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會計實務中,隨著經濟發展而出現的新型經濟交易事項會計制度一般來不及規定,而對一些傳統的經濟交易,會計標準的規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需要會計人員根據會計標準的規定,做出恰當的職業判斷。以下是會計實務的相關探討
[關鍵詞] 會計 實務 探討
一、企業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探討
籌辦期是公司開展經營活動的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沒有正常開展,主要進行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處于正常生產經營期的公司,按照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必須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及利潤分配表和現金流量表。由于復式記賬和經濟活動的內在聯系,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之間存在固有的勾稽關系。處于籌辦期的企業由于沒有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無須編制利潤表,但為了反映籌辦期間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企業需編制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由于籌辦期企業現金流量的特殊性以及間接法編制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缺乏凈利潤基礎,使得編制現金流量表具有其特殊性。
我們分析現金流量表主表部分的編制。在編制現金流量表主表時,如何劃分籌辦期發生的費用所引起的現金流量是編制籌辦期現金流量表的特殊之處。按照現金流量表準則,投資活動是指企業長期資產的購建和不包括在現金等價物范圍內的投資及其處置活動。籌資活動是指導致企業資本及債務規模和構成發生變化的活動。經營活動是企業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項。企業籌辦期發生的開辦費,主要包括登記注冊費、估驗資費等,這些費用的發生同公司的設立行為相關,而與企業經營收入不存在直接的聯系。
二、收購或出售子公司的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探討
既然報告期內出售、購買子公司引致的現金流量歸類為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則應該將企業在出售、購買子公司日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在合并現金流量表上也應該作為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列示。企業報告期內出售子公司將導致期末合并范圍的減小,被出售的子公司期末將不再包括在合并會計范圍內。子公司期末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不再包括在期末的合并資產負債表中,故子公司在出售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應作為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在“支付的與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中反映;購買子公司時,合并資產負債表期初數中不包括所購買子公司期初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而所購買子公司期末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則包括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在購買日被購買子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應作為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入在“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中反映。這樣處理后不僅能夠保證直接法下編制的合并現金流量表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與補充資料中依據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期末、期初的差計算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的平衡,而且使得企業在報告期內出售、購買子公司現金流量的分類在邏輯上具有一致性。
三、房地產企業成本核算探討
正確確定房地產企業的成本核算對象是房地產企業經營成果公允表述的基礎。一般來說,房地產企業的成本核算對象應結合項目的開發地點、規模、周期、功能設計、結構類型、裝修檔次、層高等因素確定,而且一個成本核算對象只能計算出一個單位成本,并據以結轉銷售成本。
對單體開發項目來說,一般以獨立編制概算或施工圖預算的單項開發項目為成本核算對象。但對開發規模較大,工期較長的項目,尤其是同一項目有不同的功能區,成本核算對象如何確定?實務中存在以項目整體作為成本核算對象,待項目建成后再按一定的標準在各功能區分配的做法。比如,同一項目既有寫字樓、又有公寓、裙樓等功能。不同的功能導致其設計不同從而建筑成本相差很大,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單獨核算各功能區的成本而將項目整體作為成本核算對象,會導致成本在各功能區上的平均化,但各功能區銷售價格和租金價格卻相差很大,這樣便導致成本和收入的不配比,不符合會計上的配比原則。實務中還有一種做法是先將整個項目作為成本核算對象歸集各功能區成本,然后根據各功能區的情況估計一個比例來分割不同功能區的成本,即從一個成本核算對象計算出兩個或多個單位成本,這種做法一方面會導致會計核算工作量的加大,另一方面,由于分割比例是事后確定的,容易導致企業對各功能區單位成本的人為的調節,不利于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較合理的做法是按不同的功能區確定成本核算對象,從一個成本核算對象計算出一個單位成本。這樣既能滿足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要求,又能保證成本和收入的配比。
四、房地產企業土地增值稅的會計核算探討
土地增值稅是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著物并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根據土地增值額及超額累進稅率計算交納的稅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土地增值稅以納稅人房地產成本核算的最基本的核算項目或核算對象為單位計算。納稅人應在轉讓房地產合同簽訂后的七日內,到房地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向稅務機關提交房屋及建筑物產權、土地使用權證書,土地轉讓、房產買賣合同,房地產評估報告及其他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資料。納稅人因經常發生房地產轉讓而難以在每次轉讓后申報的,經稅務機關審核同意后,可以定期進行納稅申報,具體期限由稅務機關根據情況確定。一些房地產企業在實際核算時,簡單套用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印發企業交納土地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在銷售一個項目的部分房地產時,根據一定的會計資料估計應交納的土地增值稅,并在“應交稅金”帳做出記錄。在項目全部銷售完成時或原來基于估計的情況發生變化時,可能需要對先前記錄的“應交稅金”賬戶進行調整,如需要沖回原有賬面記錄的應交土地增值稅。
參考文獻:
[1]賀志東:新會計準則下企業稅務會計操作實務.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年04月
[2]許太誼張偉: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實務.中國市場出版社,2008年03月
[3]許太誼:新企業秘得稅法解讀與納稅會計實務.中國市場出版社,2008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