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就是尋找清靜,一種有意的隔離,把自己的肉體安置在遠離人群的地方,如同把一杯渾濁的水放在某處讓其慢慢澄清。讓喧囂破滅,讓寧靜過濾煩憂,讓燈燭含羞,在迷茫中若有若無,將清晰交給暗淡,將煩惱交給遺忘。按下音響的鍵盤,讓舒緩的音樂張開透明的翅膀翩飛,和空靈的心境合二為一,再點燃一枝香煙,讓焦灼隨著呼吸云散。
獨處需要一把只有自己能開啟的屋門的鑰匙。把虛假和噪聲關在門外,把耳朵和垃圾一樣的廢話分開。甚至將友情、關切也暫時拒絕。讓眼睛窺視內心,接近澄澈與純粹,靜靜地聽血的喧嘩,心音的搏動。于溫熱中似乎探尋到可感知卻無法觸及的什么,如同一團光亮,閃爍明滅若即若離……
那是自己和自己的邂逅,讓真我從面具后面走出,和自己隨意攀談。不必看別人的臉色,讓不同角色的表演統統離去,讓精神在時間和空間自由來去,讓思緒追逐情感,讓美妙的瞬間降臨,記憶由于刻骨銘心而使瞬間變得長久,悲哀和痛楚由于時間的沖刷而淡化。真的癡迷是一種空的狀態,讓寂靜將蕪雜焚毀,什么都不想時恰恰由于什么都可以想而呈現豐富。
獨處不需要語言,自言自語是寧靜過于盈滿而從口唇溢出的聲音。是的,符號無法代替含于肉體的心靈,或許,開懷的笑,無所顧及的哭,比語言的表述更切近生命的真實。而沉默是一種吸納,是沒有空隙不會泄露的珍藏。沉默是體驗,是身體在思考,是神經向腦的言說,肉體向內心的言說。其實,一處僅僅屬于自己的空間,與其說是遮風擋雨、驅寒避暑的場所,不如說是精神的庇護所。當然,人不能總是獨處,一間從來無人造訪的房間無異于墳墓,但總是人來人往,人聲鼎沸,則與鬧市又有何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