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凝聚是一種力量。合唱是一種多聲部、表現力較強的群眾性的團體演唱形式。合唱的形成源遠流長,不斷發展變化。合唱按照不同的人聲,可分為混聲合唱和同聲合唱兩大類。合唱的組織工作包含選拔隊員、合唱的組織類型、合唱的選曲、合唱的聲部確定、合唱的隊形排練、合唱演出或比賽的基本要等。
[關鍵詞]凝聚 合唱 組織 藝術
凝聚是一種力量,凝聚更是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凝聚”,最合適的只有合唱。合唱作為一門藝術,標志著一個國家、社會的音樂普及程度和發展水平。它也是一個國家、社會精神文明的標志。近年來,隨著社會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合唱藝術正逐漸地為廣大的人們所喜愛。一首受人歡迎的合唱歌曲,不僅給人們帶來美好的藝術享受,陶冶情操,而且還能使人團結,催人奮進,同時產生強大的凝聚力。
一、合唱的形成過程
合唱的形成源遠流長。最早的歌唱是遠古時期的人類在狩獵與農桑之余,聚在一起歌唱來表達不同的情緒,但這類的歌唱沒有固定的音高和旋律。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這種歌唱逐漸形成了固定的旋律,也有了統一的音高。但由于人聲在生理上的差異,如聲帶的長短厚薄和共鳴腔體的大小不同,導致在歌唱的高低音區上也就有所差異。因此,在唱同一音高的同一條旋律時,就會產生某些人不太適宜的情況。隨著旋律的進行,某些人便會不自覺地降低或升高某些音而共同進行。在進行過程中,也會不自覺地發出與原有旋律不同但好聽而協和的聲音來。這樣,一方面,適應自己的音區,另一方面,也豐富了演唱的效果。同時,一些相同或相似的人聲,也會自發地結合起來組建形成另一聲部。這就形成了合唱的雛形。在音樂藝術領域內,合唱是一種多聲部、表現力較強的群眾性的團體演唱形式,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聲部組成的一種集體歌唱藝術形式。
二、合唱的常用類型
合唱組織是以人聲的分類為依據。按照不同的人聲,合唱可分為混聲合唱和同聲合唱兩大類。
1.混聲合唱
混聲合唱即不同類型嗓音的合唱。由男聲、女聲(或童聲)混合組成。一般包括混聲齊唱和混聲合唱兩類。合唱的特點是音色豐富多彩。在混聲合唱中,四部合唱最為常見。
(1)混聲齊唱。齊唱,一般來說不歸合唱的范疇,但混聲齊唱由于男聲與女聲的聲區,從客觀條件上相差一個八度(男聲比女生低一個八度),所以男女混聲齊唱實際上是兩個聲部的混聲合唱。(2)混聲合唱。有男女混合組成的多聲部合唱形式。通常是按嗓音的特點和音域來劃分的:女高音聲部(S)、女低音聲部(A)、男高音聲部(T)、男低音聲部(B)。
2.同聲合唱
同聲合唱即統一嗓音類型的合唱。主要有成人男聲合唱、成人女聲合唱和童聲合唱三種類型。同聲合唱的特點是音色純凈統一。在同聲合唱中,二部合唱最為常見。
(1)女聲合唱:由變聲后的女青年及女性成人組成;(2)男聲合唱:由變聲后的男青年及男性成人組成;(3)童聲合唱:即童聲期兒童(尚未變聲的兒童)的合唱,通常為小學及初中低年級尚未變聲或變聲初期的男、女學生組成。童聲合唱的特點是音色純凈甜美、晶瑩透亮。在童聲合唱中,二部合唱最為常見。
三、如何組織合唱
1.選拔隊員
選拔合唱隊員應嚴格堅持合理的錄取標準,它關系到合唱隊的發展走向。選拔合唱隊員應從下列方面考慮:
(1)音樂素質:隊員一般要具備一定程度的音準、節奏能力,以及良好的音樂理解能力和音樂記憶能力。(2)嗓音條件:聲音干凈、圓潤、自然靠上,并有一定的發展潛力。(3)音量:最好選拔音量既能唱大又能唱小,既能用真聲又能用假聲、柔聲來歌唱得隊員。(4)音色:要注意音色是甜美還是粗糙,使纖細還是厚實,有無明顯的沙啞損傷現象。(5)音域:最高音能唱到什么位置,最低音能唱到什么位置,假聲一般比真聲要高四度以上。
2.合唱的組織類型
(1)無伴奏合唱:無伴奏同聲合唱、無伴奏混聲合唱;(2)有伴奏合唱:帶鋼琴伴奏合唱、帶樂隊伴奏合唱;(3)帶表演合唱:帶歌舞表演的合唱。
3.合唱的選曲
合唱曲目選擇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合唱隊員的發揮和比賽的最終結果。合唱曲目的選取應注意以下幾點:
(1)合唱曲目的難易程度應適應合唱隊員的演唱水平;(2)合唱曲目的內容應健康向上并符合活動的主題及要求;(3)合唱曲目應盡可能選擇一些古今中外優秀的、經典的。當然最新、最流行的樂曲更可以調動合唱隊員的積極性。
4.合唱的聲部確定
合唱最基本的組織單位是聲部,可將合唱隊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聲部,包括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八部合唱以及更多聲部的合唱。
聲部是合唱最基本的構成要素,在合唱中,通常每一聲部應由不少于三人組成,以保證各聲部之間合唱音響的持續和豐滿。一個最少而最完善的混聲合唱隊為24人。通常四五十人或六七十人的合唱團較為普遍,而幾百人、上千人的大型合唱也時有所聞。
5.合唱的隊形排練
合唱隊隊形的排列,是為了有利于演唱,有利于合作、有利于指揮,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演唱效果。一般要按照作品的特點、合唱隊的演唱水平及實際情況類排列,通常應考慮的是:
(1)各聲部人員相對集中;(2)和聲關系密切的聲部相對靠攏;(3)隊形的整體效果要注意視覺上的美感。
6.合唱演出或比賽的基本要求
合唱演出或比賽是八前期的工作包括準備工作與排練工作在觀眾面前作最后的綜合性的一次表演。
(1)上臺前,指揮應該作全面的檢查工作,從合唱隊員到伴奏人員,從領唱到朗誦,甚至從音響到燈光,從服裝到走臺等等是否都已經準備好,因為指揮上臺以后是不可以說話的。(2)上臺時,指揮應精神飽滿,儀表端莊地走向指揮臺,在和觀眾見面行禮時,先要與觀眾取得感情上的交流,指揮過程中,要利用合理的指揮語匯充分激發合唱隊員與觀眾的情緒,達到聽覺與視覺的完美結合。(3)下臺后,演唱完畢,指揮者行禮謝幕下臺,別忘了示意合唱隊員下場。
總之,合唱是集體歌唱,有著群體組織、協調、聲部均衡、協和等綜合性的藝術要求,合唱可以凝聚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體現一個民族的精神,甚至代表一個國家的形象。因而,合唱又具有精深的經典性和提高性,它反映著人們的、社會的、時代的最強音,是最高雅的藝術。在我們大力提倡和諧社會的同時,應大力發展合唱事業。
參考文獻:
[1]周沛然.合唱指揮法.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113-123.
[2]尹鐵良,孫蘭娟.音樂基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5-108.
[3]韓德森.合唱指揮教程.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7-22.
[4]陳萬楨,陳棄疾.合唱.上海音樂出版社,1985.227-228.
[5]徐定中.指揮與合唱使用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1991.
(作者單位:江蘇連云港市旅游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