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原產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是著名觀花藤木。
紫藤從華南到北京先后于3月~5月初開放,單花開放長達10~15天,氣味芳香,花后結蠶豆形莢果,長達10余厘米,密生黃色茸毛,內有種子數粒。春觀花,夏觀葉,秋觀果。生長速度快而且壽命長,對二氧化硫、氯氣、氯化氫抗性較強,適于城市、工礦區種植。
紫藤對土壤要求不嚴,從微酸性土壤到弱堿性土壤都能適應。家庭盆栽用腐葉土與菜園表土混合即可,用盆宜深和大些,并在盆底放上一層碎瓦片,增強排水透氣性能,以防爛根。2~3年翻盆換土一次,注意保留1/2左右的宿土,不可裸根。
紫藤耐旱怕澇,生長期要保持土壤稍濕潤,但不能積水,盆栽雨季要注意排水防爛根。從冬季落葉至春季萌芽前,土壤以稍干微濕潤為好。它喜肥,冬季剛落葉時,施一次以磷鉀為主的腐熟有機肥,有利于提高越冬抗寒力和翌春孕蕾開花;早春花芽葉芽齊放時,施兩次氮磷鉀復合肥,促其花色艷麗而不落蕾;開花時不施肥,花后施1~2次氮磷鉀復合肥,使其枝葉繁茂;夏季不施肥,盆栽入秋后留有種果者施一次磷鉀肥,地栽可不施;任何時候都不可單施氮肥,否則會出現葉多花少的情況。
紫藤喜陽,宜栽置在陽光充足處,陰處則花稀少甚至無花。它較耐寒,北京及其以南廣大地區都可在室外安全越冬。
紫藤萌發力強、分枝多,地植應有堅固的棚架供其攀援。每年花后要注意修剪,棚架以下只留主干,休眠期應將細弱枝、過密枝疏剪。花后應將花序殘花全剪掉,不讓其結籽,以免多消耗營養。紫藤的花芽著生部位主要在當年生枝條的基部葉腋里,花芽一般在每年6~7月萌發,在7~8月應將當年生分枝剪去1/2。盆栽除修剪外,還要經常摘心,使之長成叢林狀,或各式盆景樁景。(貴州 李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