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分工越來越細,部門越來越多,員工隊伍不斷擴大,企業的各項制度越來越完善,但員工沒有了創業時期的熱情和工作上的協作精神,存在著工作效率降低、制度執行不到位、工作協調難度大、企業目標難以實現等問題。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勢必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企業的生存。
一、發展期的企業執行力差存在的問題
1. 企業的戰略、策略、貫徹不到位。開會說明了,卻形成“腸梗阻”,一到下面就走樣;即便確實按照企業的指示去做了,但就是產生不了預期的結果;經理們都簽了目標責任書了,但還是完成不了任務;企業員工都在忙,但就是不出成績;一件小事吩咐下去幾個月還解決不了,并且沒有主動的反饋,要等到領導過問才知道。
2. 員工的工作情緒低。有的員工工作責任心不強,出現問題時不是積極主動尋求解決辦法,而是等、靠、要,完不成任務找客觀理由,而不去找主觀原因。造成了人員增加了、費用增加了,但效益卻沒有明顯的增長。
3.部門之間配合不默契。各自為政的時候多、強調部門作用的時候多,相互配合時候少、強調服務的時候少,協調起來越來越難、越來越費勁,出現問題互相扯皮、相互推諉。
4. 缺乏明晰的長期戰略發展規劃,員工不知道該干什么。有的企業沒有明確的戰略規劃,沒有明確的策略,使員工得不到明確的指令;也有的企業策略不符合市場需求,員工只好自發的進行修改;還有一些企業政策經常變,策略反復改,再加上信息溝通不暢,使員工們很茫然,只好靠慣性和自己的理解去做事。
二、企業執行力不到位的原因
1. 企業的執行文化還沒有完全形成。執行力就是部門和個人理解、貫徹、落實、執行企業決策的能力。只有建立執行文化,才能增強團隊的凝聚力、戰斗力和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
2. 培訓不到位,不知道怎么干。制度訂了一大堆,學習培訓不到位,員工對制度不理解,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有些企業員工沒有培訓直接上崗,要么培訓缺乏針對性和實操性,如有的企業對員工做勵志培訓和拓展訓練,使員工熱血沸騰但工作怎么干還是不知道;有的企業給低層員工做一些行業趨勢、宏觀戰略的培訓,也還是沒有交給他們方法。同時還有一個比較普遍的深層次原因,就是中高層領導業務能力差,自己不知道怎么干,更沒法對下面的人說清楚。總監說不清,經理也說不清,最后是真正執行的最底層不會干,有苦說不出。
3. 管理不到位。管理者沒有持續地跟進、跟進、再跟進。對制度、政策的執行不能始終如一地堅持,常常虎頭蛇尾;有布置沒有跟蹤檢查,或檢查工作時前緊后松,跟進不力。
4. 制度出臺時不夠嚴謹。有些方案沒有經過充分的論證就出臺了,缺少針對性和可行性,或者過于繁瑣不利于執行,結果導致政策變換比較頻繁,連續性不夠。
5. 在執行的過程中,業務流程過于繁瑣,形式的東西增多。當企業成功與發展時,常常更加注重形式、更加官僚化、離客戶更遠。
6. 在執行過程中缺少良好的方法。表現之一是溝通協調不好;二是員工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7. 缺少科學的監督考核機制,沒有建立激勵機制,或者激勵措施沒有發揮作用。一是沒有評估;二是考核指標不合理,很多企業的考核面面俱到,指標過于分散,主要指標所占的權重必然減少,同樣會削弱其導向作用;三是沒有建立有效的績效掛鉤的機制,干好了沒什么好處,干不好沒什么壞處;四是處罰不重或沒有處罰。
三、提高企業執行力的對策
1. 培育奮發向上、加強執行力的企業文化。一是建立有效的績效掛鉤機制,開展積極地對話制度,經常與員工交流,因為大家的意愿會通過很多細節表現出來。二是培養員工的責任心和上進心。有一顆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就會更好的做好本職工作,從而使企業以及個人都有所建樹。同時有了上進心,人生就有了目標;有了上進心,就會努力學習、奮發向上、超越自我,力爭上游。如果我們真想取得事業的成功,就應當用敬業的精神來表達我們對事業的忠誠。有了敬業精神,即使在一個很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創造出奇跡來。三是培養員工服務意識和合作意識。所有工作都要以顧客滿意為最終目標,這就要求員工具備全員營銷意識和服務意識,以滿足客戶需求作為我們工作的第一目標,處處為客戶著想,簡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費用,樹立“搞好本職工作就是為客戶做好服務一環”的思想。樹立下道工序就是上道工序的客戶的意識,做到產品與服務零缺陷,努力做好本職和本崗位的工作。同時要樹立職能部門為生產、營銷一線服務的思想,一切工作以滿足外部客戶需求為標準。
