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萬三朝野聞名,在《明史》中有三處被提及,連潘金蓮都知道他,《金瓶梅》里潘金蓮說:“南京沈萬三,北京枯樹灣;人的名兒,樹的影兒。”但沈萬三不是南京人,而是周莊人,屬蘇州,而且周莊以村落而辟為鎮,實為沈萬三之功。沈萬三有老婆13個,銀子折合20多億兩,讓蓋茨都汗顏。
沒人說得清沈萬三天文財產的來源,沈家的土地固然占蘇州府屬田的三分之二,但無論如何也不能聚斂起20億。相傳是因海外貿易而得,明史專家吳晗考證后也贊同沈萬三是通番致富。在賺錢上,沈萬三沒有對手,但是,他遇到了來自鄰省的朱元璋。
朱元璋打天下時,沈萬三在兩浙豪富中首先輸糧萬擔,獻白金五千兩,幾乎是朱元璋軍隊的總后勤部,覺悟很高,馬屁拍得很早??墒牵▏螅煸捌F其所有,要他每年獻白金千鋌,黃金百斤,還巧立名目,命他造六百五十間廊房,養數十披甲馬軍,并對他的廣袤田地征收重稅。
不僅如此,在修建南京城時,朱元璋命他修筑洪武門至水西門城墻,占整個城墻的三分之一,用掉不少家財。好勝的沈萬三提前三日完工,慶功宴上,朱元璋致酒,所作慰問詞竟是這樣的:“古有白衣天子,號曰素封,卿之謂也。”一個誰都猜忌的皇帝,竟然說自己治下的一個富翁是個民間的皇帝,什么意思?還能有什么意思呢?
有這樣的伏筆,致命的一擊遲早還是來了,朱元璋將沈萬三的兒子沈茂打成藍黨。藍黨指功臣藍玉之獄,硬指藍玉謀反,牽連了幾萬人,沈萬三也名列其中,被發配云南。云南離海很遠,無法再搞海上貿易。
素封的沈萬三,斗不過葷封的朱元璋,白衣天子的力量幾乎等于零。如果是太祖之孫建文帝,大約不會這樣對待一個為活躍經濟做出貢獻的人。一個太強勢的皇帝真的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
沈家在周莊已沒有了后裔。據南京中華門沈萬三展覽館的《展稿》說,沈萬三當年發配到麗江,帶去了昆曲。如今的納西古樂,細膩綿長,雍容華貴,《一江風》、《山坡羊》、《一封書》簡直非昆曲莫屬。那個時候,玉龍雪山下,恐怕只有昆曲才是江南的小橋流水。
富可敵國的沈萬三遇到智可取國的朱元璋,沒有別的結局。窮人朱元璋即使做了皇帝,估計還是改不了吃大戶的舊習。對于富人,不加斧削,他感到是個后患。富人和政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早在和朱元璋掛鉤之前,沈萬三就支持過敵人張士誠,感動得張士誠為他樹碑立傳,可惜張沒成大器。在朱元璋看來,沈萬三歷史上就不清白,有遺留問題,在定鼎金陵的新時期,又黨于胡藍,那不就是現行反革命嗎?該殺頭的。念你識相還出過錢,發配麗江,看你還走私。
誰也不敢再當出頭的椽子,大明一代再也沒出什么縱橫捭闔的大商人,出的都是縱橫捭闔的大宦官。對宦官,我沒有偏見,但還是要說,和商人比,他們是帝國的成本,不是利潤。
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生產的萌芽,在14世紀、15世紀,已經稀疏的可以在地中海沿岸的若干城市看到?!绷倌昵暗拇竺髁跽斊鋾r,假如沈萬三的對外貿易催生出資本主義生產的萌芽,假如朱元璋容忍或接受沈萬三的對外貿易實踐,此后奉行貿易立國的方略,那大明會將如何?還會有后來的大清嗎?還會有近代諸多的不平等條約嗎?
沈萬三也該說,既然心在海上,就應該晚幾十年去做鄭和,那是帝國的艦隊司令,一舉一動都有隨行的史官記錄,威風凜凜。你何苦,要去做資本主義的先鋒?朱皇帝鐮刀一揮,一下子割得干干凈凈。
或許值得提一句,鄭和來自云南。
(作者系復旦大學教授,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