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國九條”在金融微觀改革方面有推動,但此刻的關鍵在于:要支持經濟增長,但不能以放松風險控制為代價
“金融國九條”在金融微觀改革方面有推動,但此刻的關鍵在于:要支持經濟增長,但不能以放松風險控制為代價
在“4萬億”財政刺激計劃與央行大幅降息之后,在對于經濟下滑的空前預警聲中,金融機器也開動起來。
12月3日,國務院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
當日晚間,新華社正式發布了國務院的九條政策措施。從推動銀行貸款和中小企業擔保、拓寬債券發行和融資渠道,到房地產信托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再到穩定股票市場、外匯調整措施,全部金融力量都被調動起來,以期應對實體經濟的不時之需。
“看上去是把所有的藥方都開出來了,長期的、短期的,止疼的、治病的,中醫的、西醫的。”一位國際金融機構的專家分析稱,具體效果尚有待觀察,但關鍵在于“不能以犧牲金融為代價,維持表面的經濟的增長”。
盡管“金融國九條”多為原則性條款,但其中的制度創新內容不容忽視。無論是并購貸款還是股權投資基金,“金融國九條”在金融的微觀改革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不過,如何落到實處并積極有效地防范風險,則仍有賴于監管部門和市場主體的良性博弈。
12月3日“金融國九條”的出臺,并未在股市收盤前公布,但市場還是一如既往地提前作出了反應。
當日下午1點多,深滬市場開始發力上攻,銀行、能源、地產等權重股繼續走強,漲幅不斷擴大;至當日收盤,滬綜指大漲4.01%,深成指漲幅為3.61%。之后的兩個交易日,股市繼續上揚,雖然幅度有所收窄,但仍舊維持了上漲態勢。
從并購貸款到注資擔保
在國務院頒布的九項政策中,“通過并購貸款、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和規范發展民間融資等多種形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方式”的提法,備受市場關注。
所謂并購貸款,即商業銀行向并購方企業或并購方控股子公司發放的用于支付并購股權對價款項的本外幣貸款。此前央行制定的《貸款通則》規定,商業銀行不許提供并購貸款。
“并購貸款的施行,有利于促進企業整體上市。目前由于股市融資難,如果銀行能發放并購貸款,就可以解企業燃眉之急,等資本市場好轉后再行轉換。”一家國有銀行地方分行高管對《財經》記者表示,并購貸款的推出,顯然也有著輔助政府進行企業重組的政策意圖。
對于頻頻告急的中小企業,“金融國九條”則試圖從擔保入手解決其融資需求,“鼓勵地方政府通過資本注入、風險補償等多種方式增加對信用擔保公司的支持;設立多層次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和擔保機構,提高對中小企業貸款比重”,不一而足。
在過去的兩個月,全國各省市紛紛發布了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通過貼息、補助等方式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等項目。
據《財經》記者了解,中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正在和相關政府部門商談具體的操作方式,希望用商業化的操作、政策性的資金,以貸款擔保基金的方式來開展相關業務,即以政府資金背書,為中小企業貸款贏得空間。
無論是并購貸款還是擔保償貸基金,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如何控制其間的風險都將是全新的挑戰。當前金融危機的教訓正說明了借貸主體的償貸能力是根本,一切金融安排都不能以政策性的名義放松風險控制。
首提REITs和PE
“金融國九條”的出臺,使得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REITs)和股權投資基金(PE),第一次在國務院的公開文件中出現。
據了解,REITs方案在11月上旬即已在央行、證監會及建設部等各大部委會簽完畢,并獲得了國務院的批復。
“這只是一個初步的方案,并沒有涉及實施細則,央行和證監會將在近期出臺相應細則,何時出臺還要看時機。”一位接近REITs方案起草小組的人士向《財經》記者表示。
另一位接近建設部的人士則表示,國務院內部對推進REITs目前持比較一致的積極態度。
“政策制定者認為,REITs可以拓展房地產商的融資渠道,減小其對銀行信貸的依賴程度。在房地產行業不太景氣的時候,推進REITs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一切順利的話,REITs的具體實施方案有望在年底或明年初出臺。”他說。
REITs屬于不動產證券化的一種,即作為一種信托基金,房地產開發商將旗下部分或全部商業物業資產打包上市,以其收益如每年的租金、按揭利息等作為標的,均等分割成若干份,出售給投資者;然后定期派發紅利,并由專業的基金公司或投資機構進行房地產投資經營管理。
REITs在海外市場上已是一項比較成熟的金融投資產品,但一直沒能出現在中國市場,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到底由哪個部門管理以及在哪個交易場所的選擇。
據證監會有關人士稱,REITs的主要交易市場應包括公募市場,“我們跟央行一直在合作,沒有分歧。央行有關方面已經基本認可,未來REITs將不會排斥在證券市場交易。”
不過,據銀監會人士透露,目前操作性最強的還是讓信托公司來發起REITs。他認為,交易場所應首選銀行間市場,因為銀行間主要是機構投資者,他們對證券化產品的風險特征認識更為成熟。
