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七大報告指出,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構建先進城市文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實現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它為加快城市化進程和推進城市化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精神指引和動力支持。企業是城市市場經濟的主體,既為城市發展創造物質財富,提供硬支持,也為城市化可持續發展創造精神財富,提供軟支持,是先進城市文化的重要創造者和實踐者。傳播優秀企業文化,是構建先進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 城市化 企業文化 城市文化
一、城市文化與企業文化的關系
1.文化、城市文化和企業文化的概念梳理
文化人類學家泰勒1871年首次對文化進行了定義,他認為:“文化或文明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等,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個人而獲得的任何能力與習慣。”隨后的100多年,學者們進行了不斷完善和補充,形成了龐大的文化學體系,對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較為公認的看法:是一系列習俗、規范和準則的總和,起著規范、導向和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
在文化學研究的基礎上,城市文化和企業文化研究也蓬勃興起。所謂城市文化,就是指一個城市特殊的歷史、特殊的形象、特殊的精神,是城市居民所特有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美國社會學家帕克指出:城市絕非簡單的物質現象,絕非簡單的人工構筑物。城市與居民們的各種重要活動密切地聯系在一起,它是自然的產物,而尤其是人類屬性的產物。帕克提出的“人類屬性的產物”,實際上就是城市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精神。徐惲在分析了傳統的文化概念后,提出了現代城市文化概念:是一種以市民性為其核心,以工業化、市場化、城市化為其結構底蘊,以成熟的市場交換為其生存法則,并以一套與之相應的組織制度和人文觀念為其社會體系和價值系統的現代文化形態。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日本經濟的飛速發展,美國掀起了對日本管理的研究熱潮,企業文化研究由此誕生。威廉·大內提出,“企業的傳統和氛圍產生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而且,企業文化能夠表明企業的風格,如激進、保守、迅猛等,這些風格是企業中行為、言論、活動的固定模式”。黎永泰認為,“企業文化就是一種以全體員工為中心,以培育具有管理功能的、系統的、完善的,具有適應功能的精神文化為內容,以形成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經營理念為目標,使企業增強對外的競爭力和適應力,增強對內的向心力和活力的管理思想、制度和方法”。4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一種價值觀念,一種集體無意識。
梳理三者概念,城市文化和企業文化作為亞文化構成體系,與文化的根本屬性都在于一種超文本的集體價值理念,是集體精神、價值、意志長期積淀的產物,是集體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綜合體現,這些共性決定了城市文化建設與企業文化建設存在共同規律,二者可有機結合,整合發展。
2.城市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有機聯系
現代城市文化以企業文化所倡導的市場經濟理念為基礎。徐暉認為,城市化作為一種催生新的生活方式、人格心理、機制觀念,以及人文系統等新的精神文化機制的媒介,其本身即是一種文化現象。在城市化過程中,文化作為內隱的理念系統,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和穩定的精神架構,與社會文化傳統聯系密切。傳統農業社會,家族本位主義在整個社會文化中占據主導地位,這種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使得中國的城市化帶有很強的農業文化色彩。現代工業社會,企業的生產是廣義的生產,不僅是物質產品的生產,還包括精神產品的生產。現代城市文化以市民性為核心,以工業化、市場化為理念依托,以成熟的市場交換為生存法則。這些正是企業的精神文化產物,企業通過產品、服務、人員、廣告等各種手段,向社會傳遞現代企業文化理念,對城市文化發生直接的作用。
城市文化構建需要優秀企業文化。十六大以來,加快城市建設,提高城市化水平已成為各地政府工作的重心。經過長期艱苦努力,我國城市化建設取得了輝煌成就。但調查表明,我國中西部地區城市化建設的程度和水平明顯低于東部發達省市。中西部為了克服城市化起步晚、經濟落后、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帶來的滯后效應,采取了加大資金投入,制定優惠政策,采取鼓勵措施等多種辦法加快城市化進程,但效果并不明顯。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只重視了外在物質淺層次的城市化,而忽視了內在價值觀念深層次的城市化。關于城市化,《世界城市》將其定義為:“都市化是一個過程,包括兩個方面的變化。其一是人口從鄉村向城市運動,并在都市中從事非農業工作。其二是鄉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轉變,包括價值觀、態度和行為等方面。”在當前的研究和實踐中,我們集中于如何實現鄉村的市場化、產業化、商品化、現代化,如何快速發展第二、三產業,轉移農村剩余勞動人口,而忽視了鄉村人口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轉化。本質上,城市化就是用現代工業文明改進傳統的農業文明,用市場經濟開放進取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取代鄉村落后守成的小農意識。如果不能解決鄉村人口的思維觀念問題,即使建立了外在的市場環境,組建了形式上的現代企業,設立了類似“公司+農戶”的市場機制,也只能是淺層次的、表面的市場化,并不能實現真正意義的城市化。政府一方面大力招商引資,成立企業,修建工廠;另一方面貸款籌資,改造城市,新建房屋。表面上農村變成了城市,農民變成了市民。但是這些外在力量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自然經濟意識,他們的思維方法和行為習慣仍然遵循原有的方式,這就注定城市化會走向一個尷尬境地。因此,必須通過構建先進的城市文化,將現代市場經濟的開放性、主體性、理性意識滲透到人們內心,去改變落后的農耕文化意識,重塑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自覺依照先進的市場機制采取行動。企業作為社會最大的物質和精神產品制造者,必然是城市文化構建的重要來源之一。
