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億”沒有觸及經濟發展模式等七則
“4萬億”沒有觸及經濟發展模式
(《財經》2008年第24期“‘4萬億’大拯救”)
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決定了一個開放經濟的產品與服務的需求。其中,投資指的是新資本的創造,現期的投資可以使未來享有更高水平的產品與勞務。而地方和中央政府的消費支出、基礎建設投資等都屬于政府購買。此次“4萬億”當屬于政府購買,并不是投資。
從這個角度看,“4萬億”對經濟的刺激作用也僅限于鋼鐵、石油、電力等壟斷行業;長期來看,這種措施對經濟的影響微乎其微。
另一方面,4萬億元的政府購買,在大環境沒有本質改善的情況下,其使用效率令人堪憂,有可能再次出現“豆腐渣工程”、重復建設、低水平建設等,進一步惡化產業結構,加大未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難度。
同時,巨額資金使用過程中可能滋生出來的腐敗與不公平問題,更有可能加劇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公。
總之,“4萬億”經濟刺激方案,仍是政府主導,并沒有觸及經濟發展模式;在宏觀調控經濟的方式方法上,并沒有進步。最重要的是,巨額的政府購買會擠出一部分真正的投資,影響未來的經濟增長。
南京 李顯墨
在結構調整與增速間做出選擇
(《財經網》11月27日“人民幣貶值‘便宜’了誰?”)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經濟增速與經濟結構調整之間必須進行權衡取舍。非常同意余永定先生的觀點,今天經濟失速是“源于低效的增長方式和不平衡的經濟結構”。如果不及時調整,經濟增速可以說是南轅北轍,甚至可能將中國經濟帶入積重難返的深淵。
當然,任何轉型與調整都極為痛苦,但這種痛苦是經濟發展所必須經歷的所以不如讓痛苦來得早一些。
《財經網》網友
財政刺激手段切勿走偏
(《財經網》11月20日“‘銀政合作’模式醞釀重生”)
中國的經濟刺激方案出臺以后,各地都在積極行動,但大多以財政手段的運用為主,其中不乏偏離公共財政應有之義的舉措,這其中蘊藏了巨大的經濟和道德風險。經濟形勢嚴峻不能成為我們走上錯誤道路的理由,財政資金的支出應履行嚴格的法律程序。
《財經網》網友
成品油價格改革正當其時
(《財經》2008年第24期“謹防油價劇烈波動”)
從未來油價走勢看,當前選擇進行油價市場化改革時不我待。
國際上洶涌的降息潮大有直奔零利率之勢。在如此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下,一旦市場信心有所恢復,大量低成本資本就有可能再次充斥大宗商品市場,讓國際商品價格重新進入“牛市”行情。
而隨著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大國的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和要素價格出現趨勢性上漲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雖然緊縮仍是目前金融市場的主流,但一旦經濟狀況好轉和信心回升,資金就會紛紛尋找出路——這些資金都是有成本的,不斷增加的流動性和盈利壓力,最終會令這些資金從金融機構不斷流入實體經濟,涌向大宗商品市場。
如果那時國內的成品油價格機制還沒有完全理順,中國將不得不再次面對能源企業的巨額補貼、“油荒”和實質“高高在上”的成品油價格。
北京 程默
中小企業融資難也有自身問題
(《財經網》11月24日“中小企業仍將‘告貸無門’嗎?”)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既有銀行客戶選擇方面的問題,也有企業自身的問題。過于樂觀甚至超越自身資金獲取能力的擴張,使相當多的中小企業資金鏈非常緊張,需求增長或回款稍微減緩即可能出現資金鏈斷裂。這一問題單靠銀行、政府專項資金是解決不了的,企業家需要放棄對速度的過度追求,資本市場也需給予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更多的支持。
據深圳證券交易所2008年1月發布的研究報告《我國民營上市公司發展實證研究》,截至2006年底,國內A股市場民營上市公司IPO融資額累計僅為645億元,而同期A股市場IPO融資總額為9279.92億元,民營上市公司所占比例不及7%。與國內證券市場對民營企業的消極對待相比,國際資本市場為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2004年-2007年,國內有57家中小企業赴美國上市,基本均為民營企業,融資總額達到109.6億美元,所在行業多分布在廣告傳媒、互聯網、太陽能等新興行業,與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上市企業多為制造業形成鮮明對比。
《財經網》網友
終端可能是TD最大掣肘
(《財經》2008年第24期“中移動應試TD”)
終端可能是國內TD產業鏈上的最大掣肘因素。
知名市場調研機構賽迪顧問近日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目前TD終端產品的滿意度偏低,48.3%的受訪用戶對TD手機不滿意,還有相當數量的受訪者對TD手機的好壞“沒感覺”。
在中移動進行第二輪TD終端招標時,有40余款TD手機通過入網檢測,然而最終入圍中移動榜單的卻只有25款。個中原因,就在于這40多款TD手機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甚至有的手機連軟件都如出一轍。國內的TD終端企業,許多加入TD陣營的手機企業只是為分得“一杯羹”而不是為了在TD技術上有所積累。
退一步講,即使是有研發實力的國產手機企業,距離國際巨頭還是存在一定距離,這不僅體現在原始研發實力方面,包括外觀設計、人機交互等方面也很難有突出表現。此外,國外品牌對TD也顯得信心不足。在第二批TD終端招標時,僅有三星和摩托羅拉分別推出了新款TD手機參與招標。對這些行業巨頭來講,是否參與TD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信心問題。
北京 劉斯靜
根源在公共衛生支出
(《財經》2008年第24期“‘百萬婦女乳腺普查’殘局”)
目前中國公共衛生支出的主要問題,一是投入總量不足,覆蓋人群偏小,人均公共衛生投入低;二是投入結構不合理,國家衛生總投入中,公共衛生投入比例偏小;三是在公共衛生資金的使用上,存在重治療輕預防的傾向,缺乏長遠的規劃和制度化的約束。
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從根本上改革政府財政的支出狀況,這就是現在和今后相當長時間內的財政改革目標:公共財政。在公共財政的模式下,公共衛生的支出才有可能獲得必要的制度保障。
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對乳腺癌這樣有廣泛影響和嚴重危害性的疾病,通過必要的經費和制度保障,進行普查和監測。
北京 李長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