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自主學習的意義和培養藝術類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必要性,并結合藝術類大學生的自主學習狀況,通過問卷調查,對目前高校藝術類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問題進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培養藝術類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途徑及對英語教學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自主學習 藝術類大學生 英語學習
不久前,筆者就增強大學生英語教學實效性問題,開展了一次調查問卷,調查對象為自己所屬院校的在校藝術類大學生。調查結果顯示,90%以上的同學認為,目前學習英語的最大困難緣于缺乏自主學習而造成的困境。這與近年來備受廣大教育者關注的自主學習問題相吻合。本文通過分析藝術類大學生自主學習現狀,研究分析目前高校藝術類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出創建藝術類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途徑。
一、對英語自主學習概念的理解
自主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它為英語教學提供了新思路。盡管到目前為止,仍沒有統一的概念。但有幾種典型的定義可為我們提供參考。語言學家Holec(1981)認為,學習者自主,就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對自己的學習負責。Dickinson(1987)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決策和實施決策的負責能力。自主學習理論之父霍勒克則認為,自主學習就是“管理自己的學習”,即一種在理想的自主語言學習環境下的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從中,我們大致形成了一個共識,自主學習就是學習者自我負責和管理學習。同時,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中的主動作用不容忽視,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大學英語學習中自主學習的必要性
1.自主學習是大學學習和教學改革的需要
大學教學與中學教學有很大的不同。在傳統教育模式中,從小學到中學,學生大都習慣了“填鴨式教學”,學習的主動性差。進入大學后,對于學習的目的、內容、要求、評價等沒有明確地認識,學習費時多,收效少,比較茫然和失落。
調查問卷結果也表明,英語學習問題最主要的是精神上的不能自己造成自主學習,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習不刻苦,缺乏自主性、自覺性。二是學習基礎差,缺乏自信心。薄弱的英語基礎使藝術類大學生缺乏學習自信,自尊心脆弱,有的甚至放棄對英語的學習,形成惡性循環。三是心理障礙大,學習受挫多。教育部最新一份調查資料顯示,我國高校中因各種精神病退學占40%;因家庭經濟、學業競爭、人際關系緊張障礙退學占50%。英語學習更離不開良好的心態與素質。自主學習能力強首要是心理健康,同時有開闊的視野、廣泛的胸懷和遠大的理想。四是學習無章法,學習收效差。藝術類大學生個性強、活潑好動,在英語學習時不夠嚴謹、缺乏耐心、缺少計劃與目標,毫無章法等,更何談學習策略問題,學習效果不太好。為此,側重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是教學改革和大學學習的需要。
2.自主學習是發展自我和提高素質的需要
在全球化社會,英語在經濟、政治、教育等多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考研、出國留學、職稱評定等都離不開英語。英語已成為學習者今后終身受益的工具,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語的學時隨著大學英語改革注重學習質量、強調素質而相應減少。要解決這兩者的矛盾,就必須提倡自主學習。用自主學習模式發展學習技能,提高自身素質,在有效的時間里學好英語。
我們也注意到,終身學習的到來,使自主學習越來越成為時代的需要、社會的必然。為解決“啞巴英語、聾子英語”的學習困境,教師必須指導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開展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注重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提高,唯有如此,才能充分調動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熱情,甚至是激情。有了動力,有了適當的方法,藝術類大學生學習英語、增強學習實效等問題將會迎刃而解。
因此,自主學習符合學生個體意識的需要,符合當前時代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具有不可逆轉性。
三、培養藝術類大學生自主學習的途徑
1.優化英語學習方法,培養自主學習習慣
自主學習借鑒認知構建理論,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以教師為指導,學生全員參與為前提,自學為途徑,引導、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優化學生英語學習方法,教師首先要善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教學中,應創造有利于自主學習的環境,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讓學生有求知渴望的內因,培養起學生自覺能力,并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學生自我教育和互幫互教的能力,發揮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有計劃地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在合作、交流、探索中學會學習,最終要實現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有賴于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學習觀念由依賴向自主轉變。中學學習為基礎教育,應試教育比重大,依賴性強,自主性很少。進入大學后,仍有較長一段時間的大學適應期,要盡量縮短適應時間,讓他們能夠自主規劃自己的大學學習。自主的學習目標,自定學習計劃、時間、內容,做一個善于動腦思考、善于科學安排的大學生。二是學習手段由單一向多樣轉變。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要學會利用多種途徑獲取知識、鍛煉能力。利用課堂有效的學習和利用實訓培養自身實際操作能力。積極參加第二課堂活動,提升自身素質。投身社會實踐,在社會熔爐中錘煉自己,歷練自己。三是學習知識由被動傳授向主動探索轉變。自主學習要求善于舉一反三,觸類旁同,善于歸納。大學生也要積極培養自己的研究能力,實現學習和研究相結合,使自己的知識更加全面,視野更加開闊,胸懷更加寬廣。此外,學生要敢于培養自己創新能力。“創新是民族之魂”,在學習中學會創新,創新學習觀念、學習方法、學習思路等。
2.轉變英語學習方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唯教材為上,對學生的學習考慮不足,教學脫離學生學習實際,忽視能力的培養,學生學習始終處于被動者的地位,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發揮。”(《自主與引導—基于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引導策略研究》),這與新形勢下英語教學不相適應。
