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戰略作為一種基本的競爭戰略,無論什么樣的公司都可以采用——制造業公司、服務業公司和非贏利組織,可以應用于任何產業環境中,所以研究企業如何實施低成本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一、低成本戰略及其實施條件
低成本戰略是指企業在提供相同的產品或服務時,其成本或費用明顯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或主要競爭對手的競爭戰略。低成本戰略的指導思想是,要在較長時期內在價值鏈的各環節上企業產品成本保持同行業中的領先水平,并按照這一目標采取一系列措施,使企業獲得同行業平均水平以上的利潤。實現低成本戰略必須滿足四個條件:一是用于大批量生產的企業,產量要達到經濟規模;二是要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三是企業必須使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四是要嚴格控制一切費用開支,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減少研究開發、服務、推銷、廣告及其他一切費用。
二、價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價值工程是一種通過各相關領域的協作,對所研究對象的功能與費用進行系統分析,不斷創新,力圖以最低的壽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實現必要的功能,旨在提高所研究對象的價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術。它分析了價值、功能和成本三者的關系,以功能分析為中心環節,設法消除多余功能和補充不足功能,滿足用戶需要,從而使壽命周期成本最低,價值最高。產品的價值等于功能與成本之比。
三、應用價值工程技術實施低成本戰略分析
通常,低成本只是企業成本戰略的一個方面,它還要考慮到產品的功能。影響企業低成本優勢的因素有兩個:產品功能和產品成本。只要在某一層次的市場中,產品功能確定的情況下,產品的成本足夠低,企業就具有了低成本優勢。價值工程所追求的是辯證地處理成本與功能的關系,實現產品的高價值。所以在低成本戰略的實施過程中,結合應用價值工程就能有效地實現低成本。
1.產品功能分析
低戰略要求企業的產品能夠銷售出去,這涉及到產品的營銷思路,銷售人員工作能力強弱等諸多因素,產品的功能是否符合顧客的需求是其中的關鍵。利用功能分析方法對企業已有產品功能進行分析,可以明了產品功能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異同。通過對產品功能的分析可以明確得知該產品能否滿足顧客的需求,其實際功能與設計功能相比是否有出入,如果產品實際功能與設計功能相同且符合市場需求,在實施低成本戰略過程中,僅需要考慮如降低成本;如果產品的實際功能與設計功能不同或雖相同但要改變,在低成本戰略的實施過程中,不僅考慮成本怎樣降低,還要考慮功能的改變。
2.控制成本驅動因素
實現低成本優勢需要從兩方面入手: 控制成本驅動因素和重構價值鏈。控制成本驅動因素是低成本戰略實施的第一步。在產品的功能分析階段,已經明確地知道了每一項作業所對應的功能,在此基礎上,利用管理會計中的作業成本系統和價值工程的評分方法,可以將每一項作業的成本和功能定量地求出,以此為基礎將價值比率的公式改造為:單項作業價值比率(SV)=單項作業功能(SF)/單項作業成本(SC)此時,就應考慮對成本驅動因素進行控制,其基本的控制步驟如下:
(1)如果產品實際功能與設計功能不相符或雖相符但與市場需求不符,增加或刪除某些作業,以達到增加或減少某些功能的目的;
(2)求出單項作業價值比率SV1, SV2 ,SV3 ……SVn;
(3)選擇作業I,尋找與其單項作業功能相同的所有替代作業, 并求出其單項作業價值比率
SV11 , SV12 , SV13 ……SV1n;
(4)從替代作業中選擇單項作業價值比率最大
者, 替代原有作業I , SV1I = max{SV11 , SV12 ,SV13 ……SV1n};
(5) 對所有作業均重復實行以上兩步工作。
通過以上各步驟的實施, , 從控制成本驅動因素的角度而言, 企業產品的價值比率V 已經擴大, 部分地實現了低成本戰略。
3.價值鏈重構
完成上述工作后, 就應該考慮對企業的價值鏈進行整合, 以求實現價值比率V 的進一步增大。
價值鏈重構應按以下步驟進行:
(1)企業價值鏈分析。一般而言, 企業的產品價值鏈總體上可以分為六個階段, 即研究與開發、設計、生產、營銷、配送和售后服務。從作業成本系統的角度而言, 每一階段均由不同的作業構成, 產品的價值鏈實際上是一系列作業活動的組合, 作業活動的改變會導致相關價值鏈環節的變動, 價值鏈的重構實際就是對多項作業的刪除與合并。
(2)作業活動的刪除與合并。在產品功能分析階段, 每項作業活動與其對應的功能均已明確, 但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并不是每項作業都能對應有一定的功能, 因此我們將作業活動劃分為增值作業和非增值作業。非增值作業的存在與企業的生產狀況有一定的聯系, 據有關資料統計, 在企業的全部作業活動中, 非增值作業要占到產品總成本的25%以上。非增值作業可以劃分為兩種: 一種是單獨存在, 其存在與否不影響增值作業的進行, 如零件堆積、返工、檢驗等; 另一種是與增值作業共同存在, 如果缺少它, 某些增值作業將不能進行, 如原材料特別發送、原材料的搬運等,它是連接兩個增值作業的中間環節。對于單獨存在的非增值作業, 企業應該采取一些措施控制其存在的成本動因, 減少其存在的必要性。對于與增值作業共存的非增值作業, 由于其起到連接增值作業的作用, 企業不光要采取措施盡量刪除它, 還要對產品的生產流程重新設計, 將一些增值作業合并, 使其在沒有非增值作業連接的情況下也能順利進行。完全刪除非增值作業和所有增值作業完全不相關是不現實的, 但企業應以此為追求目標。非增值作業的刪除和增值作業的合并對企業產品的功能沒有影響, 但能有效的降低企業的成本, 從而使價值增大, 實現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