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數學考試 考試改革 改革方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使用新教材進行檢測時,筆者認為,應該在以下幾點加強變化。
一、語言表達——“激勵化”
傳統的數學考卷,語言表達過分嚴肅、呆板,學生感到枯燥、單調乏味,容易產生壓抑、厭煩、恐懼的心理現象。課改實驗后的試卷,不是為了考試而考試,而是把考試當作一種教育學生的機會,淡化考試的選拔功能,注意發揮試卷的教育功能,使試卷在形式上能吸引學生,讓學生一看到考卷就產生一種要完成它的欲望。例如,有的考卷在“卷首語”這樣寫道:“親愛的同學,時間過得真快啊!升入中學已一學期了,你與新課程在一起成長了,相信你在小學原有的基礎上又掌握了許多新的數學知識與能力,變得更加聰明了,更加懂得應用數學來解決實際問題了。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考場,認真思考,細心作答,成功將屬于你——數學學習的主人。”有的考卷把“填空題、選擇題、計算題、解答題”的題目名稱分別改為“耐心填一填”、“精心選一選”、“細心算一算”、“用心想一想”,有的考卷把“選擇題”改名為“對號入座”,把“計算題”改名為“數學運算的行家”,把“應用題”改名為“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有的考卷在題首、題末、中縫等空白處加上激勵性語言“相信你的能力”、“找回你的自信”、“相信自己,超越自己,戰勝自己”,“你將成為解決問題的小能手”等,讓人賞心悅目,情緒高昂地投入作答。
二、題材選擇——“生活化”
新課標強調,數學教學活動要聯系實際,貼近生活,許多考卷考題的題材都來自學生的生活實際,較地好體現了課改理念,下面介紹幾例。
例1.你家到學校的路程大約有,你通常是(步行、騎自行車、搭汽車、或其他)來校上學,從離開家門到進入校門所需的時間大約是,由此可計算出,你步行(騎自行車、搭汽車、或其他)的速度是。
例2.據2002年12月29日的中央氣象臺預報,下列四個地區的最低氣溫分別是:哈爾濱-25℃,海口13℃,杭州-1℃,南沙24℃,請你把這4個氣溫按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
例3.學校舉行運動會,運動員的編碼設為4位數字,第一位代表年級,如初一用“1”,初二用“2”……第二位代表班級,末兩位代表座位號,那么初一年二班34號的運動員編碼是。
三、知識考查——“基礎化”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提出要求:“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許多考卷的基礎題都占80%以上,偏題、怪題已銷聲匿跡了,繁雜的計算題、死記硬背的概念題不見了,靠計算技巧來解答的題目少見了。
四、能力要求——“層次化”
新課改理念倡導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為了體現能力目標的要求,多數考卷較好地設計了綜合能力的考查題,但每個人的能力大小是有差異的,為了關注學生發展的差異性,一些考卷按能力層次的要求分A、B、C卷,供不同層次的學生自主選擇考卷,有的是在同一份考卷內把部分題目分A、B題讓學生選做,有的是設計了參考題、附加題讓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較好地體現了“多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好學生”的評價理念。
(作者單位:河北衡水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