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二)
胃痛常見于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及胃神經官能癥,以疼痛為主要癥狀。中醫認為,胃痛多由憂思郁怒、脾胃虛寒、飲食不節引起。本癥的特點除胃脘部疼痛外,還可兼有腹脹、嘔惡、便秘、食欲下降等癥狀。
飲食積滯胃脘部脹痛,噯氣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吐后較舒,不思飲食。
◇萊菔子15克,水煎取汁,送服木香粉3克。
◇雞內金、香櫞皮各10克。共研細末,每次服2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炒谷芽、炒麥芽各15克。水煎代茶飲。
脾胃虛寒表現為胃脘隱痛,綿綿不絕,喜暖喜按,飲食后疼痛減退,乏力神疲,四肢不溫,時吐清水。
◇荔枝核30克,炒焦,研末,與木香粉10克和勻。每次用溫開水送服5克,每日2次。
◇高良姜、制香附各15克。共研細末,每次用溫開水送服5克,每日2次。
◇生姜120克,白胡椒15克,大茴香10克,豬肚1個。先將豬肚洗凈,再將3味藥裝入豬肚內,煮熟去渣,吃豬肚喝湯,分3~4次服完。
編輯/于嘉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