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精源缺乏的消息頻頻見諸報端,原因就是捐助的精子質量不合格。有統計數據稱,上海志愿捐精者的精子合格率不超過21%,河南精子庫捐精合格率在22%,而北京精子庫的統計數字顯示則更令人擔憂,僅為15%。精子,這個承受著傳宗接代重任的“寶貝”究竟怎么了?近日,我國著名男性病專家、全國政協委員、西安協同醫院院長董協良教授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呼吁——
董協良 主任醫師、教授,著名性醫學專家。現任陜西協同生殖研究所所長、協同醫院院長,中國性學會性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華中醫藥西北男性學學會主任委員,中國性學會常務理事,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委員,第九屆陜西省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研員、九三學社中央醫衛委員等。在生殖性學方面取得了20項國家、省、市級科技成果,發表論文226篇,著有《生殖醫學臨床研究》、《生殖性醫學臨床研究進展》(上下卷),數部教材和科普圖書。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全球男子的精子質量開始呈下降趨勢,在當時就已引起生殖學界的關注。丹麥學者尼爾斯·莎巴分析了1938~1990年全球21個國家近1.5萬人的精液質量報告后發現,男性精子數目在50年中降低了40%,其中精液量少了20%,精子密度從1940年每毫升1.13億減少到1990年的6600萬。2003年,在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的環境對生殖影響的國際研討會上,科學家們再次鄭重發出通告:全球人類精子質量正在不斷下降,每毫升精液的精子密度由1.13億下降到0.5億個,下降了62%。
與此同時,歐美國家非常注重精子的研究,差不多每隔幾天就會有最新的研究報告出爐,從化纖內褲到牛仔褲,從手機到筆記本電腦,從駕車到桑拿浴,研究者發現生活中幾乎處處都存在著影響精子質量的因素。最近一項研究報道,男性35歲起精液質量開始降低,而肥胖男子出現精子量過低的危險比正常人高60%,精子異常幾率高40%。
我國男性同樣面臨尷尬的“精子問題”
那么,我國男性精子質量是不是面臨著同樣的境遇呢?
據董教授介紹,我國的研究報告與其它國家驚人地相似,據對1981~1996年39個市縣11726人的精子分析報告發現,我國男性的精子質量正以每年10%的速度下降,降幅達40%以上!
15年前,我國每100對夫妻中只有8對存在生育問題,而近幾年來已經增加為10對以上。有研究機構曾經對廣東1.9萬個新婚家庭做了調查,發現14.7%的家庭面臨著不育難題,這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的全國數據10%相比,發病率高出4.7個百分點。其中因丈夫精子出現問題而導致不孕不育的占4成以上。
別讓男人成為“瀕危動物”
從1986年成立中國第一個男性學研究室以來,董教授一直為男人的健康而奮斗,也一直為男人精子的質與量而探索。在近20年的研究中,他發現男子精子數量平均下降了22%,這樣下去,50年后人類就會面臨著嚴重的生育問題。
然而,這樣的危險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在普通人看來,生兒育女傳宗接代是人類自然而然的生理活動,根本不需要特別注意。其實,這種認識是相當錯誤的。因為睪丸的發育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青春期睪丸未發育,陰囊潮濕、下墜,腮腺炎后睪丸萎縮,服用生棉籽油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精子的生成。
而且,即使精子生成沒有問題,還有很多原因會造成精子質量下降。董教授指出,男性常見疾病如精索靜脈曲張、睪丸下降不全、睪丸鞘膜積液、腹股溝疝、陰囊病變、附睪睪丸炎、精索炎、前列腺精囊腺炎等,特別是自上世紀80年代后呈上升趨勢的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寄生蟲感染、病毒感染,已嚴重影響到男子精子質量。另外,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或低下,長期或短期腫瘤的放療、化療,服用抗精神類的藥物等,也都會影響精子質量。
