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知識爆炸的信息社會,單一的課堂教學已經不再滿足學生的需求,通過多邊互動教學來提高學生英語的教學方式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快速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多邊互動 英語 教學模式
一、教學現狀
科學發展加快了知識更新的步伐,但現在大學英語教學很多還是傳統的一言堂和教師上課學生聽講的填鴨式教學.雖然教育部和各高校在嘗試著進行各種各樣的改革,但現在還沒有普遍令人滿意的結果。這種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社會及自身發展的需要,自主學習、終生學習已被公認為21世紀的生存方式。此外,互聯網的已經成為主要的信息傳播方式,用英語傳播的信息量超過了85%以上,這為英語學習者提供了大量的資料,但對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英文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提高外語教學質量和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廣大教育者必須解決的課題。
二、多邊互動英語教學模式的提出
怎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在對建構主義、二語習得、機輔語言教學、外語自主學習等理論進行研習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一種全新的多邊互動的英語教學模式。所謂“多邊互動”就是指人機互動,師生互動與學生間互動的有機結合,這即包括課下學生通過網絡和多媒體課件的自主學習,課上師生間,學生間的面對面的交流,也包括課后學生間的小組合作學習及通過E-mail、Blog、QQ進行的網上師生、生生交流,甚至包括與英語本族語者的網上互動。
多邊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很高,因為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是以語言學習者為中心,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的角色不再是知識傳授者,而是助手、支持者、顧問、管理者和輔佐人。因為學生自主學習難免有盲目性和任意性,所以,學生應該在老師和同學的配合下,在自己的基礎上,主動建構新的知識。除了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外,還強調多元輸入性。教師已經不再是唯一的語言輸入源,現在報刊、雜志、書籍、廣播、電視、光碟以及豐富的網上英語資源構成的多元輸入源,為學習者創造了最佳的語言環境。同時,還強調交互性。通過人機、師生和學習者之間的多邊互動使學生有機會大量實踐,讓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得到培養和鍛煉,從而使外語成績得到提高。
三、多邊互動英語教學的理論基礎
二語習得和建構主義為該模式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合作學習非常重要, 因為與學習伙伴的協作( 或合作) 學習會給學習帶來多項益處。合作學習支持包括: 支持學習團體的活動, 幫助學習團體的成員都理解個人的不同角色, 學會包容不同的或有沖突的觀點, 這將增強個人的責任心和明顯地有益于學習活動(Slavin, 1991) 。建構主義學習環境支持合作, 強調共享知識。很多的研究者都指出, 合作學習和合作問題解決小組提高了生成性學習的機會。同時,對原有的經驗和基礎也很重要。這對提倡學習者之間的合作和交互行為提供了基礎。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模式中大都包含這樣的特征: 學習者選擇自己的學習目標, 決策如何實現自己期望的目標。在教學中應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意味著教師和學生的作用和角色的改變, 教師轉變為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習者, 或者說學生學習的伙伴, 而學生成為自我控制的學習者。在建構主義的學習方式中, 學生管理自己學習的機會增多, 將承擔更多的管理任務。美國應用語言學家Krashen對語言學習和習得做了區分,認為習得第二語言的過程與兒童習得第一語言的過程相似。把學習者所能接受的“可理解性輸入”的總量作為語言學習的關鍵因素。這種輸入應稍稍超出學習者的理解范圍,但又可以被推斷出來。同時,他還支持了創建多元語言輸入環境以促進二語習得的主張。
四、多邊互動英語教學教師的作用
在課程開始前,老師要做很多準備。首先,對學生的基礎進行調查和分組。將班級分為幾個小組,保證各組實力相當,每組強弱有別,以強帶弱,并競選出每組的組長。在每節課之前,給學生布置好任務,學生利用教材配套的多媒體光盤,參考書,自主學習中心預習課文,練習聽力,并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老師布置的交際任務。課堂上,老師不再詳細講解語言點和課文,而是通過各種形式來檢查,比如,報告、聽寫、翻譯、背誦等來檢查。允許學生對不懂的問題進行提問,一起解決。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和網絡鏈接,展示相關信息,拓展學生對該話題的理解,并對課文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和討論,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其它的形式來檢查小組完成的情況,例如,小品表演,講故事,匯報講課,辯論賽等。當然在布置任務前,要進行大量的調查,看學生的英語基礎和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等。然后,制定可行的目標和布置合適的任務。另外,還要訓練學生自主學習的技能。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具有學習,思考,提問,合作,自我監控和評價的能力。學生在中學不具備,所以,老師要有意識地去訓練。要求學生準備一個大筆記本,在正面做預習筆記,但要留出1/3的空白處,折過來,待課后整理筆記,經裁減,只將要點記在此處。老師還鼓勵學生記自主學習筆記。經常組織學生面談、討論、網上交流學習經驗、分析學習困難,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幫組和支持。
五、多邊互動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首先,因為多邊互動教學模式的主體是學生,所以,學習者的自學能力是實驗成敗的關鍵。然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特別是在初級階段,及時地幫助和督導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師的作用不可低估。除了做好督導工作,教師還要精心制作課件,設計任務,組織課堂,營造和諧氛圍,了解學生需求,做出積極恰當的評價。教師不但要具備語言學知識、文化常識,還要了解計算機和心理學方面的相關知識。其次,由于目前測試主要是以考察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為主的水平測試,不能及時反映學習者的點滴進步。而本模式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交際能力為主,很難迅速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影響了一些基礎薄弱學生的信心。挫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學過程中應盡量采用能夠反映學習過程和進步的形成性評價,而不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只能測定學習結果的終結性測試。像CET-4和CET-6這種大規模的水平測試對學生形成的壓力和影響不容忽視。此外,自主學習很難監控和評價,小組內能力弱、性格內向的學生得到鍛煉的機會遠遠不如基礎好、性格活潑的學生,其進步也小。如何鼓勵引導這部分同學,是老師必須面對的一大難題。最后,行政支持對教學實踐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行政部門應該在儀器供給和維護中承擔更多的責任,在大綱和考試設計方面賦予教師更多的自主性、靈活性。
參考文獻:
[1]謝邦秀.多邊性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J].外語教學,2002,(2).
[2]王建新,王笑施,馬雋,賈海梅,徐靖,李小莉,時宏偉,盧志鴻.英語大班精讀多媒體教學實驗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5).
[3]蔡基剛.大學英語精讀課新模式探索[J].外語界,2001,(5).
[4]Allwright, R. L. the importance of interaction in classroom language learning.Applied Linguistics,1984,5.156-171.
(作者單位:東華理工大學南昌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