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是以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其它相關資料為主要依據,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評價和剖析,反映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的利弊得失和發展趨勢,從而為改進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和優化經濟決策提供重要財務信息。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指標體系包括償債能力指標、運營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和發展能力指標。
一、盈利能力指標
盈利能力就是企業資金增值的能力。對增值不斷追求是企業資金運動的動力源泉與直接目的,盈利數額的大小、利潤率的高低是衡量企業管理效績的主要標志。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有營業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和市盈率。
1.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率。營業利潤率越高,表明企業市場競爭力越強,發展潛力越大,從而獲利能力越強。
2. 總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報酬總額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總資產報酬率全面反映了企業全部資產的獲利水平,一般情況下,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益越好,企業獲利能力越強,經營管理水平越高。
3. 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的比率。一般認為,凈資產收益率越高,企業自有資本獲取收益的能力越強,運營效益越好,對企業投資人和債權人權益的保證程度越高。
4. 市盈率。市盈率是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價相當于每股收益的倍數。一般來說,市盈率高,說明投資者對公司的發展前景看好,愿意出較高的價格購買該公司股票,所以一些成長性較好的高科技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通常要高一些。但是,也應注意,如果某一種股票的市盈率過高,則也意味著這種股票具有較高的投資風險。
二、償債能力指標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對企業而言,適度的舉債是擴大經營規模,提高資本金利用率的一項重要經營策略。但是,舉債必定伴隨一定的風險,舉債額越多,風險越高。如果不能合理把握負債規模,經營不善,就有可能形成資不低債,無法運營而破產。償債能力指標包括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1. 短期償債能力指標。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及時足額償還的保證程度,是衡量企業當前財務能力,特別是流動資產變現能力的重要標志。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流動負債比率。①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比率。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越高,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的權益越有保證。國際上通常認為,流動比率的下限為100%,而流動比率等于200%時較為適當,它表明企業財務狀況穩定可靠,除了滿足日常生產經營的流動資金需要外,還有足夠的財力償付到期債務。如果比例過低,則表示企業可能捉襟見肘,難以如期償還債務。但是,流動比率也不可以過高,過高則表明企業流動資產占用較多,會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企業的籌資成本,進而影響獲利能力。②速動比率。速動比率是企業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一般情況下,速動比率越高,表明企業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越強。國際上通常認為,速動比率等于100%時較為適當。如果速動比率小于100%,會使企業面臨很大的償債風險;如果速動比率大于100%,盡管債務償還的安全性很高,卻會因企業現金及應收賬款占用的資金過多而大大增加企業的機會成本。③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現金流量同流動負債的比率。該指標越大,表明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業按期償還到期債務,但也并不是越大越好,該指標過大則會表明企業流動資金利用不充分,獲利能力不強。
2. 長期償債能力指標。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長期負債的能力。反映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主要有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和已獲利息倍數。①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又稱負債比率,是企業負債總額占資產總額的比率。一般情況下,資產負債率越小,表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但是,該指標并非總是越小越好。從債權人角度來說,該指標越小越好,說明企業償還債務有保障。從企業所有者來說,如果該指標較大,說明企業利用較少的自有資本投資形成了較多的生產經營用資產,不僅擴大了生產經營規模,而且在經營狀況良好的情況下,還可以利用財務杠桿的原理,得到較多的投資利潤。如果該指標過小,則表明企業對財務杠桿利用不夠。但是,資產負債率過大,則表明企業的債務負擔過重,企業資金實力不強,不僅對債權人不利,而且企業有瀕臨倒閉的危險。②產權比率。也稱資本負債率,是指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的比率,是企業財務結構穩健與否的重要標志。一般情況下,產權比率越低,表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擔的風險越小,但企業不能充分地發揮負債的財務杠桿效應。所以,企業在評價產權比率適度與否時,應從提高盈利能力與增強償債能力兩個方面綜合進行,應在保障債務償還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產權比率。③已獲利息倍數。已獲利息倍數是指企業一定時期息稅前利潤與利息支出的比率。該指標不僅反映了企業獲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獲利能力對償還到期債務的保證程度,它既是企業舉債經營的前提依據,也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大小的重要標志。
