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論文重在對升本后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現狀及基于語料庫的翻譯教學模式所具有的優勢進行客觀分析,旨在探討升本后如何更新教學理念,將基于語料庫的翻譯教學模式引入當前英語專業翻譯教學實踐當中,真正達到翻譯教學的目的,為社會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翻譯人才。
[關鍵詞]語料庫 新建本科 翻譯教學
一、引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外交流的不斷拓展,社會對各類翻譯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其具備的水平也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隨著來自英語學習者能力的反饋而逐漸暴露出來。翻譯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無疑使教育者對教學途徑、教學模式等進行思索與探討。對于新建本科院校的翻譯教學來講,教師如何擯棄舊的教學理念以適應大學本科教育的需要?如何選擇恰當的翻譯教學模式?遵循什么樣的教學指導思想?如何進行教材建設等等,都將是新建本科翻譯教學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二、語料庫與翻譯教學
語料庫研究以及基于語料庫的語言研究正逐漸成為語言學研究領域的話語中心,其涵蓋范圍及應用領域也日益廣泛。語料庫與翻譯研究的結合比其它領域來的晚些,上世紀90年代,Mona Baker、Dorothy Kenny、Maeve Olohan、Miriam Shlesinger、等一批翻譯研究者率先運用語料庫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翻譯研究,并迅速在國外翻譯研究和翻譯教學領域形成了燎原之勢。近年來,國內關于基于語料庫的翻譯研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譯本比較、譯者風格比較、具體語言結構、具體詞匯翻譯比較以及語料庫翻譯教學研究等。在相關研究中,基于語料庫的翻譯教學模式研究雖只是最近才引起研究者的關注,但語料庫的應用極大地拓寬了翻譯教學的研究視野,為新建本科院校的翻譯教師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哲學思維模式,引發了其翻譯教學模式的新思路。
三、新建本科英語專業翻譯課堂教學現狀
翻譯課堂——作為培養學生翻譯能力的首要陣地,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模式、如何培養學生切實可行的翻譯技能是英語專業翻譯教學工作者需要深深思考與探索的問題。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現在的翻譯教學存在著以下問題:(1)翻譯教學缺乏明確的指導思想。(2)翻譯教學培養目的不明確。(3)教學仍以教師為中心,缺少應有的師生互動。(4)教學重知識傳授而輕技能培養。(5)缺乏科學的翻譯教學理論,教學方法單一。(6)教材不確定、內容選擇存在很大的隨意性且編寫較混亂。(7)教師翻譯教學經驗欠缺,教學信心不足。(8)學生缺乏遠大志向,學習動力不足。(9)翻譯教學缺乏系統的教學研究支持等等。上述問題種種導致翻譯理論與翻譯實踐脫節、學習者想學的與翻譯課設置的內容脫節、翻譯教學與學習者和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大。問題如果不引起重視,必將給翻譯教學乃至外語教學帶來巨大損失。
四、語料庫翻譯教學的優勢
相對于傳統的翻譯教學,基于語料庫的翻譯教學表現出以下優勢:(1)雙語文本電子化。翻譯語料庫可為教學提供豐富的雙語平行文本資料,便于教師備課和學生查閱,改變了傳統教學譯例單一,缺乏真實性的弊端,能夠增加翻譯課堂師生間的討論與互動,有助于提高教學實效性。(2)譯文分析多元化。語料庫強大的檢索功能為翻譯實踐和教學提供相關語言、文化知識等真實自然的有效依據,方便學習者根據自己興趣選擇所學內容,然后和老師共同制定學習目標,并與老師同學共同探討,實現由“老師教為中心”向“學生學為中心”的轉變,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滿足學生掌握翻譯策略與技巧、培養翻譯能力等各方面需求,從而實現學習翻譯的真正目的。(3)譯料譯文結論科學化。有了語料庫的輔助教學,師生針對譯料所做出的結論均能做到資料真實,統計精確,佐證豐富,使教學討論更加聚焦,即使存在結論不一現象,也能夠做到彼此提供據證,進而據理力爭,最終互相接受,從而可以避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結論抽象、含糊、無據可依的狀況。
五、開展語料庫翻譯教學的必要性
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以及產生的諸多矛盾使翻譯教學處于盲目且混亂狀態。因此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為適應社會急需翻譯人才的局面,使學生在校期間把探索翻譯理論知識和切實掌握翻譯基本技能真正看作一大樂事以及未來的立身之本,養成使其終生受益的學習習慣,真正為繁榮地方經濟及為社會發展做出有益的貢獻,我們就必須進行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的改革。從當前的翻譯教學現狀著手,究其根源,從根本上解決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翻譯教師自身素質及翻譯課教學質量,達到高校教育的目的,我們就必須積極學習國內外翻譯教學的先進理念和教學模式。將基于語料庫的翻譯教學模式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是翻譯教學改革的理想選擇,基于語料庫的翻譯教學研究將從根本上幫助教師解決教學實踐中存在的諸多實際問題,有力地推動新建本科院校翻譯教學改革。
六、實施語料庫翻譯教學的路徑與方法
在教學操作過程中可采用如下路徑:(1)基于語料庫的翻譯教學活動主要在英語專業本科班及專接本班級的英漢互譯課堂上進行,根據授課內容,課堂設計,并針對不同班級學生特定情況提供專門的教材、教輔材料和參考資料。(2)在教學實踐中,課教師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和多種工具軟件,積極創建小型翻譯語料庫,輔助自己的教學工作,以補充編制教材和教輔資料的內容。(3)努力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優良的學習環境,如:教師、圖書、電教、網絡等。便于學生查閱資料、收集論證、展開討論并解決問題。(4)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選拔學習成績優秀、翻譯能力較強的學生,成立翻譯能力提高班,以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為教學理念,以實訓指導的基本教學方式為宗旨,充分利用語料庫資源,著重學生實踐訓練的加強和翻譯專業技能的提高。(5)做好語料庫教學的發展性評價。教學過程中,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通過由學生本人或老師建立成長檔案,通過觀察、訪談、交流與匯報等手段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關注學生翻譯能力漸進過程。(6)教師之間進行相互聽課、評議等活動,歸納總結實際運用語料庫教學模式進行翻譯教學過程中所出現問題、內容的適當與不當之處等,相互間進行指導和幫助。
七、結語
在新建本科院校英語專業翻譯課堂開展語料庫翻譯教學是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它將從根本上改變翻譯課堂教學現狀,激發學生從事翻譯的動力、打造使其終生受益的學習習慣、提高其實際翻譯技能,可使其在將來走向社會盡早上手。翻譯語料庫前景廣闊,語料庫與翻譯教學的結合,能夠真正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教師只有樹立實證思想,在教學中經常求證語料庫,翻譯教學才能更上一層樓,才能真正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應用型翻譯人才。
參考文獻:
[1]穆雷.中國翻譯教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2]羅選民.中國的翻譯教學:問題與前景[J].中國翻譯,2002.
[3]李德鳳,胡牧.學習者為中心的翻譯課程設置[J].外國語,2006.
[4]McEnery,T.Xiao,R. and Tono,Y.Corpus-Based Language Studies——And advanced Resource Book[M].Routledge,2006.
基金項目:2008年度衡水市社會科學研究課題(2008B18);
2008年度衡水學院教育教學改革基金資助課題(jg2008013)
(作者單位:河北衡水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