顯然,交易場所的選擇是有關監管部門一直的分歧所在。但在國家大政方針的推動下,試點很可能是“各做各的”,各個監管條線都會積極嘗試,最后在試點基礎上,再進一步形成規范性政策。
相形之下,PE的推動更為復雜。近年來,央行有關負責人一直在呼吁以市場化的方式發展中國的股權投資基金。業內人士分析說:“在對PE等投資基金給予鼓勵和引導的同時,其也將規范一直處于灰色地帶的民間融資方式。”
在此之前,國產PE的主力軍一直是發改委主導下的產業投資基金,以渤海產業投資基金為發端,目前已初具規模。
但是,如何使之市場化運營,而非成為地方政府的融資工具,一直是各方爭議的焦點。此次“金融國九條”提出發展股權投資基金而非產業投資基金,是一個微妙變化。
據了解,當前中國股權投資基金發展中的問題,主要包括注冊登記問題、有限合伙人的稅收問題、證券登記的問題等,但最主要的還是市場準入的問題。
“國家發改委將牽頭這個行業的發展,我認為這個行業將來的方向主要還是應該以備案管理為主,而且以信息方面來備案。制定管理辦法的重點是要明確監管的責任、監管的框架和監管的理念,著重保護投資人的利益。但是當前階段對市場準入要不要設立一定的條件,要不要有條件性地核準等,也都在研究和制定中。”國家發改委金融財政司副司長曹文煉說。
此前,曹文煉曾經公開呼吁銀監會及保監會在市場準入問題上予以支持。但據了解,發改委仍未就如何發展產業投資基金與銀監會、保監會達成共識,相關部門的顧慮仍然存在。
“這一政策方向明確,但是各部門的協調工作仍未完成,更不要說具體的操作辦法和細則了,距離真正實施還很久。”知情人士透露。
除了上述舉措,“金融國九條”還在債券發展和外匯管理方面有所推動。其中“引導保險公司以債權等方式投資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礎設施和農村基礎設施項目”的提法即為首次,這意味著保險公司的投資渠道的進一步放開。
外匯方面,外管局稱,正在研究落實提高企業預收貨款結匯比例,以方便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貿易融資,提高外匯資金使用效率,支持外貿發展。
不過,對于證券市場而言,“金融國九條”的各種提法,遠非市場此前喧囂的救市措施,“沒有什么新意,更像是一次金融總動員。”中原證券研究所研究員何衛江說。
“現在的問題在經濟,不在股市;國家關注的重點并不在股市,而是在宏觀經濟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包括已經開始暴露的失業問題,因此絕不可能此時出手救市。”一位券商高管說,“市場一向說風就是雨,把國家拉動經濟的手段理解成救市。這絕產生不了真正的反轉,充其量也就是小反彈。”
12月4日,深滬市場高開低走,午后資金大面積出逃,指數漲幅從接近5%回落至1%左右。■
“金融國九條”要點
(一)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促進貨幣信貸穩定增長。綜合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利率、匯率等多種手段,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分供應,追加政策性銀行2008年度貸款規模1000億元。
(二)加強和改進信貸服務,滿足資金合理需求。鼓勵地方政府通過資本注入、風險補償等多種方式增加對信用擔保公司的支持;設立多層次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和擔保機構,提高對中小企業貸款比重;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免征營業稅;建立農村信貸擔保機制,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積極探索發展農村多種形式擔保的信貸產品;積極擴大住房、汽車和農村消費信貸市場。
(三)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穩定股票市場運行,推動期貨市場穩步發展,擴大債券發行規模,優先安排與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后重建等相關的債券發行。
(四)發揮保險的保障和融資功能,促進經濟社會穩定運行。積極發展“三農”、住房和汽車消費、健康、養老等保險業務,引導保險公司以債權等方式投資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礎設施和農村基礎設施項目。
(五)創新融資方式,通過并購貸款、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和規范發展民間融資等多種形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六)改進外匯管理,大力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適當提高企業預收貨款結匯比例,方便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貿易融資,提高外匯資金使用效率,支持外貿發展。
(七)加快金融服務現代化,全面提高金融服務水平。進一步豐富支付工具體系,擴大國庫直接支付涉農、救災補貼等政府性補助基金范圍,優化出口退稅流程,繼續推動中小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八)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增強金融業化解不良資產和促進經濟增長的能力。
(九)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強化風險監測和管理,切實維護金融安全穩定。
2008年12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