三、運營能力指標
運營能力是企業的總資產及其各個組成要素的配置組合對財務目標實現所產生作用的大小。資產運營能力的強弱取決于資產的周轉速度、資產運行狀況、資產管理水平等多種因素。生產資料運營能力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
1. 應收賬款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內營業收入與平均應收賬款余額的比率。該指標反映了企業應收賬款變現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應收賬款周轉率高表明企業收賬迅速,賬齡較短,資產流動性和短期償債能力強,并且可以減少收賬費用和壞賬損失,從而相對增加企業流動資產的投資收益。
2. 存貨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成本與平均存貨余額的比率。存貨周轉速度的快慢,不僅反映出企業采購、儲存、生產、銷售各環節管理工作狀況的好壞,而且對企業的償債能力及獲利能力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一般來講,存貨周轉率越高越好,存貨周轉率越高,表明其變現的速度越快,周轉額越大,資產占用水平越低。
3. 流動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收入與平均流動資產總額的比率。在一定時期內,流動資產周轉次數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動資產完成的周轉額越多,流動資產利用效果越好。從流動資產周轉天數來看,周轉一次所需要的天數越少,表明流動資產在經歷生產和銷售各階段時所占用的時間越短。
4. 固定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收入與平均固定資產凈值的比值。一般情況下,固定資產周轉率越高,表明企業固定資產利用充分,同時也能表明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得當,固定資產結構合理,能夠充分發揮效率。反之,如果固定資產周轉率不高,則表明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產成果不多,企業的運營能力不強。
5. 總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收入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值,總資產周轉率越高,表明企業全部資產的使用效率越高;反之,如果該指標較低,則說明企業利用全部資產進行經營的效率較差,最終會影響企業的獲利能力。
四、發展能力指標
發展能力是企業在生存的基礎上,擴大規模、壯大實力的潛在能力。如果企業收益逐年增加,并將其中相當部分再投資用于擴大生產經營,或有能力通過其他融資方式獲取大量資金擴大經營,說明企業未來前途光明。發展能力指標主要有營業收入增長率、資本保值增值率、資本積累率和總資產增長率。
1. 營業收入增長率。營業收入增長率是企業本年營業收入增長額與上年營業收入總額的比率。營業收入增長率是衡量企業經營狀況和市場占有能力、預測企業經營業務拓展趨勢的重要標志。不斷增加的營業收入,是企業生存的基礎和發展的條件。該指標若大于0,表示企業本年的營業收入有所增長,指標值越高,表明增長速度越快,企業市場前景越好;若該指標小于0,則說明產品或服務不適銷對路、質次價格,或是在售后服務等方面存在問題而使市場份額萎縮。
2. 資本保值增值率。資本保值增值率是企業扣除客觀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權益總額與年初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一般認為,資本保值增值率越高,表明企業的資本保全狀況越好,所有者權益增長越快,債權人的債務越有保障,該指標通常應當大于100%。
3. 資本積累率。資本積累率是企業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與年初所有者權益的比率。資本積累率是企業當年所有者權益總的增長率,反映了企業所有者權益在當年變動水平,體現了企業資本的積累情況,是企業發展強盛的標志,也是企業擴大再生產的源泉,展示了企業的發展潛力,同時,也反映了投資者投入企業資本的保全性和增長性。該指標若大于0,則指標值越高表明企業的資本積累越多,應付風險能力以及持續發展的能力越大;若該指標小于0,則表明企業資本受到侵蝕,所有者利益受到損害,應予以充分重視。
4. 總資產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是企業本年總資產增長額同年初資產總額的比率。總資產增長率是從企業資產總量擴張方面衡量企業的發展能力,表明企業規模增長水平對企業發展后勁的影響。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一定時期內資產經營規模擴張的速度越快。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分析是一個全時序分析的過程,不僅要評價過去、衡量現在,而且要預測未來。因此,要將本期指標體系數值與企業歷年水平、與同行業平均水平和先進水平進行比較,從而客觀地衡量與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管理水平,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同時,經濟決策性質的復雜化和決策目標的多元化決定了經濟決策所需要的信息的多樣化。因此,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指標體系的計算與運用,并不排斥會計信息中的非報表信息甚至非會計信息的綜合利用。
(作者單位: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