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對我國的體育事業和經濟發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本文首先討論了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對我國經濟的積極影響。爾后分析中國體育經濟目前面臨的問題。最后就借北京奧運會如何繼續發展我國體育經濟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 北京奧運會 體育經濟 奧運經濟
2008年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辦,這將對北京乃至我國的經濟、文化、環境和社會等方面產生一系列影響。據國家統計局有關資料顯示,北京申奧成功將在7年內平均每年拉動我國GDP增長0.3~0 4個百分點。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物質文明的不斷提高,精神文明的要求必然越來越高,追求健康長壽的愿望也越來越強,加之北京奧運會開幕的越來越近,這一切必然促進我國體育經濟的高速發展。
一、舉辦奧運會對我國體育經濟的影響
1.有助于體育產業規范化管理和企業制度完善
奧運會將對政府做什么.支持什么進行檢驗,這對我們調放結合發展體育產業有很大好處,比如是否要重點支持競技體育,放開其他體育辦的產業;是否應從產業政策上鼓勵民間私營企業投資體育,特別是一些便于市場化運營的項目,因此,奧運會將促進企業建立適應市場競爭的運行機制,這可能會使一些有條件的福利型事業型單位加快向經營型企業型轉變,加快體育產業中的國有企業改革。構筑符合現代體育產業發展要求的企業組織結構與之相應。體育經濟政策要依法保護各種所有制體育組織的權益,鼓勵體育產業中形成多種所有制的競爭格局。
2.體育產業巨大的經濟利益
為企業營銷提供了非常大的商機,舉辦奧運會的的影響可以分為直接受益的產業和間接受益的產業,前者主要包括建筑業、交通業、旅游業、新聞出版業、交通業、電信業、餐飲業、房地產業等。后者涉及的面更廣一些,但綜合起來看,舉辦奧運會主要還是對新興產業特別是包括體育在內的服務業的影響最大。企業可利用奧運會樹立形象,提高產品質量”擴大銷售渠道,加快企業發展。奧運會是企業品牌推銷的最佳時機,有助于促進我國企業加快形成體育產業龍頭企業的進程;有助于我國體育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發展體育;有助于我國企業的科技進步。
3.為體育產業和企業高級管理人才提供了最好的成長空間。比如,如何努力發揮協會、體育博覽會、體育基金會的作用,如何做到積極地發行彩票,精心地經營門票,穩妥地試行股票,如何提高水平,這是最好機會。
4.有助于全民健身運動和我國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
在北京舉辦奧運會,將有助于促進全民健身活動,奧運會帶來了對體育的興趣,對健身的重視,對各種有助干身心健康的鍛煉方式的推廣,這不僅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而且也培養體育消費群體。從經濟角度講是提高體育場館利用率,培育體育市場的主體,對經濟發展有重大意義。為加快我國體育企業化的進程,促使體育同市場經濟全面接軌與聯手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二、中國體育經濟目前面臨的問題
在舉辦奧運會的推動下,體育產業發展很快,但產業化程度不高,體育經費來源單一,人們的計劃體制觀念還沒有轉變,體育產業意識沒有跟上,沒有形成大的規模,市場缺乏競爭力。
1.體育整體消費水平還比較低,發展不平衡
大眾的體育消費意識還不強,尚未形成大規模穩定的消費群體。經濟發展程度體現了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質量。觀賞性,人們的喜好程度,在國際取得成績的知名度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其產業資源的價值和開發效益也有很大的差異。
2.體育市場發育不健全
體育市場主體不成熟,體育企業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規范組建和運作的水平不高,缺乏有規模的大型體育企業,多數體育經營企業尚處于小、散、弱的狀況,企業競爭力不強;體育產業內部結構不合理,作為主體產業的體育服務業尚未形成規模,對相關產業的拉動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3.體育市場監管體系沒有形成,政策法規制度不完善,體育市場管理手段和規章滯后,缺乏調控機制。目前體育市場管理缺乏高層次立法,國務院的行政法規甚至法規性文件還不多,我國體育產業某些方面,缺乏長期穩定的政策扶持而使發展受到影響。
4.缺乏體育專業人員
就目前來講,我國還沒有專門的培養體育專門性人才的機構,導致體育專門性人才的缺乏,阻礙了我國體育產業向科學管理和高科技發展的進程。
三、采取如下途徑,建立體育市場經濟體系.推動我國體育經濟快速發展.
1.深入轉變觀念,實行體制改革
體育既然是產業,就要按現代企業體制建立和運作。實行政事、政企、政群分開。體育行政機構要加強社會管理職能,建立產業管理部門,使體育走向社會,進入市場。
2.大力解放思想,走企業化道路
體育部門特別是基層單位要走企業化道路,它們對運動場館和器材設施等國有資產擁有使用權和管理權,并要承擔使這些國有資產保值和增值的義務。它們應是獨立核算單位,有掌握人、財、物的權利,并具有法人資。
3.充分調動社會力量
發展體育產業僅僅依靠體育部門一家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在發揮體育部門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發揮社會各界的人才、資金、技術、項目等優勢,多元發展體育產業。
4.競技和群體并重
在競技體育走向企業化的同時,也要積極培育和開發群眾體育的消費市場,建立群眾體育,完善管理體制和群眾體育自我投資的運行機制。使全民健身計劃落到實處,達到提高全民整體素質和綜合國力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葛余輝盧懷飛廖金武:從奧林匹克運動看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J].商場現代化,2006.(1O)
[2]袁嘉良陳俊欽:論2008年北京奧運會與我國經濟發展[J].企業經濟,2006,(9)
[3]徐紹寬:奧運商機推動中國體育經濟的發展口.中國期刊網
[4]王 波:論體育產業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對策口].集團經濟研究,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