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腎病患者來說,冬天是一個難挨的季節。為什么這么說呢?這是因為第一,冬季天氣寒冷,不少人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攝取,如果飲食單一,新鮮蔬菜、水果攝取不足,會加重腎臟的負擔。第二,冬天日照時間大大減少,很多人到了冬天不愿意運動,喜歡呆在家中甚至臥床休息。這種做法會使腎臟的血流減緩,加重其在腎臟內的淤滯,讓體內的代謝廢物不能在相應時間內清除,加重腎臟負擔,導致腎臟硬化、萎縮。
腎病患者過冬須知
天氣趨冷,皮膚排出的汗液和毒素減少,腎臟的負擔比其他季節增大。腎炎、高血壓腎病、尿毒癥等慢性腎病患者的病情往往容易惡化。這時,控制飲食、預防感冒、增加運動就顯得尤為重要。
控制飲食
臨床統計顯示,每年臨近節日都是慢性腎病發病及復發加重的高峰期。慢性腎病患者很容易在冬季因攝取過多蛋白質而導致腎病加重,所以,腎病患者要多想想自己的健康,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盡量少吃,腎功能不好的人更要注意。
◇限制鹽攝入量
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因為吃進去的鹽要從尿液里排出來,鹽吃進去的多,排出來的也多,這就必須增加腎臟的濾過作用才能將其排出來。高鹽飲食會誘發、加重高血壓,而高血壓加重腎臟的負擔。所以,控制食鹽攝入,每天5~6克,腎臟疾病患者甚至比這個量還要少。最好的方法是做菜的時候選用計量勺。不少地區的人們都有吃臘肉、香腸等腌制品的習慣,腎臟疾病患者應該記住,腌制品含鹽量大,如果不注意,很容易造成食鹽攝入過多。
◇蛋白質不要過度攝入
患有腎臟疾病,尤其是腎功能不全時,面臨著蛋白質代謝產物排泄障礙的問題。每天蛋白質攝入控制在每千克體重0.6~0.8克,而且應盡量供給優質蛋白質如牛奶、雞蛋、瘦肉、魚蝦等。過去認為豆制品絕對不能吃,但現在的研究發現,豆制品對腎臟的影響并不比肉類大,可以少吃點。
另外,飲食不要走極端。比如,腎病患者飲水不能奉行“多多益善”的原則,而應該將每日的飲水量控制為前一日尿量加500~800毫升;對于一些少尿的腎病患者,要防止高鉀血癥的出現,需要限食水果和果汁、蔬菜和菜汁。
加強鍛煉
腎病患者在冬季應該堅持合理的運動鍛煉,一方面增強抵抗力,防止感冒,另一方面加強腎臟血液流通,防止腎小球硬化。腎病患者的鍛煉方式應以步行為主,天氣晴朗時盡量參加戶外運動,不適合戶外活動時也應該在室內散步,不要臥床。
堅持食療保健康
腎病患者浮腫明顯,尿量逐漸減少者,冬季宜多食蘿卜、赤豆、黑豆、鯽魚、竹筍等利尿作用較強之品;尿檢有紅細胞者,宜食薺菜、花生仁、白茅根、藕節等有止血作用之物;腎炎伴有高血壓者,宜常食海蜇、芹菜、菠菜、番茄、木耳、荸薺等有降壓作用的食品。茅根為利尿佳品,可用鮮茅根60克(干的30克)煎湯頻服。適宜于水腫、血尿、急性腎炎及慢性腎炎之脾腎陽虛、水濕泛濫型。
對于慢性腎炎病久下元虛寒之人,冬季來臨前可將黑芝麻炒熟研末,加糖開水沖服,每日1~2次。
山藥粥
原料:鮮山藥120克,補骨脂9克,吳茱萸3克,粳米60克。
做法:山藥洗凈切片,與補骨脂、吳茱萸、粳米一起煮成粥。
茅根赤豆湯
原料:白茅根250克,赤小豆120克。
做法:加水煮至水干,除去茅根,將豆分數次嚼食。
赤豆桑白皮湯
原料:赤小豆60克,桑白皮15克。
做法:加水煎煮,去桑白皮,飲湯食豆。此方對慢性腎炎體表略有浮腫,尿檢又常有少許膿細胞者,甚為適宜。
黑豆母雞湯
原料:黃母雞1只,龍葵豆7粒,大麻仁7粒,黑豆1把,紅糖100克,生姜適量。
做法:將雞去毛和內臟洗凈,把龍葵豆、大麻仁、黑豆放入雞腹內,置鍋內加水及紅糖同煮湯。
胡椒雞蛋
原料:白胡椒7粒,鮮雞蛋1個。
做法:將雞蛋鉆1小孔,把白胡椒裝入雞蛋內,用面粉封孔,外以濕紙包裹,放入蒸籠內蒸熟,服時剝去蛋殼,將雞蛋、胡椒一起吃下。
黑豆紅棗湯
原料:黑豆50克,紅棗7枚。
做法:煮至豆爛,吃豆棗,飲湯,特別適用于慢性腎炎蛋白尿患者。
薺菜雞蛋
原料:鮮薺菜200~250克,雞蛋1個,水3大碗。
做法:薺菜洗凈,加水,蛋去殼打勻。先煎薺菜,取汁1碗,再將打勻的雞蛋倒入藥湯中再煮一會,蛋熟時加少許鹽調味。
編輯/李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