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的逐步展開,目前農村英語教學工作與以往相比較而言,可以說進步不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新課標的總體要求和社會發展需要來說,英語教學現狀與新課標的要求之間差距還比較大,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改革的空間也很大。
[關鍵詞]農村 英語教學 興趣
在筆者接觸到農村教學工作以來,發現有相當多的小學把英語課程看得比較淡,認為英語僅僅是調節學習積極性的娛樂課而已,沒有認識到英語課的重要性!
試想要在農村小學順利開展英語教學工作,使英語教學水平得到提高,離不開三個因素:教師、學生、家長。這三個方面在農村的英語教學中起著缺一不可的作用,他們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互引導。所以,在農村開展英語教學工作應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提高學校領導班子及教師的英語水平及對英語教學的決策和指導能力
首先,目前農村地區學校領導班子的英語水平較低,這對英語教學相當不利。不熟悉英語教學工作的領導想做好領導與服務工作,合理利用本校英語教學的人力資源,會顯得比較艱難。他們與英語教師不能進行深層次交流,不能針對課堂教學問題進行探討,更不能向英語教師就專業化發展方面提一些建設性指導意見。從某方面來說,農村英語教師由于長期得不到學校行政的有效指導與幫助,英語教學工作改革的步子很小,動力不足。因此,從決策、管理、服務功能等方面來講,學校行政對英語教學工作的決策往往是盲從的、管理是非常軟弱無力的、服務是淺層次不到位的。如何改變這一現狀,進一步加強對英語教學工作的管理呢?我認為在學校領導班子成員的組建上,應盡量考慮學科的合理搭配,讓既有一定英語教學水平,又有一定管理組織能力的英語教師走上學校領導崗位,從而加強對英語教學工作有效管理。
其次,強化英語教學研究活動,加強英語教研組的建設,切實讓集體備課成為提高教學成績的陣地。在農村擔任英語教學工作的教師相當辛苦,因為農村英語學習的條件、環境都比較差,因此,教師要用更多的時間來提高合格率和優秀率。絕大多數教師在默默地奉獻、辛苦地工作,但也有個別教師對學習困難生的教育失去耐心,采取罰抄、罰寫這種簡單粗暴的辦法來對付學生,這種變相體罰,應引起管理層的關注。
最后,農村學校應該準備一些英文報紙、雜志及相關的輔導資料;同時,學校應制定政策,鼓勵教師利用業余或休息時間不忘自身學習,使英語教師形成共識:英語教師如不及時充電,專業知識退化相當快,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下降幅度較快,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英語教師才會從“干電池”向“蓄電瓶”轉化;另外,學校還要制定英語教師的培訓計劃,并組織教科室成員定期對教師發展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提出指導性意見。
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農村學生從小受周圍特定環境與家庭教育的影響,與城市學生相比,往往會顯得更加膽小拘謹、不善言談,缺少自信,害怕說錯被老師批評,并且易于機械的條文背誦,因而羞于說英語。所以,教師在英語教學當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能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應貼近生活,能充分反映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所學的內容能應用到他們所熟悉的生活中去。如:book, apple,pear, orange等都是他們生活中常用到或見到的,能反映他們的周圍環境和社會生活,學生在學后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應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2.教學手段應形式多樣,要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與良好的語言環境。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主體參與意識。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曾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教師應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綜合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情景法、直接法、討論法等等,只要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的都可采用。
3.低年級的小學生很難保持學習興趣的持久性,特別是對一門完全陌生的語言。因此,小學英語課程安排宜短時間、高頻率,保證學生每周都能多次接觸到英語并有足夠的實踐量,上課時又能避免學生因長時上課而覺枯燥乏味,使教師能更有效的實施課堂教學。
4.學校應盡量為學生創設英語學習氛圍。如在非英語課堂,教師也可使用一些簡單的英語,與此同時,可在每周開設英語興趣課,鼓勵學生在校園內用簡單英語互相問候。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鼓勵學生唱英語兒歌,講英語小故事等。這些學習氛圍的創設,有利于促使學生的學習。
5.運用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進取。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對每個學生取得的成績及點滴進步都應予以肯定。可采用多種表揚和獎勵方式,如:可在上課時給認真聽講的學生的書上畫上五角星,并將每節課上學習效果好的學生指命為當天的小老師,并加兩顆紅五星,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利用小學生的好勝心理,在平常教學時,讓他們利用所學知識分組比賽,并由教師或其他同學給予評分,這也能促使他們更加認真地學習。總之,教師在教學時應采用各種有效方式,鼓勵學生積極進取。
三、加強農村家庭教育的教育指導,盡力讓英語教學取得農村廣大學生家長的大力支持
首先,農村學生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遠不如城鎮,更不如城市的家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農村農民的經濟收入低,就業崗位少,很多家長外出打工,把子女交給爺爺、奶奶管。而隔代監管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對英語學習更為不利,原因就在于英語不同于數理化,它重在實踐。英語單詞、詞組、課文的讀背都要靠學生自己利用業余時間去做,但絕大多數學生要靠教師、家長的鼓勵和監督。缺少家庭溫暖的孩子很孤獨,祖輩的溺愛容易削弱他們的意志力,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放棄英語學習。
其次,家庭教育與環境的負面影響。許多家長認為學習英語是初中的事,小學里只要學好語文、數學等最基礎的科目就足夠了,更何況一年級的孩子才六、七歲,他們在學漢語拼音時還有很大的困難,再加上英語,不是更易混淆了嗎?因此,當孩子滿懷喜悅地向父母講述對學習英語的好奇時,在取得進步向父母邀功時,父母們缺少鼓勵,沒有從正面積極地進行引導。還有些家長雖然能認識到從小學開始學英語的重要性,但因自身對英語一竅不通,無法在家中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改變這一局面,學校要利用家長會反復向家長宣傳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同時又要講清英語學習的特點,使家長有效地支持英語教學工作并對自己孩子的學習進行督促。
以上是筆者的英語教學觀點。筆者認為:在農村開展英語教學工作,關鍵在于讓教師、學生、家長三要素緊密聯系在一起。教師起重要的引導講授作用,家長在學生課后學習中起促進作用,學生的積極學習有著關鍵的主體作用。所以,作為英語教學工作者,我們應該兼顧多方面情況,創設學生學習英語的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農村的英語教學工作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單位:江西寧都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