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首先分析出我國成品油市場呈現雙寡頭壟斷的主體結構特點,通過利用動態經濟學的系統可控性原理,構建成品油銷售市場的市場能控性模型,分別引入國家政策管理的決策變量和策略變量控制方法,分析不同控制方法下成品油市場的系統能控性,得出只有通過間接的影響市場主體的策略才能最終達到市場的整體能控,為國家成品油市場監控管理提供理論依據與政策借鑒。
[關鍵詞] 成品油 市場 可控性
我國成品油市場主體現狀目前可以“雙頭壟斷”市場結構來加以描述,我國成品油市場相對封閉,市場由國家石油公司壟斷掌握,絕大多數小企業沒有油品外貿進口權;我國市場絕大部分成品油供應都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家公司來完成,中石油、中石化壟斷經營的大格局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將不會改變。雖然我國成品油零售、批發市場已相繼開放,關稅、貿易壁壘也陸續寬松,并且長期來看市場化程度肯定會逐步提高,但由于成品油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我國需求缺口的逐漸增大,成品油市場將仍是政府高度控制的一個領域。研究如何控制國內成品油銷售市場,不僅是實現國家與企業的宏觀一致性,而且對石油市場產業結構優化、促進成品油市場公平競爭,提高國家石油資源的高效配置,保持國內成品油價格穩定的重要保障。
一、經濟系統可控性原理
通過分析經濟系統可以發現某些經濟變量是可以直接控制的,通過直接控制這些變量的取值來影響整個經濟系統,這類變量運用控制學的概念定義為控制變量或決策變量;而經濟系統的另一類變量是描述經濟系統行為的一些變量,它的取值不是可控制的,只能夠通過對控制變量的選擇來間接的影響它。
1.經濟系統模型
在研究一個經濟系統時,我們首先要建立經濟系統的數學模型,連續系統的數學模型的一般形式為:其中,是n維狀態變量,為m維控制變量。假設我們已知經濟目標函數為,那么我們經濟最優控制即為求決策變量使它在某個集合U 內,并使最大或者最小。
二、經濟系統最優控制
在這一個經濟系統中,是描述經濟對象的狀態方程,且一般情況下為微分方程,是初始時刻經濟系統所處的狀態,稱為初始狀態。是對所采取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的度量,積分區間是計劃最優策略的時間范圍,被積函數在經濟問題中常表述為在瞬間t,相對于控制和狀態的純收益,則給出了相應于控制和,經濟系統在計劃期的總的純收益。
由于目標函數是區間上的函數的函數,因此稱為目標泛函。如果存在策略變量在有限的時間內將經濟系統的初始狀態轉移到0的狀態,該經濟系統就是為能控(可控)的經濟系統。
常規上,我們用常系數線形微分方程描述經濟系統的狀態方程:
則經濟系統能控的充分必要條件為能控性矩陣:
的秩為n,其中n為經濟系統狀態變量含狀態變量的個數,這個數也稱為狀態空間的維數。
三、國內成品油市場能控性建模分析
按照雙寡頭壟斷的理論假設,中石油與中石化壟斷成品油市場的生產與銷售,公司在周期k內的產量分別為,其各自初始產量已知。公司均以利潤最大化決定自己的產量,在解自身利潤最大化問題時,假設競爭對手保持前一周期的產量,即符合COURNOT預期。
公司i的利潤函數為 式中p為成品油市場銷售價格,ci為公司i的成本。假設
于是公司i的利潤最大化問題為:
這時利潤最大化問題的一階必要條件為:
由此得出,即利潤最大化的解必須滿足的差分方程組。
三、寡頭壟斷型成品油市場可控分析
1.決策變量控制模式分析。為分析政府對寡頭壟斷市場控制的可能性,設政府可以依靠一個決策變量的影響市場,例如稅收政策、出口補貼等,它可以使公司的單位產出成本下降,這時公司i的成本函數改為。這時滿足的差分方程組化為:記,則得到寡頭壟斷系統的狀態方程組,其中
系統的能控性矩陣為:
于是矩陣秩為1,因此該系統不能完全能控的,也就是說不能通過一個決策變量達到寡頭壟斷市場的控制政策效果。
2.策略變量控制模式分析。假設每個公司的成本可以引入一個策略變量,即對公司ui可以引進策略變量,使其成本函數為。
則模型修改為,其中
系統 的能控性矩陣為 的秩為,該系統完全可控。表明如果能對每一個公司引進一個策略變量影響他的成本函數,則可以對寡頭壟斷市場進行控制。
成品油市場的市場控制是關系到國家民生的一個重點問題,成品油銷售價格、銷售數量、區域結構的市場可控一直是國家宏觀經濟管理部門關心的焦點與難點,通過本文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成品油市場主體的監控管理通過直接的決策變量如稅收、價格補貼、區域限制等手段是不能達到的(短時間內),相對而言,通過引入間接影響市場主體決策的策略變量,分別對不同的市場主體產生非完全一致的經濟調控手段,應該是能夠實現市場的動態可控,從而實現國家與企業的政策一致性。
參考文獻:
Giancarlo gandolfo,經濟動態學[M].王小明等譯.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