“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影響精子質量。”董教授強調說。這里所說的不良生活習慣包括長期穿牛仔褲,長期吸煙、酗酒,經常洗桑拿。董教授特別提到,不要把手機長期掛在腰上,因為電滋波日積月累對精子的傷害比X線還要厲害。不要長期久坐、騎車,以免會陰部血液淤滯,循環障礙,直接或間接影響生殖道內環境,降低精子質量。
“精子問題”需要綜合解決
遇到精子問題的困擾,不少男性朋友容易精神緊張、自卑,甚至造成家庭關系惡化,還有的人病急亂投醫,花了大把錢,又沒有解決問題。針對這一情況,董教授強調,面對困擾,不要緊張,因為這種狀況有些是永久性的,有些只是暫時性的,而后者可以通過“綜合治理”得到解決。
通常,造成暫時性精子質量不高的原因有性病、酗酒、抽煙、超負荷工作、高溫環境、內褲過緊、失眠、工作和精神壓力過大等,只要通過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治療原發病,就可以有效改善精子質量。
◇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注意營養,多食高蛋白飲食,多吃白肉,少吃紅肉,戒煙禁酒,少穿緊身牛仔褲、緊身化纖內褲,少洗桑拿等。
◇確定致病因素
發現精子有問題,患者應盡快確定致病因素。這方面的檢查項目很多,有生殖激素水平測定、睪丸容積測定、附性腺功能測定等,必要時行精液細菌培養加藥敏、支原體衣原體檢查,以及測定精漿生化酶,如精漿a-糖苷酶、精子頂體酶、精漿酸性磷酸酶。研究發現,精漿a-糖苷酶、精子頂體酶與精子運動能力關系密切,另外,要對精漿微量元素硒、錳、鐵進行測定,這些微量元素直接影響精子的計數、活力、活率和穿透卵泡的能力。
◇根據病因選用合適的藥物
找到病因后,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種精靈、克羅米芬或中成藥五子衍宗丸等藥物提高精子質量。董教授介紹,研究發現,種精靈能促進精子生成,還具有調節生殖性腺軸,維持內分泌水平的平衡作用;克羅米芬具有較強的抗雌激素作用和微弱的雌激素活性,低劑量的克羅米芬可使血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高劑量則明顯抑制垂體前葉促性腺,釋放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FSH是生精上皮產生精子的基本要素,而LH提高血清睪酮的濃度又是精子生成所必須,還有增加間質細胞刺激素和造精作用。而傳統的五子衍宗丸對于治療精子計數低、活力障礙有一定的作用。
董教授說,如果是嚴重少精子癥,可用睪酮刺激療法,個別人通過反跳而獲治愈,但大部分患者不宜選用此方法;因梗阻因素不能受孕的,可行輸精管與附睪吻合術。
那么,在什么情況下,考慮輔助生育呢?董教授認為,嚴重少精患者,經治療無效可考慮行輔助生育。例如因生精障礙經治療后獲得精子,可行單精子注射行試管嬰兒;對于精子質量下降治療后仍未達自然受孕,可體外處理精液,選擇人工授精(AID)。
保護精子從小事做起
“男性朋友對精子問題應該積極重視,不要等到出了問題,才來尋求解決,應從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保護自己的精子。”董教授語重心長地說。例如騎車時要穿有護墊的短褲,并選擇減震功能良好的自行車、摩托車;把手機放在上衣兜;不要把筆記本電腦放在膝蓋上;不穿緊身褲等。另外,多食綠色蔬菜有助于提升精子的質量,因為綠色蔬菜中含有維生素C、E、鋅、硒等有利于精子發育的成分,堅果、魚類富含歐米伽類脂肪酸,多吃這些食物,利于精子細胞成長。每天喝兩杯綠茶,吃一個桔子,因為茶葉中含有防輔射物質,桔子又含有抗氧化劑成分。同時還要多運動,戒肥胖,盡量不抽煙、少喝酒;未婚未育的人不要輕易使用性保健用品。
最后,董教授希望通過《家庭醫藥》告訴所有的男性朋友,只有關愛自己健康,重視精子質量,才能擁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
編輯/譚翔
“精子問題”咨詢熱線:移動聯通小靈通用戶編輯咨詢內容請發送到0757-28224444即可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