具體而言,轉變英語學習方式,可以:(1)倡導合作學習,培養團隊精神。較為普遍的方法有分組討論法、創設情境法、交流引導法等,積極組建學習團隊。(2)徹底轉變灌輸方式,培養主動學習能力。在教師的輔導下,以學生的獨立閱讀和思考為中心,適應越學習變成快樂學習的過程。具體教學中分分為以下四步:第一步,泛讀。即給學生一個較短時間,通讀上課內容,基本了解教材內容;第二步,精讀。泛讀結束后立即下發思考題,讓學生帶著思考精讀教材,劃出重、難點;第三步,交流。鼓勵學生小組討論、相互探索,集思廣益、并請小組代表發言,教師進行簡短點評、講解;第四步,聯系。教師緊密結合教材設計、練習,創設模擬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收獲與培養學習興趣。(3)加強第二課堂建設,營造濃厚學習氛圍。作為英語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堅持不懈開展英語角活動,避免“開學興盛,期末冷清”的現象。為此,英語角指導小組可請外籍教師指導,由外語協會具體協助安排、落實,組織學生開展主題活動和自由交流相結合、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英語角活動。還可以開展英語競賽、演講、詩歌、游戲、英語日、英語之夜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更多的愛好者和參與者。
3.探索英語網絡學習,拓展自主學習空間
網絡自主學習是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個必然的方向。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往往比較依賴教師,自覺性不夠強。但多媒體網絡技術環境下提供了大量形象生動的語言素材,大量的語言輸入學習就交給學生自己。學生在通過學校局域網,根據教師要求和自己的需要、水平進行學習。如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重點學習詞匯用法、或篇章結構和背景知識、或選擇反復訓練聽力和發音??梢哉f,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突破了課堂時間的限制,不僅適應不同水平、不同學習要求目的的學習者,體現了個性化的教學原則。網絡自主學習模式延伸了課堂學習,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體現了一種人文主義的教學觀念。
我們可結合各校實際,探索、制定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計劃。規定學習內容,編制學習軟件,給出測試標準,學生可自行測試。學習過程中,學生可通過單元測試、階段測試,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也可按照自己的能力選擇學習項目、學習方式、學習進度等。此外,還應提供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進行定期、不定期的交流平臺,使學生遇到的難題能得到及時的解答和討論。教師要通過后臺管理系統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時間、學習效果等,并對自主學習的情況總結,提高。
4.建立多元評價體系,檢閱自主學習成果
因地制宜改變以往成績論的評價方式,積極構建以學生綜合評價、課堂隨機評價、學習態度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為主要內容的多元評價體系。
積極鼓勵學生向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和實踐活動相結合的轉變,對學生評價也應包含課外學習、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在內的綜合評價。同時進行課堂隨機性評價,學習態度評價,真正體現處處是教學,處處是學習之地,結學生客觀、公正、公平的評價,有助于進一步調動學生學好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
學生定期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自我評價是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通過有效的自我評價,才能使學生發現自己的薄弱環節,對癥下藥、有的放矢,總結提高。同時,學生客觀準確地評價自己,才能認識到自己的每一天都在進步,發現自己的學習潛能,進一步增強英語學習的信心,進一步提高學習英語的效果。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溫#8226;托夫勒曾說過:“未來的文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币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刻不容緩。
5.切實提高教師素質,增強英語教學實效
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待于不懈提高教師的素質。內涵的發展不是一踵而就的,要持之以恒。提高教師素質要抓緊、抓細、抓實。細節決定成敗,提高教師素質也要從細節做起。要積極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空間,使教師在其位謀其政,一起建設美好家園。
強調抓細節。如在英語教學中,講究教學語言藝術。既要送“糖”,肯定好的,鼓勵提高;也要“挑刺”,提出問題,促進整改。不能閃爍其辭,立場不堅定,觀點不鮮明,讓學生無所適從,影響教師的威信的同時,讓學生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強調抓提高。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先要有一桶水。在終身學習時代,教師更要與時俱進,做終身學習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不斷通過學習、進修、交流提高自己整體素質,讓學生從中受益,進而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循環。
四、結語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自主學習也不等于放任自由,不等于學生自學。在自主學習中,教師必須加以指導,不讓學生天馬行空。尤其在英語教學中,應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充分發揮教師鼓勵者、引導者、督促者和協調者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使之真正成為終身學習者。
參考文獻:
[1]金延風,吳希江.自主與引導—基于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引導策略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魏福利,傅夢媛.淺議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職業時空(研究版),2007,(8).
[3]吳永順.高校藝術類學生英語教學實效性初探.宜春學院學報,2008,(1).
[4]劉柏林.試論大學英語自主學習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考試周刊,2007,(51).
[5]趙國龍.論大學外語自主學習能力.大眾科學,2007,(12).
(作者單位:江西宜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