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搖錢樹有現實版本的話,那么它就是葡萄樹
美國政府終于光明正大地托管“兩房”,但是動作之大,卻加劇了人們對于這場全球金融風暴的擔憂:救世的力量越大,說明潛藏的危機就越深。而每當面臨發生金融危機、全球通脹壓力和資本市場低迷、基金債券等傳統投資產品收益下滑之時,另類投資的避險功能凸現,成為投資的溫柔避風港。特別是以紅酒為代表的另類投資已折射出不一樣的光芒。
著名的財經評論家水皮則認為,與股票、基金以及債券等金融產品相比,葡萄酒收藏和投資的風險是最低的,其原因是高端葡萄酒價格受金融市場波動的影響非常小,而且還具有可消費、易存儲、易攜帶等優勢。

當然,能夠被稱為“液體資產”的葡萄酒,絕大部分都不是你在市場上能夠見到的,真正具有投資價值的葡萄酒在業界被稱為投資級葡萄酒(Investment Grade Wine),是指可以長期陳年并隨時間延長而增值的葡萄酒。
那么投資葡萄酒,是不是就像投資古董一樣,買回來收藏呢?其實這只是一種方式。在國外更多的是投資期酒。
雖然是歷史長達300年的農產品投資,但是葡萄期酒投資在中國卻是養在深閨。
什么是期酒?通常,購買者認購的是剛剛進入陳釀環節的新酒,并不能馬上交付,因此叫做期酒。期酒通常會放置于酒窖中,直到完全成熟后才會裝瓶出窖,交付給購買者。期酒為什么會受到追捧?中信銀行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這是由其獨特的生產工藝和葡萄酒文化及收藏價值所決定的。一款具有投資價值的葡萄酒經過橡木桶發酵、橡木桶陳釀、瓶儲等工藝,使酒體表現卓越,并隨著酒齡的提高穩定增值。
在國際上,葡萄酒期酒被稱為“液體黃金”,成為眾多葡萄酒投資者追逐的對象。藏酒投資界流傳著一種說法,如果一次購買兩箱“期酒”。待酒成熟后,投資者不僅能自己享用一箱美酒,而且出售另一箱酒的收入能夠重新買入兩箱葡萄酒,足顯現藏酒投資的價值。
如果這只是一種粗略的估算的話,那么葡萄酒基金會給你一個準確的投資回報率。倫敦國際釀酒商交易所反映頂級葡萄酒價格的Liv-Ex100指數,從1983年的7.67點到2006年12月31日的171.23點,在13年的時間里漲了20多倍。據境外媒體報道,2006年是近十年來投資葡萄酒回報最好的一年,最高投資回報率達到了90%。1998年份的拉菲,2006年初時的單瓶售價僅為103英鎊,而在年底已經上漲到198英鎊。英國頂級紅酒信托投資公司的數據也顯示,投資葡萄酒的年投資回報率基本維持在8~12%的水平——好像已經趕上了巴菲特。
當然投資期酒的目標也是頂級酒莊的產品——如法國五大頂級酒莊:拉菲(Lafite)、拉圖(Latour)、瑪哥(Margaux)、木桐(Mouton)、奧比安(Haut-Brion)的期酒,更被稱為葡萄酒投資市場的“藍籌股”。
近年來,隨著亞太地區新富階層的興起,投資頂級葡萄酒更是滿足了他們對品位和財富的雙重追求。以名列波爾多五大名莊的瑪歌酒莊和拉菲酒莊2000年份酒為例,在2001年期酒發售時約為每瓶300歐元,目前的市場價格已經上漲到900歐元。
不過由于頂級葡萄酒產量本來就十分有限,購買期酒有點像“原始股”,本來就是少數人的游戲,因此對于圈外人而言,只有投資二級市場——在拍賣市場而流通的。通常葡萄酒交易大多圍繞原產地進行,而原產地之外的最大交易場所主要是英國,美國絕大部分的葡萄酒交易集中在芝加哥舉行。
不過投資成品酒的難度在于首先必須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其次是儲藏葡萄酒的儲藏條件比較嚴格,對溫度、濕度和安全性的要求很高,很難找到地方來儲藏。
而更簡單的方法是直接購買葡萄酒理財產品:如葡萄酒基金、私人銀行葡萄酒投資服務、葡萄酒信托公司產品等,目前市場上規模較大的葡萄酒基金有英國的頂級葡萄酒基金(Vintage Wine Fund)、佳釀基金(The Fine Wine Fund)和澳大利亞的國際葡萄酒投資基金(International Wine Investment Fund)。與購買“期酒”類似,葡萄酒基金的投資年期通常在5到10年,到期后可以選擇“要錢”還是“要酒”,或者兩者按比例,但是這類基金收費較高,除了每年2%的管理費外,還要根據基金表現收取收益的15%。
目前在國內唯一的一只葡萄酒理財產品是中信銀行、工商銀行攜手中糧君頂酒莊推出的“期酒認藏消費+投資理財方案”,信托計劃將買入君頂酒莊干紅葡萄酒2006年份期酒的收益權。期限為18個月,該產品為8%的固定收益,理財收益可選擇實物和現金兩種方式,除了按投資金額獲得紅酒外,還可以按36瓶/桶的標準獲得增值收益。若選擇現金方式,理財產品到期時,君頂酒莊將回購紅酒,回購價格也將上浮8%。但是目前這項業務只是針對私人銀行、VIP等大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