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納稅人的天然本性,因此納稅籌劃自然成為納稅人趨之若鶩的選擇。雖然納稅籌劃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但是這一領域的發展勢頭卻日趨高漲,文章簡要概括了納稅籌劃的含義、特點和原則,分析了在納稅籌劃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以及如何避免這些風險的相應措施。
[關鍵詞] 納稅籌劃 原則 風險
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在不違反現行法律規定的前提下,通過對其應稅行為的事前、事中進行合理籌措和安排,盡可能減少納稅的行為或者推遲納稅時間而取得稅后利益最大化的經濟行為。這種經濟活動具有明顯特征:其一是超前性,即納稅籌劃應當在事先進行,一旦業務發生,納稅義務已經形成,便已沒有籌劃的空間;其二是預期性,即納稅籌劃應在對未來發生的事項所作預測的基礎上進行規劃;其三是全局性,即納稅籌劃方案的選擇可能影響到納稅人最終的整體決策,而且由于其復雜性,往往需要多個部門合作完成;其四是成本性,即納稅籌劃需要付出資金成本、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成本與回報的比值決定著籌劃方案的優劣;其五是專業性,即納稅籌劃具有很強的專業要求,最好由專業機構、專業人士完成。
納稅籌劃作為一項特殊的專業性經濟活動,必須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合法性原則,即納稅籌劃必須在法律許可的范圍之內進行,這也是納稅籌劃與偷稅、漏稅、抗稅、騙稅等違法行為最本質的區別;利益最大化原則,納稅人之所以進行納稅籌劃,根本目的就是追求個人或企業的利益最大化,失去這一原動力,納稅籌劃也就失去了活力之源;可操作性原則,再成功的籌劃方案也必須能夠進行現實操作,否則只是一紙空文。而且在不同籌劃方案同時備選時,越便于操作的方案越容易被納稅人選擇。
納稅人在進行籌劃的時候,除了要遵循基本原則之外,還必須注意防范因此可能導致的各種風險,以保證自身的安全。
風險之一:思想認識的風險。納稅籌劃必須在不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完成,絕非不擇手段的偷稅、漏稅。納稅人如果對此認識不足,就很容易使其籌劃行為偏離正常的軌道,滑入偷稅漏稅的深淵。
風險之二:目標錯誤的風險。納稅人對于其籌劃目標的選擇,直接影響其籌劃的成果,并帶來一定的風險。納稅籌劃的正確目標是實現納稅人的整體利益最大化,并非單純地降低稅負。納稅人如果僅以降低稅負為唯一目標,則很可能出現稅負下降但企業整體利益亦因此而受損的短期效應,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需要。
風險之三:法規認識的風險。各種稅收法規是納稅人進行一切籌劃的根本準繩,我國屬于成文法系國家,各種稅收法規眾多,納稅人如果對相關的稅收法律法規不夠熟悉或者在理解、把握方面有所偏差,則很可能使納稅人在無意之中觸犯法律。
風險之四:法規變動的風險。隨著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我國的稅收法規也隨之不斷地進行著調整和完善,由于納稅人對于國家法律的未來變動和發展很難預期,而納稅人在進行籌劃時一般都是根據現行的稅收法律所制定的,并且納稅籌劃方案的時間跨度也往往較長,這就為納稅籌劃的最終成果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
風險之五:經濟變動的風險。我國很多的稅收優惠政策往往都是針對于符合某些特定條件的納稅人所制定的,因此納稅人如果為了獲得某些稅收利益而選擇這些特定條件時,都會對其自身產生一定的約束,從而影響納稅人經營的靈活性,一旦市場環境等外部經濟條件發生變動,就可能導致納稅籌劃的失敗。
風險之六:執法認定的風險。無論納稅人如何進行納稅籌劃,其能否最終實現必然要取決于稅務執法部門的認可。而我國目前很多稅收法律規定得都比較粗放,導致稅務機關擁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征納雙方很可能因為對某一納稅籌劃方案的認定產生分歧,從而導致納稅籌劃風險的產生。
由此可見,納稅人進行納稅籌劃時產生的風險足以抵消納稅籌劃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因此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納稅人必須盡力防范風險的發生,納稅人可以考慮采取以下措施:
措施之一:樹立風險意識,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納稅籌劃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因此納稅人應當正視其存在的可能性,不能以為納稅籌劃方案是經過專業人士擬定的,就喪失對風險的警惕性。在保持高度警惕性的同時,納稅人還應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一套科學而快捷的納稅籌劃預警系統,這樣在納稅籌劃實施時,一旦出現風險就可以及時向納稅人發出警告。
措施之二:加強成本效益分析,確保成本費用最低。納稅人應當對納稅籌劃的各種成本進行深入分析,剔除不必要的費用支出,爭取在實現籌劃目標的前提下將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線上。不過納稅人在進行成本控制之時,要注意對其進行全面客觀的分析,除了可視的直接成本之外,不要忽視各種間接成本和隱性成本。
措施之三:堅持依法籌劃,切莫輕易逾越雷池。合法或者至少不違法,這是納稅籌劃的根本前提,因此納稅人一定要對我國現行的各種稅收法律法規進行充分而全面的了解,籌劃方案力爭符合國家的稅收政策的發展導向或調整意圖,以求更有效地降低籌劃風險。
措施之四:確認籌劃目標準確合理,實現利益最大化。納稅籌劃的終極目標是利益最大化,因此在進行納稅籌劃之時應注意避免短期行為,力爭從長遠發展考慮,與納稅人的整體經營戰略相結合,以實現納稅人整體發展的需要。
措施之五:保持適度靈活機動,提高籌劃方案的適用性。對于某些時間跨度比較大的籌劃方案,應注意保持籌劃的靈活性,因為我國的各種稅法正在不斷的調整之中,而且納稅人所處的經濟環境和市場條件也在不斷變化,過于剛性的籌劃方案會產生較大的籌劃風險,而較為靈活的籌劃方案則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和時間性,可以確保最終籌劃目標的實現。
措施之六:及時與執法部門溝通,確?;I劃方案的落實。由于我國稅務執法機關擁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因此納稅人在進行納稅籌劃之時要及時與稅務機關進行溝通,了解不同地區主管稅務機關的具體征管要求和實務處理流程,以便確?;I劃方案的順利落實。
隨著我國稅收法治的日趨健全,稅務部門的執法力度也必將逐漸加強,這一切情勢都迫切需要納稅人自身練好內功,樹立正確的納稅籌劃意識,一方面為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另一方面納稅人正確的納稅籌劃活動也會促進國家稅務機關相應地完善稅制、堵塞稅收法律、法規中的漏洞。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納稅人樹立正確的納稅籌劃意識,偷稅、漏稅、抗稅等不良社會現象必將逐漸減少直至最終消失,稅務工作和納稅籌劃必將共同迎來一個良性發展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