二、傳播優秀企業文化構建先進城市文化
1.企業主動傳播文化,推動城市文化轉變
企業這一現代生產組織形式,是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的產物,歷史賦予了企業必須承擔相應的文化使命。企業有責任將自身的先進文化向社會廣泛傳播推廣,用現代化的科學價值觀去塑造城市和諧的文化面貌。作為企業文化主體的企業,首先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自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和文化使命,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在構建先進城市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主動進行企業文化傳播。由于城市競爭激烈,市場日趨飽和,許多企業將目標轉移到二三級市場,積極開拓農村這片潛在的無限資源。但大部分企業只重視產品輸出,而忽視了文化輸出。企業應該主動進行企業文化傳播,用優秀的價值觀去塑造先進的城市文化,改變人們保守的小農觀念,學會市場化的思維方式,由“準市民”變為“市民”,走上商品化道路,在實現城市化的同時,也為企業培育出良好的市場環境,拓展企業的生存空間,這無疑是一種雙贏行為。如四川三旭公司,在建立之初就確立了公司“人和”的核心理念。公司在生產經營中,處處從“人和”理念出發,創新現代經營模式,改變傳統的“公司+農戶”模式,建立“協會+公司+農戶”模式,由公司獨擔風險,把保護農民利益放在首位。公司堅持向農戶灌輸“人和”思想以及現代經營理念,以活動宣傳為主導,以經濟獎懲為杠桿,確保農戶不僅接受理解公司的先進文化,而且在行動中遵循落實先進文化,積極轉變為“市場人”,加快了當地的城市化進程。
2.企業多形式傳播文化,促進城市文化發展
優秀企業文化要發揮對先進城市文化的塑造作用,企業就必須采用多種方式和手段進行傳播。城市文化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歷史凝聚過程。人們要改變原有的小農文化意識,形成新的先進市場價值觀念,是一個緩慢而艱難的過程。面對新的市場理念和行為模式,人們要完成從認識接受,到行為模仿,到行為同化,再到真正內化為自身價值觀念的組成部分,進而形成行為習慣,演變為集體無意識,成為優良的城市文化傳統,這更是一個漫長反復的過程。因此,企業必須堅持長期多形式、多渠道傳播企業文化,結合城市實際,靈活采用各種方式推廣宣貫優秀企業文化,構建一個全方位立體式的傳播體系,利用各種渠道,不斷給予人們強烈而持久的思維沖擊,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推動先進城市文化的構建。
3.黨政引導整合企業文化傳播,加快城市文化構建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文化要大發展大繁榮。作為先進文化的代表,黨和政府在新時期城市文化建設中起著決定性作用。黨委、政府要積極引導企業開展企業文化傳播活動,推動先進城市文化建設。比如德陽市委、市政府就成功舉辦了大規模的“德陽企業文化成果展”,由市委宣傳部和國資委,組織40余家成功的國有和民營企業,開展了為期半個月的企業文化展。這些成功企業以圖片、文字、實物等為載體,將自身先進的經營理念、管理思想等向社會進行了充分展示。展覽期間共有20余萬人參觀瀏覽,除市民外,許多德陽市周邊的農民也問訊自發趕來參觀學習,這些先進的文化理念對他們的思想意識產生了極大震動,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事實表明,展覽對德陽城市文化,以及周邊城市文化建設都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按照十七大的部署,黨和政府還要大力弘揚企業文化中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范榜樣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積極構建和諧先進的城市文化。
4.社會營造文化氛圍,擴大城市文化影響
傳播優秀企業文化,構建先進城市文化,不僅是企業、政府的責任,社會各界公眾也有義務參與。先進企業文化要真正發揮對城市文化的塑造作用,就必須從企業客體文化轉變為城市主體文化,社會文化氛圍是能否實現這一轉變的關鍵。通過全社會的主動參與傳播,在城市形成強烈的、持續的先進文化場,借助濃厚文化氛圍的感染、塑造功能,利用氛圍中的文化力去影響、指令城市化范圍內的人們,促使他們產生與先進文化趨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達到優秀文化理念的內化,轉變為城市客體文化,構建先進城市文化,最終實現城市化的順利完成。全社會都應該行動起來,不斷提高公眾對于企業文化的認識,積極參與企業的文化傳播活動,大力支持黨政部門宣傳優秀企業文化的相關政策行為,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加快先進城市文化的塑造。
城市化是一個長期反復的過程,構建先進城市文化,用先進市場價值觀念重塑人們的思維意識和行為習慣,是確保城市化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通過優秀企業文化的傳播,可以有效促進先進城市文化的構建。企業作為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作者,擔負著重大的文化使命,在經營中應該主動進行多形式的文化傳播。只有企業、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高度重視并積極參與,才能有效傳播優秀企業文化,積極構建先進城市文化,快速推進中西部地區的城市化進程。
參考文獻:
[1]黃發玉:紐約文化探微.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第78頁
[2]帕克:城市社會學.華夏出版社,1987年,第2頁
[3]徐暉: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文化因素[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2000年第3期,第83、90頁
[4]黎永泰黎偉:企業管理的文化階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