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主要介紹了三種常用的企業價值評估方法,并對三種方法的優劣性進行了評價,企業可以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在企業價值評估中對三種方法進行選擇。
[關鍵詞] 企業價值 現金流折現法 相對估價法 經濟增加值(EVA)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財務目標不斷的轉變,企業價值評估作為幫助企業實現財務管理目標的有力手段之一,越來越受到企業管理當局的關注。企業價值評估觀點的不同,將直接影響企業在評估實務中對評估方法、模型的選擇和應用,進而影響企業價值量的正確性和真實性,所以,對不同企業價值的評估方法進行比較顯得十分重要。傳統的評估方法有現金流折現法和相對估價法。近年來,經濟增加值(EVA)法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企業價值評估體系中來。
一、現金流量折現法(DCF法)
目前,最基本的評估方法是現金流折現法。現金流折現法是建立在現金流量和折現率基礎之上的評估方法,它以未來現金流量作為價值評估的依據, 運用一定的折現率, 將企業一定時期或整個壽命期的凈現金流量折成現值, 從而確定企業價值。其一般公式是:
從上式看,DCF法的核心是現值原則, 在評估價值時,必須具備長遠觀點,它將反映未來收益的現金流量,反映風險程度的折現率與企業價值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體現了收益與風險的匹配關系,而且現金流相對于利潤來說更真實可靠,其缺陷主要表現在:用DCF方法來評估的資產或企業目前的現金流量為正, 并要求在將來一段時間內的現金流量和風險能可靠地估計,但是對于未來現金流量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的資產或企業,就不適宜該方法的使用。
二、相對估價法
現金流量法在概念上很健全,但是在應用時會碰到較多的技術問題,所以在實際中,更傾向于運用相對估價法。此方法是利用類似企業的市場價值來估計目標企業價值的一種方法。它的前提假設是存在一個支配企業市場價值的關鍵變量(如凈利潤等)。市場價值與該變量的比值,各企業是類似的,可比的,而且這些企業在一般情況下存在著合理的價格。
相對估價模型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股權市價為基礎的模型,主要包括:股權市價/凈利潤;股權市價/凈資產;股權市價/銷售額等比率模型;另一類是以企業實體價值為基礎的模型,包括實體價值/息前稅后營業利潤;實體價值/實體現金流量;實體價值/銷售額等比率模型。
相對估價法最大的好處是比率使用起來比較容易, 并且能反映這些比率和企業特征之間的關系,能夠隨著企業特征的變化來預測比率的變化。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主要存在問題有:部分行業的上市公司較少,企業的可比程度很難確定;對于一些新興行業的企業, 可能就不存在可比的企業,無法應用相對估價法;利用凈利潤等指標進行評估,會使企業注重短期利益,忽視企業價值的長期發展;在運用該方法時,還應注意將目標企業與可比企業的會計準則統一起來。如果兩家企業會計標準不一致,可比性就會大大降低;如何利用上市公司的資料來評估非上市公司的企業價值,也是相對估價法面臨的難題。
三、經濟增加值(EVA)法
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經濟增加值是1982年由Stern Stewart公司提出的,其思想根源是經濟利潤基礎之上的剩余收益法。即一家企業要真正的盈利,除補償該企業的經營成本之外,還必須補償其資本成本 。
在計算EVA的過程中為了能更好的消減模型本身的缺陷和財務數據的失真,更真實地反映企業經營業績,要對財務數據進行調整。Stern Stewart公司在GAAP給出的160多項調整項目中,指出各企業的具體情況不同,其調整項目亦不一樣,在保證準確性的前提下,通常一個企業有5~15項要進行調整。
Stern Stewart中國公司針對中國的具體國情和會計環境,給出了EVA的計算方法:
EVA=NOPAT(稅后凈營業利潤)-IC(投資資本)×WACC(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EVA法現在廣泛應用于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如五糧液、青島啤酒等,它具有其他評估方法無法比擬的優勢:首先,EVA能更真實反映企業價值。EVA將“經濟利潤”引進企業價值評估,較充分地考慮了資本成本,在計算企業價值時,盡量剔除了由于會計失真帶來的不良影響,更能反映企業的真實價值。其次,注重企業的長遠發展。由于EVA是采用折現預期未來現金流的方法,更看中企業的長遠經營能力,不主張企業采用短期行為而獲利,鼓勵企業的經營者和所有者進行能給企業帶來長遠利益的決策,如新產品研發、人才培養等。再次,對高科技企業評估具有重要影響。高科技企業研發費用,廣告費用占企業費用的很大部分,EVA過多地把此費用資本化而非費用化,使得企業未來潛力發展更具優勢。
和任何估價模型一樣,EVA也存在其不足的方面:首先,EVA沒有很好地反映稅收問題。EVA在計算稅后凈營業利潤時,采用的是利潤表的稅后利潤。其次,EVA沒有一個通用的公式對計算內容做出具體規定,它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對計算內容進行調整。這就使得企業找出適合本企業的EVA較好方法,可能需要較長時間。
每個企業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不同而對企業價值評估方法進行選擇,要充分考慮企業自身的特點,使其評估結果為企業決策提供可靠的和相關的依據。
參考文獻:
[1]李麟李驥:企業價值評估與價值增長.第1版. 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1
[2]馮春麗李正倫:企業價值評估與投資決策.第1版.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
[3]俞明軒王建樂曾賢剛:企業價值評估.第1版. 北京:中國人大學出版,2004
[4]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成本管理.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