還是不錯的。
這樣的結論建立在兩個前提假設下:一是中國房地產和建筑業下滑將是暫時的。這將意味著中國的樓市不會出現美國式崩盤。我們預期,2009年上半年,市場會穩定,接著從年中起,樓市開始復蘇。第二個假設是隨著2009年基礎設施相關投資大幅增加,中國政府的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計劃至少能起到過得去的推動經濟的作用。
——重返大宗商品市場。如果中國增長率能穩定在8%或者略低于8%,第一個做出反應的將是大宗商品市場。在過去幾個月里,原材料市場暴跌,其中一個最大的動因就是中國對鋼材和礦石需求減少。無論從煤、礦石、鋼材這些原材料市場中波動最大的商品的生產商的股價,還是從裝船率這樣的指標看,投資者是以中國經濟完全衰退來盤算的。但如果事情沒有那么糟,大宗商品明年會表現相對較好。
——重返金融市場。最后一個值得推薦的投資領域是金融機構。當然,過去12個月,全世界投資者經歷了一連串嚴重的打擊,投資銀行、保險公司和商業銀行接二連三地倒閉。另一方面,由于市場非常恐慌,金融業的股價已經跌至史無前例的低位。雖然全球去杠桿化和市值計價的損失,還將對銀行體系最脆弱的環節施加壓力,不過,值得欣慰的是,銀行能從企業追償的債權比過去幾次金融危機都要好。
特別是在新興市場,企業部門的資產負債表比較健康。新興市場非金融企業的凈負債與股權比為20%,是美國和歐洲企業水平的一半,并且過去十年中,這個比率持續下降。隨著全球市場條件改善,市場對獲得高評級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將重新定價?!?/p>
作者喬納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為UBS全球新興市場經濟學家(Global Emerging Markets Econom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