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國大力發展風力發電產業背景下,通過研究國內外風力發電產業的發展經驗,結合河南省風力發電行業實際情況,提出河南省風力發電裝備制造供應鏈發展規劃,打造河南省制造行業產業鏈,促進河南省風力發電產業發展,把風力發電產業作為河南省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助力河南經濟騰飛。
[關鍵詞] 風力發電裝備 供應鏈 意義
一、我國風電產業發展迅速,迫切需要提高國產風電裝備制造能力
我國的風能資源十分豐富, 10m高度以內可開發利用的地表風電能源約為10億kW,其中陸地2.5億kW,海上7.5億kW。因此,風力發電是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現實而重要的選擇。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提出,到2010年,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同時,形成國內風電裝備整機制造能力達到年產500萬千瓦,零部件配套生產能力達到年產800萬千瓦,為2010年以后風電快速發展奠定裝備基礎。
二、風力發電裝備制造國產化的難點是供應鏈國產化,必須建立供應鏈
風力發電裝備制造業是供應鏈產業,成功與否取決于供應鏈是否成功。風力發電裝備由風輪葉片、變漿距軸承、輪轂、主軸、主軸承、增速齒輪箱、聯軸器、發電機、偏航系統、塔筒、控制系統等部件組成,由于零部件體積和重量大,制造工藝復雜,生產周期較長,價格高,庫存少,所以對于風力發電裝備整機制造企業來講,構建有效的供應鏈系統是準時生產和交貨的保證。
風力發電裝備整機制造企業既不可能、也不必要獨自完成風電機組所有零部件的制造,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根據機組系統設計時制定的零部件采購規范,從供應商處采購零部件,再進行組裝生產,目前部分關鍵零部件還是從國外采購。從我國現已投入批量生產的風力發電裝備整機制造企業生產情況看,關鍵零部件的供應(例如,葉片、主軸軸承、齒輪箱軸承、變漿距軸承、偏航軸承)就特別短缺,成為制約風力發電機組整機制造上批量、上規模的瓶頸。所以,風力發電裝備機組的國產化,不僅要實現技術的國產化,還必須實現供應鏈的國產化。其中,供應鏈國產化是最關鍵的,供應商做風電的關鍵零部件國產化工作最長需要7年,最短也需要2年。
三、河南省具備建立風力發電裝備制造供應鏈的條件
近三年內,河南省大力發展風力發電產業。風電場項目、風電裝備部件、風電整機、風機研究等項目相繼上馬,具備建立風力發電裝備制造供應鏈的條件。
1.河南省風能資源比較豐富,全省可供開發的風電場共有8處,規劃風電裝機容量約100萬千瓦。
2005年7月簽訂三門峽湖濱風力發電項目協議。三門峽湖濱風電項目規劃裝機容量10萬千瓦,計劃投資近10億元,其中第一期工程計劃裝機容量3萬千瓦。
2006年4月,方城風電場工程項目被批準建設。方城風電廠工程首期安裝28臺單機容量為750千瓦風電機組,裝機規模為21兆瓦,最終投資規模將達到15億元。
2007年信陽大別山、天目山、雞公山、黃柏山風力發電項目通過國家水規院專家評審。河南省將利用6.3億元歐洲投資銀行貸款,在信陽建造4座年發電量為1.92億千瓦時的風力發電廠,實現銷售收入1.66億元。
2.河南省生產風力發電整機的企業也不斷增多。2007年開封經濟技術開發(集團)公司投資2億余元于兩向旋轉風力發電機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28200萬元,利稅9860萬元。
2007年鄭州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與德國方面簽訂了制造垂直軸風力發電機的協議,由鄭紡機投入幾千萬,這個項目推出后,兩三年內等于再造一個鄭紡機。
河南大自然風電設備有限公司(河南鶴壁)生產5kw風力發電機。新鄉市衛濱區陽光新能源開發中心生產風力發電機。新鄉市風光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太陽能、風能與節能產品開發的高新技術企業。河南省鶴壁市輕工電子研究所研制成功并投入生產 “高效風力發電機”。
3.河南省內企業生產風力發電裝備配件的也較多。舞鋼市華升物資有限責任公司(河南平頂山)生產風力發電機塔架。新鄉市宏宇特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風力發電機低溫高韌性球墨鑄體的輪轂、底座等零部件。洛陽軸承廠生產風力發電機軸承。另外,一些很有實力的企業也準備進入風力發電行業,如南陽防爆電機廠,許繼集團等等。這些都為打造風力發電裝備制造供應鏈提供有力的保障。
4.河南省對于風力發電裝備的科研也很重視。2008年6月,“河南省風力發電工程研究中心”經河南省發改委批準落戶長葛。該中心由全省百強民營企業之一的河南森源集團承建,總投資4320萬元,項目產業化投資7億元。預計到2010年,河南森源集團可具備年產60萬千瓦容量的風力發電機組成套生產能力,實現銷售收入42億元,輻射拉動風力發電產業規模70億元至100億元,實現河南省風力發電業高速發展。
四、打造風力發電裝備制造供應鏈帶動河南工業經濟騰飛
徐光春書記在河南省委八屆八次會議中講到,“當今經濟的發展,正在由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變;當今區域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環境的競爭、大城市特別是城市群的競爭、大企業大集團的競爭”。
21世紀的競爭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單個企業的單打獨斗無法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現在應將河南省風力發電行業的各類企業整合,發揮河南省優勢,打造風力發電產業供應鏈。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為經濟發展產生“倍增效應”,從而帶動河南工業經濟騰飛。
參考文獻:
[1]祁和生:我國風力發電機組總裝企業現狀[J].中國科技投資,2008.1:61~64
[2]周潔:國內風電制造行業發展綜述[J].電器工業,2007.12:16~19
[3]李永東苑國鋒:中國風力發電的發展現狀和前景[J].電氣時代,2006.3: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