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選址過程中不能僅考慮眼前的人力成本因素,要從長遠發展著眼。
假如人力成本在嚴重侵蝕企業利潤,經營者是否應該選擇將整個或部分企業遷移到人力成本更低的地區呢?
當然有可能這么做!但企業選址顧問公司World Business Advisers的總裁比利·喬坎普(Billy Joe Camp)認為,經營者應將眼光放長遠,除當地目前的薪酬水平外還應該考慮到現在和未來的勞動力規模和特點。假如找不到足夠的合格勞動力,搬過去也沒用。他還提醒說,不管在什么地方,薪酬標準往往和行業掛鉤,但在某些地區你可以通過工資以外的福利補償等部分節約成本。
選址策劃公司KLG的負責人蒂姆·內提(Tim Nitti)的觀點也差不多,他說:“目前企業遷址最重要原因應該是,跟著人才走,除制造業以外?!痹谌瞬哦倘钡牡貐^,人力成本會不斷增加,而且人才不足會嚴重制約企業發展。“我現在幾乎完全不考慮什么薪酬水平?!眱忍嵴f,“我關注的是:能否在這里找到我需要的人才,而且這個地方的,人才市場規模是否會繼續發展?這才能幫我控制今后的相關成本,并且招攬到合適的人才來發展企業?!?/p>
要對某地的人力資源進行評估,坎普建議加入對勞動力開發成本的考慮。很多地方會提供培訓補助或其他支持來吸引企業搬遷,你還需要了解當地工人的職業習慣:“當地工人過去表現如何?”坎普問道,“這里的人有忠于企業的傳統嗎?這里的人以前是不是在你把他們培訓熟練后就開始跳槽?或者是還沒有可供參考的歷史記錄?”
要想找到這些答案,可以請當地的經濟開發機構代為引薦現在正在經營中的企業代表,安排一些私人會談機會??财照f:“他們會坦誠得令人驚訝?!?/p>
假如你要把員工一起帶到新地方,那很難壓低他們的薪水。但內提認為,在當地市場的薪酬水平超過這些員工現有收入之前你可以不用再加薪,長期來說也能節約大筆成本。在新地方增加人手的成本也會更低。
內提見過許多中小型企業因為所在市場的人才不足而決定尋找更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新地點。他說:“許多經營者是在自己的居住地開始創業,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便意識到這并不是最理想的地方,從勞動力資源來說起碼是這樣”。這種情況下,問題不是要尋找更廉價的勞動力,而是“你需要一個與現在這個地方完全不同的經營平臺和雇員平臺”。內提說:“經營者很清楚,如果他們長期求才若渴,而在這個龐大的人才市場里又一直呆在老地方不動,經營成本就會越來越重,情況越來越糟?!?/p>