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案例教學法的特點和作用,闡述了在物流管理教學中實施案例教學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案例教學在物流管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過程及實施原則。
[關鍵詞]案例教學 物流管理 應用
案例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自從被引進我國以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由于案例教學以案例為基本教學材料,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情境中,通過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多向互動、平等對話和積極探討等形式,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具有深遠的意義。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案例教學被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具有特殊效果的教學方法。
而物流管理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的一切物料流以及有關的資金流、信息流等,研究的目的是對其進行科學規劃、管理與控制,以解決社會經濟活動中流通成本上升的問題。物流管理學的產生、發展與經濟實際和生產實際密切相關,該門學科的強大生命力在于它的實踐性,其研究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都是為社會實踐服務。因此,結合案例教學的相關方法講授物流管理學具有一定的獨特優勢。
一、案例教學的特點及作用
所謂案例,就是為了一定的教學目的,圍繞選定的一個或幾個問題,以事實為素材而編寫成的對某一實際情況的客觀描述。所謂案例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對案例的調查、閱讀、思考、分析、和討論等活動,教給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基本理論理解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可以看出,案例教學的特點及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實踐性。案例教學的實踐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案例的實踐性。案例不是由專家預先組織好的知識體系和經驗體系,而是從現實實踐中提取出來的實例,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實踐性。二是關注學習者的能動性與實踐性。案例教學既關注學習者積極參與到現實情境中,在做的過程中不斷學習的過程,關注與外界交互獲取、處理信息的過程;同時,也關注學習者通過上述過程形成擁有實踐能力,成為能獨立應對實際的實踐主體。
2.啟發性。啟發性是案例教學的重要特征。案例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情境,案例教學以案例中的問題為起點,以問題表征和問題解決為指向,由此達到學生知識建構的目標。所以,有人認為教學的目的不只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主動地探求思索、明智地駕馭實踐的能力和方法,掌握有效地、適當地解決處理問題的態度與看法是有道理的。而案例教學正是在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之間存在著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深入、持久而廣泛地思索與探究的過程。這個過程內含著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地不斷提高。當然,案例教學中的問題必須具備兩個條件才可真正融匯到教學中并產生導向作用。一是問題本身能激活學生的內在動機,即問題具有挑戰性,有相對難度和深度,能達到激趣引思的效果,使學生有能力且愿意參與對話,解決問題。二是問題的初始狀態與目標狀態間的缺失能夠彌補,彌補的內容是開放發散的,彌補的結果是使學生和認知結構出現量變或質變。
3.自主性。學習不但但是知識由外到內的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習者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即通過新經驗與原有經驗的反復的、雙向的相互作用來充實、豐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識經驗。案例教學就是一個學習者知識的不斷構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相反,他要直接去接觸、認識教育信息載體,主動建構信息的意義。為了解決案例內隱或外顯的問題,學習者必然獨自地搜索、查找、閱讀、理解和分析資料,獲取信息,提煉觀點。整個過程無形中助長了自學習慣的形成和自學能力的提高。在鮮活的案例情境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和有效地發揮。換言之,每個學習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經驗系統為基礎對新的感知信息進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識又因為新經驗的進入而發生調整和改變。也正是由于案例教學更強調意義在一定環境中的自主生成,因而學習者的能動性得到保障,自主性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落實。
二、在物流管理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根據物流管理專業的定位與特色要求,物流管理教學目的為培養學生能在各種制造模式中從事物流周轉量分析設施規劃研究的知識與能力;培養學生從事企業物資采購與供應業務工作的基本技能;使學生對供應商或物流業務外包進行可行性分析的知識與能力;能初步構建企業的物流運作方案且進行運作的基本能力;基本了解物流理論與物流管理技術發展的趨勢。為學生從事企業物流業務與管理、企業設施規劃工作與管理、解決物流系統較復雜的問題奠定基本知識和技能。物流管理的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特點顯示在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1.現代物流學科特點符合案例教學法的施用條件。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相比,現代物流是對貨物原材料、半成品、產成品、物流服務及相關信息,從起源地到用戶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動和儲存,并為之計劃、執行與控制以滿足社會與顧客需求的活動過程。在這一活動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包裝、搬運、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現有機的結合。物流要素涉及面廣,包括鐵路運輸、公路運輸、內河及海上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及郵政運輸業、倉儲業、流通加工業、包裝業、物流信息業等等。在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時期和條件下,可以存在多個可行的解決方案。在現代物流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案例資料的收集、分析和總結,能夠進一步加深對物流和物流管理理論知識和應用方法的理解,使理論能夠及時有效地聯系社會實踐。