2. 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建立一個良好的執行環境。首先要將企業發展的目標、遠景策略、組織構成告訴給員工,讓員工確立明確的目標及實現目標的秩序,要依據實事求是的態度,扎扎實實實現目標;其次要加強制度、流程、方案的培訓和學習,讓大家知道該干什么,該咋樣干;再其次是有效的溝通。如果每個人的執行力都很強,但不能有效溝通,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執行結果很差。所以,整體執行力的提高,有效溝通是基礎。只有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執行人員才能有效溝通,這樣才能提高整體執行力。
3. 要有明確的工作目標。首先企業要制定中長期戰略目標、年度目標,并層層分解到部門、到崗位,責任到人,每個人的利益和企業的目標掛鉤。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工作就沒有動力。因此,作為企業領導,要不斷強調目標和方向,以及到達目標的好處,對一線人員的具體要求;作為員工必須有自己的奮斗目標,并將之與企業發展目標融合起來,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就會有動力、有方向,遇到困難我們就會想辦法戰勝;其次,必須明確自己的工作目標,我們每位員工都有自己的工作崗位、都有崗位的職責任務,確保完成職責任務和領導臨時交辦的任務,就是我們的工作目標。
4. 工作要有計劃性。計劃性是完成工作目標的保障,只有工作有了計劃性,我們的一切工作才能按部就班去完成,才能檢查我們有哪些工作任務還沒有完全徹底完成;因此在企業、部門目標確定以后,要建立一份詳細的執行計劃,并把它捆綁到日程上,將目標轉化成具體的行動及時間表上的細節。根據當時任務的緊緩,制定出企業和部門的年計劃、月計劃、周計劃乃至日計劃;同時要將任務層層分解到班組、到具體崗位和人員。并對日、周、月計劃完成情況進行自查,總結經驗教訓,確保目標任務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
5. 要有完善的工作流程。一要通過提升完善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項制度,使生產、質量、采購、銷售、財務、人事等系統內部及系統之間的制度相互銜接,形成一個全面的相互支撐的管理制度體系,使企業運行有章可循,有規可遵,使企業各項管理由人治向法治轉變。二是進一步明確工作流程,使企業生產經營的各項流程進一步清晰,使各部門工作分工明確,責任明確,互相協作,互相配合,銜接有序;以提高企業效率、形象及服務質量。
6. 重點抓好貫徹落實工作。制度、計劃和方案再好,如果得不到貫徹落實,就等于一紙空文;制度、計劃和方案不能只停留在嘴上,停留在紙上,而是要在工作過程中得到貫徹實施;在此執行過程中,領導必須以身作則,因為領導者本人對執行力的影響最大,決定著策略能否執行下去的問題。作為分管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就是要抓落實工作,目標分解到人,責任落實到人,限期完成,到時對結果進行檢查,并及時幫助解決下屬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以確保工作按計劃、方案和制度要求去做,按時完成。
7. 建立跟蹤檢查制度。在計劃開始實施后,要對計劃進行評估和跟蹤檢查,針對達成率、生產效率作多方面的考評、反省。對前一段的工作進行總結,找出不足和優勢,并分析今后可能面臨的變化,從而及時修正計劃與目標。當出現問題時,要找出原因并尋求解決的辦法。
8. 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機制,按時進行績效考核。再科學、完善、合理的規章制度、計劃,如果沒有檢查、督促和考核就無法知道有沒有貫徹執行,執行的力度如何,工作目標有沒有達成,執行中還存在哪些需要改進問題,就無法評價,因此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就要做好績效考核,同時考核過程中應該堅持“客觀、公正、及時、準確”的方針,使績效考核真正成為激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的杠桿。有效考核要做到三點:一是考核要真正發揮導向作用;二是避免人為因素干擾;三是處罰措施要嚴格執行不能估息。處罰措施必須嚴格執行,毫不含糊,否則就破壞了游戲規則,寬容了一個,損害了一批。
9. 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建立和完善與執行力有關的薪酬制度,薪酬設計更多的與業績聯系起來,并且對業績的衡量不僅僅是單純的數字為標準,而是更注重一個人的潛力,以及為企業所做的貢獻,對那些具有執行力的人給予更多的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
(作者單位:陜西天士力植物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