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瘤胃積食
1.病因。由于飼喂大量粗纖維的粗料或精料過多,飼養管理不當,時饑時飽,突然更換草料,飲水品質不良,運動不足,牙齒疾病,以及維生素缺乏等,都可導致本病的發生。
2.癥狀。主要的特征表現為食欲下降、反芻減少或停止,出現磨牙、呻吟,噯氣較臭,有時可見空嚼或流涎,鼻鏡干燥,拱背,回頭看腹,后肢踢腹,觸診瘤胃膨滿、充實,病羊表現疼痛。
3.治療。以排除積食、抑制發酵、興奮瘤胃、恢復機能為主。
(1)停食1~2天,多飲水,增加運動量,給以易消化的飼料。
(2)瘤胃按摩,每次20~30分鐘,每天3~4次,借此恢復瘤胃的蠕動機能。
(3)將胃導管插入羊瘤胃中,外部導管位置放低讓胃內容物外流。不流時,可灌入適當溫水,如此反復數次即可,而后再灌入碳酸氫鈉片0.3克×50片,人工鹽50克,酵母片0.5克×50片,健康羊胃液適量,一般一次即愈。
(4)每日二次醋療,一次灌服半碗醋,對食入過量蛋白質飼料致病的療效顯著。
(5)嚴重的瘤胃積食,經藥物或洗胃治療效果不好時,應早期做瘤胃切開術。
二、口炎
口炎又名口瘡,是口腔黏膜的炎癥,包括舌炎、腭炎和齒齦炎。本病以流涎、拒食或厭食為特征。
1.病因。水皰性口炎一般是由于吃了霉變飼料所致。潰瘍性口炎主要是因口腔不潔、細菌繁殖、使黏膜糜爛而發生潰瘍。
2.癥狀。病羊口腔黏膜充血、腫脹,口腔惡臭,潰瘍性口炎在黏膜及齒齦上有糜爛、壞死或潰瘍,口流灰色惡臭唾液。水皰性口炎可在病羊唇內、齒齦、口角附近或舌面出現大小不等的水皰,內含透明或黃色液體,破潰后形成邊緣不整齊的糜爛。
3.治療。
(1)用消毒收斂劑0.1%高錳酸鉀或0.2%雷佛奴爾溶液沖洗口腔后,涂1%的龍膽紫溶液。
(2)內服磺胺嘧啶片0.5克×8片,小蘇打片0.3克×12片,維生素B2片0.1克×4片,維生素A膠丸2.5克×2丸,成羊1日灌服二至三次。
三、口蹄疫
羊口蹄疫是一種人畜共患急性傳染病,其特征是口腔黏膜、趾間及乳房上發生水皰和爛斑。
1.癥狀。本病潛伏期為2~5天,最長可達21天,主要癥狀是在口腔、趾間、蹄冠、乳房等部位出現水皰,口流涎,跛行,不愿站立,在2~3天后水皰破裂,顯露出紅色糜爛區。
2.預防。每年對所有的羊注射口蹄疫弱毒疫苗,并佩帶免疫耳標、建立免疫檔案。(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邳莊成人教育中心 陳現輝 郵編:27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