2.案例教學可以有效吸引學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物流管理的教學對象一般是直接從高級中學應屆畢業入校的,可以說,這些學生根本沒有經歷過工作實踐的鍛煉與積累,在接受“物流管理”這門實踐性要求較高的課程時,好比“霧里看花”。加之各高校開設物流管理課程的時間并不長,教材的編寫很不完善,純理論介紹比較多,內容十分抽象,學起來枯燥無味。案例教學是一種參與型的學習方法,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在該課程教學中,案例教學可以有效吸引學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案例教學有利于促使學生相互學習,加強合作,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通過案例教學告訴學生答案不是唯一的、開放的、發展的。在案例教學中,教師通過有意識的引導,讓學生自己去查資料,通過個體獨立或群體合作的方式做出分析和判斷,積極尋找多種答案,這樣經過反復多次的積淀后,就會獲得了自主學習的方法,使學會學習成為現實。同時,案例教學的過程,通常要經過個人、小組合作思維的撞擊。在合作中互相溝通,在溝通中增進合作,在這個過程中會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教會學生相互溝通、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同時也增強了他們說服別人以及聆聽他人的能力。
4.未來就業的需要。當前的企業更加注重務實型人才,更多地需要動手能力強、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強的畢業生,這就需要現代物流教學在注重“寬口徑”知識的同時,還要通過一定的物流案例實踐,讓物流系統規劃分析與設計等內容教授得更具體、更實際,通過提供大量的案例分析,以提高學生物流管理的實務能力和應變能力,從而滿足未來就業的需要。
三、基于案例教學的物流管理教學過程
案例教學在物流管理教學中的應用過程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圖1 案例教學在物流管理教學中的應用過程1.精選物流案例。該環節是物流教學的基礎環節,直接決定著最后的教學效果。在物流管理案例教學中,最花費時間、最為艱辛的就是如何根據知識點尋找合適的案例。當前存在的物流管理案例教材中,大部分案例無法用于學生討論,有些案例篇幅過于短小,背景與數據材料介紹不足,影響學生做出正確地分析與判斷;有些只是純粹事實的描述和羅列,在事件中并不包含疑難問題,無法給人以思考和啟迪;有些并不具有典型性,沒有多少借鑒意義和價值,等等。這就需要教師全面了解需要講解的知識點,據此精選有價值的、典型的案例。可以廣泛收集和整理案例資料,例如,查閱案例教材、參考書、報刊雜志及網絡資源、參加物流管理研討會等;或者是根據教學的需要,修改、補充、完善現有的案例材料;也可以開展社會調查,主動走出去與企業結合,將企業經營的實際問題及成功策劃或運營實例轉化為案例。
2.布置學習任務。依據知識點,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和相應的討論小組,從不同視角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和總結,提煉出與知識點相關的觀點。如發現當前企業在物流運作哪個環節中出現了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由此導致的后果、及可能的解決方案等。教師在布置任務時,注意問題之間存在的邏輯關系,這些問題與相關知識點的聯系,要逐層深入,發現問題的本質,同時也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團隊意識。
3.剖析案例。分析案例其目的是通過分析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決策能力。通過使用案例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相關數據,把事實與措施聯系,讓學生分析案例中的“2W + H”,即Why —為什么做? When —何時做? How—怎么做?物流案例可用書面、錄像、幻燈、視頻等形式進行展示,并對擬解決的問題分布于案例中的關鍵部分,對相關環節和相關內容進行重點提示性剖析,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在論題上,誘發學生思考與討論,并在討論進行的過程中尋求理論的支撐點,在整個過程中注重實踐性原則。
4.引導學生互動。在案例分析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更多地是作為主持人而不是授課人,教學活動主要是在學生自我思考,激烈辯論的氛圍中完成。教師要引導、啟迪并且讓學生就他們的觀點暢所欲言。教師傾聽,善于引導,不要輕易否定學生講解的意見,但可以對正確獨到的見解給予充分肯定。對于有爭議的問題可以不必在意是否有一個統一的答案,重在通過討論過程讓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理由、依據、邏輯推理和判斷。同時,通過這種辯論,使學生能掌握有關理論,使學生以物流活動管理者或決策者的身份參與案例的分析和討論,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鍛煉其分析問題能力和決策能力。在整個過程中注重人人參與的原則,同時,要在漫無目的地討論和過分控制討論的傾向之間取得平衡。
5.擬定解決方案。物流案例討論之后,要把討論的結果即解決辦法進行有效地梳理,并與教師自己在閱讀案例時所反思的問題加以比較,做出討論總結,而且提出還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怎樣做才會更好,最終與學生一道形成最后的解決方案,形成解決方案一定要用相應的物流理論來支持,使方案來源于物流基礎理論,并且得到升華。
6.案例總結。回顧整個討論學習的過程,從中找到與此相關問題的解決途徑,達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結束語
案例教學法最大的特點是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并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物流管理教學中開展案例教學,使學生們從實踐視角學習物流管理的相關理論,提煉出解決物流管理問題的相關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創新藝術,有利于培養社會需要的物流管理實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利,徐國銀,黃穎.現代物流管理[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6,12.
[2]曹正文.把握案例教學的幾個關鍵點[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8,26 (2):46-49.
[3]陳建軍.案例教學在現代物流教學上的應用[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6,23(5):62-64.
(作者單位:江蘇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