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服務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后續動力。廊坊市的服務業雖然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仍較落后,本文擬從廊坊市服務業發展狀況,存在問題及原因等方面分析,并提出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 廊坊 服務業 現狀 優化策略
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興旺發達程度是衡量和體現經濟社會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加快發展服務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是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實現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內在要求,是緩解環境約束和資源要素壓力、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的客觀需要,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保證,是順應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增強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加快發展服務業,對于廊坊市加快實現“科學發展、進位爭先、和諧安定、富民強市”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一、廊坊市服務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廊坊市服務業發展形成了規模擴大、質量提高、后勁增強、結構優化的良好勢頭。2007年,全市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67億元,增長19.6%,占全市GDP的比重達30.2%。主要特點:
1.發展速度不斷加快。2004至2007年增長速度分別為11.2%、13.2%、15.1%和19.6%,高于同期GDP增速4.6個百分點。
2.內部結構不斷優化。服務業內部各行業全面發展,市場化、社會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批發零售、餐飲、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所占比重呈下降趨勢;會展旅游、現代物流、信息服務與軟件業等現代服務業比重呈逐步上升趨勢。2007年現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42億元,占全部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為54%。
3.會展旅游業發展快速。2007年共接待和舉辦各類大型會展54個,全年累計完成展覽面積120萬平方米,累計參展觀眾達到60萬人次,累計意向成交額75億元。同時,舉辦各類域外會議1000余個。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534萬人,旅游收入達到42億元。旅游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8%,占全市服務業增加值的15.7%。
4.現代物流業持續升溫。全市有14個現代物流項目被列入《“十一五”期間河北省現代物流業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41億元,項目數量和總投資分別占全省比重的14%和18%,均居河北省第二位。
二、廊坊市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差距及成因分析
從與全國、河北省平均水平比較看,廊坊市服務業發展的總體水平偏低。2001年~2007年間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始終在30%左右徘徊。2007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別低于同期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8.9和3.3個百分點。分析原因,有以下方面:
1.思想認識有待提高。主要是對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存在重工業、輕服務業現象。
2.產業依托度不高。廊坊市工業屬于散而小、小而全,總體實力偏弱,產業聚集度不高,服務業發展的產業基礎相對薄弱。
3.城市化水平滯后。城市是服務業發展的主要基礎和載體。2006年,該市的城鎮化率僅為40%,比全國平均水平低4個百分點,限制著服務需求空間的進一步拓展。
4.部分行業受到京津擠壓。京津均是超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服務業十分發達,對該市部分服務業行業形成了天然制約。在市場體系、鐵路運輸、醫療、高檔生活品消費等方面表現的比較突出,存在購買力倒流、人才倒流等現象。
5.服務業人才不足。一是服務業從業人才少。2006年,全市服務業從業人員58.95萬人,其中中專及以上學歷、無學歷有職稱人員13.96萬人,占服務業就業人員比重僅為23.7%。二是人才結構不合理。在有限的人才資源當中,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兩大門類,此兩項所占比重為69.1%。
三、廊坊市服務業發展思路和對策措施
1.總體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經營、多元投入,以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為方向,以優化結構、拓寬領域、擴大就業為目標,做大做強傳統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構建“三大體系”,重點發展“十大行業”,提高服務業整體水平,促進全市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三大體系”:一是以會展、科技、服務外包、現代物流為主導的生產性服務業體系;二是以教育、醫療保健、金融服務為主導的社會公共服務業體系;三是以旅游、商貿流通、文化創意、房地產、社區服務為主導的居民服務業體系。
“十大行業”:會展旅游業、金融服務業、服務外包業、現代物流業、科技教育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商貿流通業、醫療保健業、房地產業、社區服務業。
2.對策措施。(1)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充分認識加快發展服務業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服務業的發展,沖破一切陳舊的思想觀念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用新的思維、新的思路指導實踐。(2)制定服務業發展規劃。從全局和戰略高度謀劃服務業發展,科學界定廊坊市今后幾年乃至更長時期的服務業發展定位、發展目標和空間布局。(3)加快城市化進程。盡快把中心城市規模做大、功能做強。依托工業小區、交通樞紐和商貿中心擴大小城鎮規模,拓展服務業的重要發展載體,加速人口聚集,為服務業發展創造需求基礎。(4)與京津實現戰略協作。適應京津冀一體化的大趨勢,立足于優勢互補,揚長避短,推進聯合,實現雙贏,在加強聯合中求得服務業的大發展。(5)加大服務業投入。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私營、外資等各種經濟成份、各類經濟主體投資服務業。(6)深化改革開放。推進二產企業內部服務性活動社會化,實行服務外包。加快推進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后勤服務社會化。支持鼓勵優勢服務企業跨地區并購重組。(7)加快服務業人才培養。切實制訂落實好引進人才的各項規定,吸引國內外高端服務業人才投資創業。積極推進職業教育與企業聯合進行訂單培養。充分發揮企業積極性,加快崗位職業培訓。同時,大力推進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提高服務業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
參考文獻:
[1]王吉科顏廷標:河北服務業發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2]朱明春:我國服務業發展戰略思考,http://www.witroad.com/html/info/0602/info_3164.html,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